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桃花源记》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桃花源记》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命》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唐雎不辱使命》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恵子相梁》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曹刿论战》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曹刿论战》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曹刿论战》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踢。
《黔之驴》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童趣》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马说》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
《观刈麦》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
《次北固山下》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伤仲永》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核舟记》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望岳》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春望》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湖心亭看雪》49、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5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
《岳阳楼记》52、歌以咏志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
《观沧海》(二)名词作状语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中对》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19、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
《观潮》22、手自笔录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2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26、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名词作形容词:1、宜乎众矣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
《爱莲说》2、其色墨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
《核舟记》3、道阻且右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蒹葭》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名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与朱元思书》3、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对》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5、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6、选贤与能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大道之行也》7、照无眠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
《水调歌头》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二)动词作副词: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花源记》(三)动词作状语:忽啼求之啼: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仲永》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
《陈涉世家》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6、乱花渐欲迷人眼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钱塘湖春行》7、清风半夜鸣蝉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
《西江月》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爱莲说》9、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与朱元思书》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
《马说》11、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
《小石潭记》1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唐雎不辱使命》13、因屏人曰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
《隆中对》(二)意动用法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伤仲永》2、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伤仲永》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伤仲永》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
《大道之行也》5、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
《大道之行也》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醉翁亭记》7、先主器之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
《隆中对》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9、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10、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1、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
《桃花源记》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四)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作名词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陈涉世家》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
《出师表》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
《<论语>十则》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口技》5、二男新战死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
《石壕吏》6、亲旧知其如此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
《五柳先生传》7、百废俱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
《岳阳楼记》8、落红不是无情物红:形容词用作名词,花。
《己亥杂诗》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愚公移山》10、义不杀少而杀众义: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
《公输》(二)形容词作动词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五柳先生传》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石潭记》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
《小石潭记》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
《公输》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公输》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出师表》9、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出师表》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