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第六部分法律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本章知识点
【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
【知识点三】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
【知识点四】法的功能和效力
【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建议关注法的类型、本质、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类型
(二)法的本质
1.法的阶级性:法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2.法的国家意志性: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能成为法。
3.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特殊强制性。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5.法在国家权利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6.法是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
【经典例题】
【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法最终决定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统治阶层的意志
C.国家的意志
D.多数公民的意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
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
建议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
【例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违反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2)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
(3)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则
任意
性规
则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
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
【例如】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
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例如】合同的订立、合同形式
的选用、履行的方式。
【总结】法律规则的分类
【例题·单选题】(2015年)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了法律规则
B.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C.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
D.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
(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2)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
(3)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知识点三】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
建议关注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的分类。
【补充】法律渊源
种类制定机关名称效力
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仅次于宪法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条例
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地方性法
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次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规
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
属机构××办法
等
次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
规章
省、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次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同级地
方性法规
(一)法的制定
1.概念: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广义的立法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狭义的立法仅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
2.立法程序。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立法程序一般包括:
【注意】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
法律清理是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清理和法律汇编又是法律编纂的重要条件和阶段,法律编纂为以后的法律清理和法律汇编提供新的对象和条件。
(二)法律解释
1.概念:一定的解释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的含义以及法律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进行进一步说明的活动。
2.法律解释的分类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立法解
释
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行政解
释
由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问题及
自己制定的法规所做的解释
司法解
释
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或决定
【注意】
1.在三种解释的关系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
2.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其他国家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效力低于立法解释。
【例题·多选题】(2016年)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是法律完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其方法主要包括()。
A.立法规划
B.法律汇编
C.立法建设
D.法律编纂
E.法律清理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完备阶段。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
【知识点四】法的功能和效力
建议关注法的功能、效力。
(一)法的功能
1.法的规范作用——对个人
①指引作用
②评价作用
③教育作用
④预测作用
⑤强制作用
【例如】一群村民准备上山砍树,走到村口,发现张贴的“禁止上山伐树”的通告,A想,这是违法的事情,我不去了。
B不听劝告,从山上砍了十棵大树,A说,你这是违法的,把树交村委会吧。
B不听,结果按通告规定被罚款5000元。
其他村民听说这事后,明白了如果上山乱伐树木会受到处罚,便都不去了。
【问题】该案例中体现了法的哪些规范功能?
2.法的社会作用——对全社会
(二)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
一般而言,法的效力来自于制定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1.对象效力—法律对人的效力,指法律适用于哪些人?
(1)属人主义: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
(2)属地主义: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
(3)保护主义: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
(4)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我国采用的就是这一规则。
2.空间效力—法适用的地域范围。
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也可以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
3.时间效力—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
(1)生效时间。
(2)法律终止生效的时间。
即法律被废止,指法律效力的消灭。
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
(3)法的溯及力。
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例题·单选题】(2015年)根据法的空间效力规则,发生在下列地点中的案件,应当适用我国法律的是()。
A.停泊在青岛的美国货轮
B.停泊在香港的英国客轮
C.在我国领空飞行的法国客机
D.在美国洛杉矶机场停靠的中国客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空间效力规则。
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也可以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