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魔方盲拧

高级魔方盲拧

高级魔方盲拧魔方高级盲拧法本文档是魔方盲拧的高级教程,属于三循环盲拧法。

它效率很高,每次操作完成两个魔块的还原。

准备好一个没有打乱的魔方(称作完全魔方),按本法的“上黄前蓝”配色方案摆放好,此时右面为红,其余三面要能立即推测出来。

带上你的坚强意志,进入下面内容的学习。

魔方每个层面顺转90度,用一个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为:R(右)U(上)L(左)F(前)B(后)D(下),括号中是它的读法。

如果逆转90度则分别表示为:R’(油)U’(翔)L’(昨)F’(浅)B’(猴)D’(霞),括号中的读法就变成第二声(F’例外)。

请注意区分顺、逆的不同读法!R2表示右层转动180度。

如果将大写字母换成小写字母,就表示要捏住两层转动。

比如l(左双),转法与L(左)一样,只是要捏住两层转。

再如r’(油双)与R’(油)转法一样、d’(霞双)与D’(霞)转法也一样,只是都要捏住两层转动。

l2’(昨双2)与L2’(昨2)转法也类似。

本文中表示转法的“M”是指左右两层之间的夹层,方向与R同,相当于先转r再转R’,那M’的方向就与R’相同。

另外,小写字母x、y、z指的不是转动单层或双层,是整个魔方转向90度。

x转法同R,通俗说就是魔方向远处倒,x’是向身边倒。

y 的转法同U,将魔方的前面转换成左面而上下面不变;y’则相反。

z的转法同F,通俗说就是魔方向右倒,z’则是向左倒。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有:1、字母表示面; 2、编码与还原;3、盲拧公式;4、盲拧实例。

虽然每人魔方的配色方案可能不一样,但使用公式时所指的相对位置必须相同,学习中对位置的把握一定要正确。

应当先把全文粗略地看两三遍,再从头反复细读,这样更易于学会。

一、字母表示面我们从A~Z这26个字母中,舍弃U和V,给每一个“角面”和“棱面”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面和棱面都用24个字母)。

比如:黄蓝棱块为AB,表示这个棱块黄色面为A、蓝色面为B。

我们记忆时都念成汉字,每个“棱面”字母分别是:黄蓝AB(阿宝)、黄绿EF(饿饭);黄橙CD(菜刀)、黄红GH(干活)!白蓝IJ(已经)、白橙KL(快乐)、白绿MN(美女)、白红OP(藕片)!蓝红QR(情人)、蓝橙ST(尸体)、绿橙WX(危险)、绿红YZ(柚子)!说出每个棱面的字母,用上述括号中的汉字更容易记住。

(切记字母“I棱块字母棱块字母棱块字母棱块字母黄蓝 A B 黄橙 C D 黄绿 E F 黄红G H白蓝I J 白橙K L 白绿M N 白红O P蓝红Q R 蓝橙S T 绿橙W X 绿红Y Z角块的每一面也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每个“角面”字母分别是:黄蓝橙ABC(阿宝丑)、黄橙绿DEF(爹饿饭)、黄绿红GHI (购好衣)、黄红蓝JKL(极快乐)!白橙蓝WMN(握美女)、白绿橙OPQ(藕片墙)、白红绿RST(热水烫)、白蓝红XYZ(洗柚子)。

角块的每一个角面,都是按“顺时针”方向数的,仔细体会一下。

顶层从黄色面开始数、底层从白色面开始数。

尽量用括号中的汉字帮助记忆每一个角面的字母,下面用表格列出各个角面表示的字母。

请记住:下表每个角块的第一面,它的状态定为0,后面依次定为1、2。

比如UFL角块,A面状态为0;B面状态为1;C面状态为2。

其它各角面的状态与它类似。

角块字母角块字母角块字母角块字母黄蓝橙 A B C 黄橙绿 D E F 黄绿红G H I 黄红蓝J K L白橙蓝W M N 白绿橙O P Q 白红绿R S T 白蓝红X Y Z对于“上黄前蓝”的完全魔方,各角面和棱面用以上字母分别表示,魔方打乱后,相应位置的角面和棱面也用这些字母表示。

二、编码与还原现在,我们来从魔方角块还原的一个公式说起。

看看后边角块还原的“AJ”公式:x’z’(R U’R D2)(R’U R D2)R2 zx用一个完全魔方把这个公式操作一遍,就可以看出,角面D到了角面A处、角面A到了角面J处、角面J又到了D处。

就是ULB、UFL、URF这三个角块依序进行了一次三轮换,这就是所谓的三循环。

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一特点,每次还原好两个角块,最终让全部角块还原好。

下面就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学习编码与还原的操作过程。

准备好一个魔方,按下面步骤打乱:RU2LD L’UDR2 L’U’BR’我们先看角块再看棱块。

角块的起点是ULB,它称为缓冲块。

首先看角面D是蓝(黄红)色,应当到L处去,第一编码就是L;再看角面L处是蓝(橙黄)色,应当到B处,第二编码就是B;(如果直接用后面的LB公式操作一遍,那魔方L面和B面所在的两个角块,就一次还原好了。

)接着看角面B处是绿(黄橙)色,这个角块本来就是起点处的缓冲块ULB,角块编码时碰到起点角块ULB(黄橙绿)时,就叫出现“小循环”,我们下一码就随意把它送到一个还没点到过的角块处。

那就送到UBR角块处吧,只不过要注意角面的状态。

B处的绿色是这个角块中的状态“2”,所以把B面送到I面(状态也是2),这样它的黄色一面就会送到UBR角块的0状态(朝上面),第三编码就是I,给它加上下划线,表示起点角块到了这。

第四码应当是W,第五码是R,第六码是Z,第七码是O,第八码是G,再次碰到起点角块,但所有角块都点到过了,角块编码结束。

每两码作为一组,可以进行一次三循环操作,写成LB-IW-RZ-OG。

角块还原时,就是要用4个公式,依次是:①LB: 直接用LB公式;②IW: [FR’]KC公式[RF’] 这里先转F,那W就到了C处,再转R’,I就到了K处,要用KC公式。

转[FR’]就是叫“搭桥”,角块只有转到这两个地方才可以使用后面的公式,之后还要“返回”,就是把搭桥的转法倒过来转,还得顺逆相反,就是[RF’];③RZ: [D’F2]AL公式[F2D],这里先转[D’F2]搭桥,再转AL公式,之后转[F2D]返回;④OG:[D’R2F’]CK公式[FR2D]。

用完上述4个公式,角块就全部还原完了!现在给棱块编码,棱块的起点是UF,它也是棱块的缓冲块。

首先看棱面A是白(绿)色,应当到M处去,第一编码就是M;这里是绿(黄)色,应当到F处,第二码就是F;接着下去分别是OG、JL、XS,下一码是Y,但之后却是“黄蓝”棱块,棱块编码时碰到起点棱块UF(黄蓝)时,也叫出现“小循环”,我们下一码就随意把它送到一个还没点到过的棱块处。

那就送到UL棱块处吧,这时碰到的是黄色,下一编码就是C(如果是蓝色一面就送到D这一面),加了下划线,表示起点棱块到了这;然后是QC。

写成MF-OG-JL-XS-YC-QC。

用后面棱块公式按序逐一还原,①MF:[x’DR2]HF公式 [R2D’x];②OG:[z’F]HD公式 [F’z];③JL:[xL’] DF公式 [ Lx’];④XS: [zRU2] FD公式 [U2R’z’];⑤YC:[R’] GC公式 [R];⑥QC:[R] GC公式 [R’]。

注意:角块还原时不得转动U、L、B三个层面,否则会把起点处的角块转走;棱块还原先考虑哪两块已经在一个层面,怎样转动让三个棱块在同一层面,是用“00”公式还是“11”公式。

后面学了公式的使用就会明白,棱块还原的搭桥特别灵活,返回的转法不要弄错,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才行,后文会提到。

角块编码一般为4组、棱块编码一般为6组。

三、盲拧公式●角块公式系列编码公式编码公式A 系列AJ x’z’(R U’R D2)(R’U R D2)R2 zx JA x’z’R2 D2 (R’U’R D2)(R’U R’) zx AK x’D(R U’R’) D’( R U R’)x KA x’(R U’R’) D( R U R’) D’xAL L2 D’(L U2 L’D)( L U2 L) LA (L’U2 L’D’)( L U2 L’D) L2我们还原角块时,都是将每组编码表示的两个面,转到魔方的UFL和URF这两个位置处,再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盲拧,之后还要原路返回,这就是完成一次操作。

但要注意两个字母的先后顺序不能搞错。

B BJ x’( R’D2 R’U2)(R D2 R’U2)R2 x JB x’R2U2(R D2 R’U2)(R D2 R)x系列BK xz (U R D R’)( U’R D’R’) z’x’KB xz(R D R’U)(R D’R’U’) z’x’BL z(U R’D’R)(U’R’D R)z’LB z(R’D’R U)(R’D R U’)z’前面的A系列公式全部跟UFL角块的A面有关,B系列则与它的B面相关。

C 系列CJ x’z R2D2(R’U2 R D2)(R’U2 R’) z’x JC x’z (R U2 R D2)(R’U2 R D2)R2 z’x CK z’D(R’D2 R’U2)( R D2 R’U2)R2D’z KC z’D (R2 U2 R D2) (R’U2 R D2)R D’z CL y’(R U2 R D)(R’U2 R D’)R2 y LC y’R2 D(R’U2 R D’)( R’U2 R’) y换,但我们练习时只要观察一个地方即可。

比如公式CJ,只要看C面是不是到了J面这个地方。

x、y、z的用法要成为习惯动作!要分阶段逐步记忆公式,贪多易混、易忘!序号编码状态公式1 CG 00 (R2 U R U)(R’U’R’U’)(R’U R’)2 GC 00 (R U’ RURU )(R U’R’U’)R23 ECG 00 (R2 U’R’U’)(R U R U)(R U’R)4 EGC 00 (R’U R’)(U’R’U’R’)(U R U R2)对于前两个公式,它们都是与UF处棱块的A面三轮换,在魔方的“上面”这个操作层面上,三个面C、G、A的状态都为0,不在上面的另三个面D、H、B的状态都是1。

凡是三个面的状态相同,就用相应的“00”公式。

如果魔方的T面要到R面(R又到A面),也就是棱块盲拧编码为TR,那就要先转[x],把魔方的“前面”当成“上面”来操作,这时T、R、A 的状态都是1,三个面都相同,就可以用“00”公式。

根据此时的位置关系应当用ECG公式进行三轮换,操作之后再转[x’]原路返回,那T面就到了R面之处,仔细体会一下,只有4个“00”公式。

后两个公式都是与UB处棱块的E面三轮换。

5 HF 11 (R U R’U’)(M U)(R U’r’)6 FH 11 (r U R’U’)(M’U)(R U’R’)7 DF 11 (L’U’L U)(M U’)(L’U l )8 FD 11 (l’U’L U)(M’U’)(L’U L)这里的HF公式,H面到F面,F面又到A面(A又到H),其中A的状态为0,H与F的状态都是1,有一个面与其它两个不同,就要用“11”公式,第5到8个公式都是这种情况。

如果棱块编码为TQ,就是T面到Q面,Q面到A面,那就先转[x],再转[U],然后使用HF公式,之后转[U’]和[x’]原路返回,那T面就到了Q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