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祖本纪(公开课最终)教学教材
高祖本纪(公开课最终)教学教材
重点掌握1-4段中的文言实词、文言 现象;
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并通过对比 阅读、互见法等初步分析刘邦的人 物形象,了解司马迁的“实录”精 神。
课后作业
1.整理1-4段中的文言实 词和文言现象; 2.熟读1-4段,并预习 5-8段。
(提示:感知人物形象,需要从 他的身世、身份、命运等着手)
文本研习 走近刘邦
2、文章2-4段,司马迁重点叙写 早年刘邦的哪些事情?
从刘邦的言和行中,你 看出刘邦是一个怎样性格的 人?
(提示:观其言,察其行,品其语,度其态)
对比阅读合作交流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 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本纪》)
( ǎo ) ( bēi 水边,堤岸)
(3)贳酒
(shì 赊欠)
(4)每酤留饮,酒雠数倍。(gū买 chóu售,卖
(5)折券弃责
出)
(6)喟然太息曰
(quàn 契据 )
(7)高祖常繇咸阳
(kuì 感慨)
(yáo 服役)
文本研习 初识刘邦
1、刘邦出生前发生了怎样离奇的 事情? 刘邦长得什么样? 早年的身份如何?
自私自利、凶狠残暴 2.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 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 杯羹。”
自私无赖、残酷寡情
总结形象
不
早年的刘邦,仁而爱人, 性情豁达,具有雄才大略,
虚
抱负非凡。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形作动 与……交好)
公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名作动 安家)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使动 使……坐)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名作动 使眼色)
始常欲奇此女
(使动 使……与众不 同)
第一部分
传奇生世及早年情况1-4
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 以及做泗水亭长的种种行事。
诵读文本
注音以下字的读音。 (1)母曰刘媪 (2)大泽之陂
美
他是一个好酒及色、不
事家人生产作业的市井无 赖。
同时,他又自私自利,
不 隐
凶狠残暴,残酷寡情。
恶
《大风歌》 《垓gāi下歌》
刘邦
项羽
大风起兮云飞扬, 力拔山兮气盖世,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对照目标
(课堂是否有“所 得”?)
重点探究 一词多义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人常折券弃责(。怪现象)
吕公者,好相人。
(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面相)
因家沛焉。
(于是)
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于是、就)
高祖常有龙,怪之 (意动 认为……奇怪)
走进刘邦
明代茅坤说:“读《高祖本 纪》,须参《项羽本纪》,两 相得失处,一一入手。”除了 必须参看《项羽本纪》外,还 得注意《留侯世家》、《淮阴 侯列传》、《彭越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等,这样才 能看到刘邦之全貌。
互见法之参照阅读《项羽本纪》
互见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 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互补。 1.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 曰:“毋妄言,族矣!” (《项羽本纪》)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清代王鸣盛说:“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 津津不胜其歆羡矣。”(《十七史商榷》)
文本研习 走近刘邦
3、在第4段中,司马迁还记叙 了萧何、吕公等人物的哪些 事情?这对刘邦形象的塑造 有何作用。 (侧面烘托)
自主归纳
1.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 (2)高祖常繇咸阳 “常”通“尝”“繇”通
“徭” (3)遂坐上坐,无所诎 “坐”通“座”“诎”
通“屈”
2.古今异义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大度:古义“远大的抱负” 今义“气量宽宏能容人” 家人: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家庭成员”
温馨提示
一、准备好《史记》选读和课堂 笔记。
二、文言文的学习应注意点滴积 累,并尝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下课后抽查课本和课堂笔记, 检查课堂记录情况。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司 马 迁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1-4段中的文言实词、文言 现象;
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并通过对比 阅读、互见法等初步分析刘邦的人 物形象,了解司马迁的“实录”精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