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与环境3

人口与环境3


B
BB..人19口5老9—龄19化6加0年速间
C.C.人1口95自7—然1增95长8年率间约在17‰左右
D.D.人1口94总9—量1逐95渐0年减间少
1 、读下图 ,判断下面四组选项中,国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孟加拉国、美国、墨西哥、德国 哥 C 日本、德国、墨西哥、印度
B 德国、美国、印度、墨西 D 埃及、印度、美国、德国
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 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型。人口 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 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这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 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由于社 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人 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 低”型过渡。整体上看,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 实现向“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 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之中。
影响:
【真题4】(2011·江苏)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 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 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 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 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 数量
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
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 其变化,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人 类生活、生产的 空间布局,从而 决定着人口迁移 的方向和规模。
荒漠化与移民 现在依赖减弱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 生产发展的重要条 件,对农业 生产有 着特别的重要意义, 因而也是影响人口 迁移的一个重要因 素。
经济基础 文化教育水平: 女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出生率越低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 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婚姻生育观 上层建筑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其他 战争 自然灾害
考点2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随着生产力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 新的技术革命背景下,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 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等,出生率的下降则使人口迅速 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人口增长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死亡率(%)
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尼日利亚
左图为新中国人 口自然变动图, 回答问题
1.1950—2000
年间,人口自然
增长率最高年份
的数值约为 A
3A..根33据‰图上曲B线.延43伸‰的变C化.,27未‰来10D—.2105年‰内将
会2.出人现口B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A..人19口6总0—量19稳6定1年间
宗教信仰
影响人口迁 政治 移的主要因素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考点4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一般来说,经 济性迁移以青壮年为主,求学性迁移以青少年 为主。这样的人口迁移往往使迁入地年龄结构 年轻化,老龄化延缓,迁出地则相反。此外, 人口迁移还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下 表所示: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
确的是( B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上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其中,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 ( B )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1、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差异如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1)初婚年龄:
早婚——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 亲子年龄距离缩短——加快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 —降低人口出生率 (2)离婚率高,婚姻关系不稳定,降低出生率
(3)非婚同居者增多,没有稳定的婚姻关系, 不愿生孩子,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死亡率都较高,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从而总 人口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属于 这种类型。有快增长和慢增长两类。
2.收缩型(负增长型):塔底窄,而塔中部最宽, 这说明近期内人口出生率有了迅速下降,青 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明显缩小,而成 年人,尤其是中年人的比例扩大,从而总人 口有减少的趋势。一些人口控制效果较明显 的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本溪市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
发和制造业的发 展影响人口迁移
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产城市的形成
2.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 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 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 人口迁移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 口迁入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 率较高。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1、“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
原始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3.0以上
1、“高高低”模式 传统型
传统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2.0至 3.0左右
3、“高低高”模式
过渡型
“高低高”模式: 出生率在2.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
4、“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D
E
A
B
C
请将A-E各区人口容量由大到小排序,并说明 理由(限制因素)
BADCE
人口与环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的特点: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 C、改变住所
2、人口迁 移的分类:
“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原爱尔兰法律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 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 虑得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久而久之,晚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 。
1994年起爱尔兰人可以离婚,但要在分居5 年以上才能离婚。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
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
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
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
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
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
口迁移。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模式
考点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
1.世界人口的时间变化 人类自诞生以来,人口增长经历了一个“缓慢 —加速—更快—趋缓”的历史过程,而每一次 变化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下图:
J型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 国家,由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 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 口增长很快。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 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慢。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C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上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
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
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A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方向
按地理范 围划分:
按迁移方 向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城市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 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 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 类型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CD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转变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类型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
人口金字塔:也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按
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种条形图。
按男左女右排列,以年龄性别或以年龄组为 单位,从下往上排列,低龄在下,高龄在上。
增长型 (年轻型)
稳定型
收缩型
(成年型) (老年型)
1.增长型(年轻型): 人口金字塔顶尖底宽。表明人口出生率和
3.静止型(零增长型):即整个金字塔似柱子形状, 塔底和塔中部几乎同样宽,塔尖不够明显。这 说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各年龄组人 口大致相等,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较长,从而人 口增长速度较慢,但是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或是将来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大都属于这种类 型。
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 为何发达国家和欧洲的人口死亡率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