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祖本纪公开课课件

高祖本纪公开课课件


原味、灵动、高效
《高祖本纪》凡属灭项兴刘的大事,凡属表 现其成功及其性格特征的文献资料,事无巨细悉 入纪中。凡涉及“叙汉非”的地方,则用“互见 法”。
原味、灵动、高效
秉笔直书之难
帝王和史官 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 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 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 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 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 屠刀强过笔杆子。
原味、灵动、高效
(三)殊句式
1.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2.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 3.此三者,皆人杰也 4.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5.遇彭越昌邑 6.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7.系颈以组
原味、灵动、高效
高祖形象分析 一 课文中的刘邦 二 本纪中的刘邦 三 史记中的刘邦 四 你心中的刘邦
原味、灵动、高效
(一)课文中的刘邦
原味、灵动、高效
歪曲历史的暴虐者,他们生前的万 般风光是以死后接受历史的审判为代价 的。 秉笔直书的史官,他们生时遭受的 厄难却常常获得历史赐予的花环。
原味、灵动、高效
原味、灵动、高效
你心中的刘邦
优点? 缺点?
原味、灵动、高效
明代茅坤说:“读《高祖本纪》,须参 《项羽纪》,两相得失处,一一入手。”
原味、灵动、高效
互见法
所谓“互见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 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 传记中,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识 出发,将材料有意识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 从于对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高祖本纪
苏州实验中学 张长松
一 文言学习检查 二 高祖形象分析 三 写作手法领会 四 秉笔直书之难
原味、灵动、高效
(一)通假字:
1.高祖常繇咸阳…… 2.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3.诸所过毋得掠卤 4.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7.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8.无内诸侯军
原味、灵动、高效
(三)史记中的刘邦
1.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 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 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 益,只益祸耳。” 《项羽本纪》 2.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 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 “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於是遂得脱。 《项羽本纪》 3.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 阕,美人和之。 《项羽本纪》
原味、灵动、高效
(二)词类活用
1.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3.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4.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5.吕公者,好相人, 6.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7.公始常欲奇此女 8.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9.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0.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11.会项伯欲活张良 12.吾虽都关中
1.司马迁官方评价的刘邦 2.神话传说的刘邦 3.乡人眼中的刘邦 4.太公眼中的刘邦 5.萧何眼中的刘邦 6.吕公眼中的刘邦 7.郦食其眼中的刘邦 8.怀王眼中的刘邦 9.秦人眼中的刘邦 10.高起王陵眼中的刘邦
原味、灵动、高效
(二)本纪中的刘邦
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 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罪十也。……项羽 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 “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 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於汉。汉王出行军, 病甚,因驰入成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