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如图示意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以内部一致性为基础划分的B.界线是明确的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2.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 B.年降水量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D.年太阳辐射量“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回答3~4题。
3.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 C.水稻D.高粱4.“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雨热同期状况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气候学上通常用≥10℃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和降水量的配合程度来表示。
6~8月积温和降水量占全年比越高表示雨热同期集中程度越高。
读表,完成5~6题。
5.四地相比能正确反映本地区雨热状况和集中程度的是( )A.江淮地区6~8月积温集中程度高,全年降水多B.西北地区6~8月降水集中程度低,全年积温高C.西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低,全年降水少D.东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高,全年积温低6.不同地区应根据雨热配合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农业耕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全年适宜种植耐旱喜温的作物 B.西南地区夏季适宜种植生长期长的作物C.江淮地区全年适宜种植水田灌溉的作物 D.东北地区夏季不适宜种植喜温喜水作物地理科学广泛地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
据此回答7~8题。
7.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①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②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8.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 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
根据材料回答9~10题。
9.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①人口普查②应急搜救③水文监测④海产品加工⑤地理信息测绘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10.由表可知(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 000万平方千米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右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GIS ②乙是RS ③丙是GIS ④甲是GPS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②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③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④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甘肃省某绿洲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据图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 )A.林地 B.草地 C.水体 D.未利用土地14.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易导致( )A.土壤侵蚀 B.土壤污染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15~16题。
15.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水土流失 C.不合理的灌溉 D.荒漠化16.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 C.成都平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⑤地形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18.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20.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级 座号 姓名 准考证号 流水号密封线内不得答合题(共3小题,共56分。
)23.(18分)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
(2分)(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
(12分)甲、乙两地区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4分)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 km,其中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呈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6分)(2)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8分)25. 图A、图B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C、图D分别为图A、图B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24分)(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8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8分)(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年秋季高二年10月月考地理试卷命题人:谢杰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9.10.10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如图示意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以内部一致性为基础划分的B.界线是明确的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2.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 B.年降水量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D.年太阳辐射量【答案】1.B 2.C【解析】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且相互联系;干湿地区的划分是由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的,其边界往往具有过渡性。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回答3~4题。
3.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C.水稻D.高粱4.“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答案】3.B 4.A【解析】第3题,面条、锅盔的原料都是小麦面粉,关中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适合小麦生产。
第4题,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冬春季节多风沙,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
头上戴毛巾可以减轻风沙危害,减少洗头的次数。
雨热同期状况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气候学上通常用≥10℃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和降水量的配合程度来表示。
6~8月积温和降水量占全年比越高表示雨热同期集中程度越高。
读表,完成5~6题。
5.四地相比能正确反映本地区雨热状况和集中程度的是( )A.江淮地区6~8月积温集中程度高,全年降水多B.西北地区6~8月降水集中程度低,全年积温高C.西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低,全年降水少D.东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高,全年积温低6.不同地区应根据雨热配合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农业耕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全年适宜种植耐旱喜温的作物B.西南地区夏季适宜种植生长期长的作物C.江淮地区全年适宜种植水田灌溉的作物D.东北地区夏季不适宜种植喜温喜水作物【答案】5.D 6A【解析】第5题,从表中数据看,东北地区6~8月的降水全年占比较高,积温具有同样特点,说明其雨热同期集中程度高,但因其纬度高,全年积温低。
第6题,我国西北地区6~8月积温较高,但气候干旱,因此适宜种植耐旱喜温的作物。
地理科学广泛地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
据此回答7~8题。
7.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①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②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8.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 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答案】7.B 8.D【解析】第9题,GPS的作用为定位和导航,因而可以确定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GIS具有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因而可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统计春运期间的客流量;遥感技术具有资源普查和灾害监测等功能,因而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