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 西南区B. 西北区C. 南方区D. 北方区2.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 北方区和南方区B. 北方区和西南区C. 西北区和西南区D. 西北区和南方区【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南方地区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最大(GDP)占全国比重最大,故C正确。
【2题详解】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低,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高,水资源难以满足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需求;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高,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较低,水资源总量过剩明显。
故B正确。
【点睛】该题从多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目。
飞絮指春季雌性杨树或柳树种子的衍生物携带种子随风飘散的现象。
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天气有利于飞絮飘散。
飞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烦恼”。
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9年杨柳絮飘飞预警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杨柳絮飘飞预警时间最晚的省区是A. 晋B. 冀C. 豫D. 鲁4. 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受飞絮影响较少,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A. 气温更高B. 雨季更短C. 树种不同D. 光照更强【答案】3. A 4. C【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及自然环境特点。
【3题详解】读图,柳絮飘飞预警时间最晚是4月15日,根据我国行政区轮廓形状和各省区的位置判断该省为山西省,简称晋,故A正确。
【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每年四月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柳絮飘飞,也就是说柳絮飞舞的季节主要是春季,柳絮的飞舞时间和气温、光照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尤其是气温条件,需要积温和近期气温都满足。
春季气温回升,干燥、高温、光照充足、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是利于杨柳絮飞舞的天气条件。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相比,四月份雨带已经到达,受多阴雨天气影响,湿度相对大,气温相对较低,光照相对弱,故C正确。
【点睛】柳絮的飞舞时间和气温、光照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尤其是气温条件。
春季气温回升,干燥、高温、光照充足、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是利于杨柳絮飞舞的天气条件。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 四川盆地B. 华北平原C. 长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6.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7.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 川剧 B. 豫剧 C. 越剧 D. 粵剧【答案】5. C 6. B 7. C 【解析】【5题详解】据图示景观可知,图中剪纸反映的景观是“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河湖众多,多水乡景观,故选C。
【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景观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故选B。
【7题详解】以上四种地方戏剧中,只有越剧是分布在图中景观所在的地方,川剧是四川省的地方戏,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戏,粤剧是广东省的地方戏,故选C。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A. 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 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 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 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9. 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A. 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 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 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答案】8. B 9.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学生要熟悉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和人口流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8题详解】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全国范围内趋向不均衡,A错;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B对;主要进入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东南半壁趋向不均衡,C对;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减轻,D错。
【9题详解】全国人口数量不会减少,A错;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会导致人口流动量增大,B错;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会导致人口流动量增大,C错;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就业减少,吸纳外来人口能力降低,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D对。
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15-49岁)人数之比,它是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核心因素。
2013年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读近几年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 据材料分析,2018年我国新出生人口出现“暴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人口整体规模下降B. 女性初婚年龄推迟C. 抚养成本高,长期生育意愿弱D. 全面“二孩”政策效应放缓11. 今后我国有可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其中对下列省区生育率影响较小的是A. 西藏自治区B. 湖南省C. 山东省D. 四川省【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A、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核心因素与生育率有关,与人口整体规模关系不大,且我国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A项错误;B、女性初婚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但其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会出现“暴跌”现象,B项错误;C、生育意愿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不会在一年之内突然下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抚养成本提高,而在2013~2017年“二孩”政策的放开,生育意愿总体上升,但是在2016~2018年新生人口数量明显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17~2018年新生人口数量“暴跌”),所以充分说明该现象不是长期的生育意愿弱造成的,C项错误;D、根据材料,我国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由图可知,2016年和2017年两年新出生人口数量较大,说明“二孩”政策效应在2016~2017年已大部分被释放,进而导致2018年生育率迅速下降,出生人口数量出现“暴跌”,D项正确。
故选D。
【11题详解】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能会刺激人口生产,主要发生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抚养承受能力相对强、生育政策比较严格的中东部省区,因此山东、四川、湖南三省生育率将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因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历来对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都比较宽松,西藏自治区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因此对西藏自治区生育率影响较小,故选A。
黑河为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边缘的祁连山脉。
下图为黑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有关黑河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水补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 河流下游地区水能资源较丰富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D. 河流径流量自上游向下游递增13. 黑河下游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酸雨C. 土地荒漠化D. 森林锐减14. 下列措施有助于黑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 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B. 利用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采矿业C.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D. 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答案】12. A 13. C 14. C【解析】【12题详解】A、黑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边缘的祁连山脉,流入河西走廊北部沙漠,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此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 A项正确;B、河流上游地区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B项错误;C、因为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所以水位季节变化大,C项错误;D、该河中游和下游地区,蒸发量大,河流水下渗多,所以径流量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D项错误。
故A项正确,。
【13题详解】由图例可知黑河下游主要流经沙漠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故C正确。
水土流失、酸雨发生的地区以及森林分布区多位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当地干旱,降水少,水土流、酸雨及森林锐减现象不明显,故ABD项错误。
综合分析,C项正确。
故选C。
【14题详解】黑河流域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有限。
长期以来,由于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下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荒漠化进程加剧。
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有助于黑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
当地气候干旱,不适于大力发展种植业;材料未显示出当地矿产资源的信息;当地森林资源缺乏,故A、B、D错误。
综合分析,C项正确。
故选C。
“雅丹”原是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在敦煌市以西 200 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分布着东西长约 15 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呈水平状的浅红色泥质土层,被分割成形态多样、凹凸相间的雅丹地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A. 流水沉积作用B. 风力沉积作用C. 冰川沉积作用D. 基岩风化作用16. 塑造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流水侵蚀作用B. 冰川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断裂凹陷作用【答案】15. A 16.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陆地地形的因素. 【15题详解】敦煌雅丹地貌在敦煌市以西 200 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形成的,故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A 正确。
【16题详解】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C 正确。
【点睛】影响陆地地形的外力因素有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温度变化、人为因素等。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土壤盐碱化最为严重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18. 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的季节是( ) A. 春季和秋季 B. 春季和夏季C. 夏季和秋季D. 秋季和冬季19. 不能缓解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做法是( ) A. 地膜覆盖 B. 增施熟石灰C. 农田开挖排水沟D. 喷灌和滴灌【答案】17. A 18. A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土壤盐碱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