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习题集》----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工程测量教研室编西南交通大学第二章 高程测量第4题答案:为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高程系统,必须确定一个统一的高程基准面,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即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从1989年起,我国规定采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出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新的高程基准面,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新的高程基准面,得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 。
第10题答案:水准管轴:管水准器是一个封闭的玻璃管,管的内壁在纵向磨成圆弧形,管内盛酒精或乙醚或两者混合的液体,并留有一气泡。
管面上刻有间隔为2mm 的分划线,分划的中点称水准管的零点。
过零点与管内壁在纵向相切的直线称水准管轴。
视准轴:测量仪器上的望远镜有一个十字丝分划板,它是刻在玻璃片上的一组十字丝,被安装在望远镜筒内靠近目镜的一端。
十字丝交点和望远镜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也就是视线。
视准轴是水准仪的主要轴线之一。
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就处于水平位置。
第16题答案:已知H BM5=531.272 mH 1= H BM5+(-2.114-1.512)=527.646 m H 2= H 1+(1.176-1.673)=527.149 m H 3= H 2+(1.972+2.041)=531.162 m H 4= H 3+(-0.751-1.573)=528.838 m 第21题答案:m h f h 024.0551.1894.1354.2067.1-=--+==∑ km s 41.12.19.08.0=+++=∑mm L F h 6043030±=±=±=因h h F f <,可以进行闭合差分配mm v 548.0241+=⋅=mm v 549.0242+=⋅=mm v 742.1243+=⋅=mm v 741.1243+=⋅=H 1=501.382 m; H 2=503.741 m; H 3=501.854 m 第22题答案:m b a h I I I 524.0+=-= m b a h II II II 506.0+=-= m h h I II 018.0-=-=∆仪器i 角为:2620626560018.0''-=⋅-=⋅=ρ∆Sim s s s x A 027.0603060018.0-=+⋅-='+⋅=∆A 点尺正确读数应为:m x a a A II II 971.1=-=' 第25题答案: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保持相等可消除或减弱下列误差:(1) 当调焦时,调焦透镜光心移动的轨迹和望远镜光轴不重合,则改变调焦就会引起视准轴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关系。
如果在测量中保持前视后视距离相等,就可在前视和后视读数过程中不改变调焦,避免因调焦而引起的误差。
(2) 仪器虽经过校正,但i 角仍会有微小的残余误差,也就是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完全平行,当在测量时如能保持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这种因i 角引入的观测误差就能消除。
(3) 可完全消除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4) 可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第三章 角度测量第5、7、14、15、16、19、20、21、22题 第5题: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水平度盘中心(或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测站标志中心重合。
图中对中误差引起的观测角度的误差分析如下:12 90 939589)01.0/100tan( ''-=∠-'∠=∴=∠'''=='∠ABC B B A ABC a B B A δοοΘ所以,因对中误差而引起的观测角度比ο90小,误差为12''-。
第7题答案:因照准目标偏心的角度误差为:122062651500015.0''=⨯=δ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先求竖盘指标差x :42123605.832843.42752360'''+=-'+'=-+=οοοοR L x若视准轴水平时,竖盘的读数为421090'''ο,不满足为ο90的条件且竖盘指标差大于03'',因此,仪器竖盘指标水准管要校正,校正步骤如下:1. 保持盘右照准原来的目标不变,这时的正确读数应为6073284421000383284'''='''-'''=-οοοx R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竖盘读数安置在6073284'''ο的位置上。
2. 这时水准管气泡必不再居中,调节指标水准管校正螺旋,使气泡居中即可。
3. 重复1、2步,直至竖盘指标差在容许的范围以内。
第16题答案:根据三角函数关系,铁塔高度可如下求得:(m)23.20)031tan 1522(tan 2.45='+'⨯=οοH45.2 m第20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1题答案:根据a c c sec ⋅=',可得到水平度盘读数误差为:2.1510sec 51sec ''+=⨯''=⋅='οa c c上下盘半测回水平盘差为:4.0322.51''=⨯'' 第22题答案:因为盘左盘右取均值可以抵消c 角误差和i 角误差,所以目标1和目标2构成的水平角正确值β可如下求得:01126227112623012622)63201803532242()022********(2)()(1212'''='''+'''='''-'''+'''-'''=-+-=οοοοοοοR R L L β 因为目标1的竖直角000001'''=οa ,故目标1上的方向值观测量不包含i 角误差的影响,仅包含c 角误差,则:c可如此求得:821801sec 111''-=-+==⋅=⋅R L c c a c ο 因为目标2的竖直角2403302'''=οa ,故目标2上的方向值观测量既包含i 角误差的影响,又包含c 角误差的影响,则i 角大小可如下计算:7.9tan )sec 1(011262011262)()tan sec (22211222''-=-+-+'''='''=+-⋅+⋅+a a c R R i c R a i a c R οο第四章 距离丈量第9题答案:因为,待检钢尺在26ºC 时的尺长改正值为:m 015.00255.1200255.1209648.11930-=-⨯=l ∆所以,待检钢尺在标准检定温度20ºC 时的尺长改正为:=-⨯⨯⨯--=-)C 20C 26(301025.1015.0520οοl ∆-0.017 m故,待检钢尺的尺长方程为:)C 20(301025.1017.0305ο-⨯⨯⨯+-=-t l t第10题答案:为了求得水平距离,我们必须对钢尺量测结果进行三项改正: (1) 尺长改正 m 0.134- 354.40030010.00=⨯-=⨯=l l ll d∆∆ (2) 温度改正 m 070.0)206(354.4001025.1)(50-=-⨯⨯⨯=-⋅=-t t l a l t∆(3) 倾斜改正 故水平距离为:m308.398035cos )070.0134.0354.400(cos )(='⨯--=⋅++=οa l l l D t d ∆∆第11题答案:因为,该钢尺的尺长方程为:)C 20(301025.1009.0205ο-⨯⨯⨯++=-t l t为了求得实际距离,我们必须对钢尺量测结果进行两项改正: (1) 尺长改正 m 0.079 460.17520009.00+=⨯+=⨯=l l ll d∆∆ (2) 温度改正 m 026.0)2032(460.1751025.1)(50+=-⨯⨯⨯=-⋅=-t t l a l t∆故,该段距离的实际长度为: m 565.175026.0079.0460.175=++=++=t d l l l D ∆∆第五章 光电测距第8题答案:先计算倾斜角:6360163609190'''-='''-=οοοL a 846012702135268'''-=-'''=οοοR a2460128460163601'''-='''-'''-=οοοa为了求得水平距离,我们必须对光电测距结果进行三项改正: (1) 气象改正m 0069.0 2.1100462.5761+=⨯=D ∆(2) 加常数、乘常数改正 m 0.0018- 2=D ∆m 0007.00.5764621.2 3+=⨯=D ∆(3) 倾斜改正,即可以计算出该段水平距离m359.576)24601cos()0007.00018.00069.0462.576(cos )(321='''-⨯+-+=⋅+++=οaD D D D S ∆∆∆第六章直线定向和方位角测量第1题答案:确定直线的方向简称直线定向。
为了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不但要已知直线的长度,并且要已知直线的方向。
直线的方向也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直线方向的测量也是基本的测量工作。
确定直线方向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方向,此外要有一定的方法来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如可用罗盘仪测量直线磁方位角或磁象限角,用天文观测法测量直线的真方位角,用陀螺经纬仪测量直线的真方位角。
第5题答案:由坐标纵轴方向的指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工程测量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位角。
采用坐标纵轴方向作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的优点是:因测区各点的基本方向都是平行的,所以使方向的计算十分方便。
因不同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或磁子午线方向都是不平行的,这使直线方向的计算很不方便,因此真北或磁北方向一般不宜作为定向的基本方向。
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81110261110'='+'=+=οογAC AC a A33115)515(81110'='--'=-=οοοδAC mAC A A第九题'︒=2310523α '︒=507734α '︒=437845α第十题'︒=4813712α '︒=3019323α '︒=4527734α '︒=1134545α '︒=437351αγ δACa AC磁北坐标纵轴第七章 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第15题答案: 90°±3.6″ 第17题答案: 1.258±0.0036 第18题答案:m 85.27575.8436.14874.42321=++=++=S S S Scm 7.6452222232221±=++±=++±=S S S S m m m m 第19题答案:该二点间的实地距离为L :L=500×I=500×0.0234=11.70 m L 的中误差为:m 0.1m m 1002.0500±=±=⨯±=L m 实地距离最后结果为:11.7±0.1 m 第20题答案:水平距离为:d=S ×cos a =247.50×cos(10º34')=243.303 m 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cm0.434383)]4310sin(50.247[005.0)]4310[cos(3438)sin ()(cos 22222222±=⎪⎭⎫⎝⎛⋅'⋅-+⋅'±=⎪⎭⎫ ⎝⎛⋅⋅-+⋅±=οοa S d m a S m a m第21题答案:该角度的最或然值为:02.55924544.5592457.5592450.5592450.459245]['''='''+'''+'''+'''==οοοοοn L x各观测值的最或然误差(改正数)为:v 1=x-L 1=1".02, v 2=x-L 2=0".02, v 3=x-L 3=-0".68, v 4=x-L 4=-0".38 角度观测中误差为:74.01][''±=-±=n vv m 该角度最或然值的中误差为:37.0''±=±=nmm x第22题答案: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最或然值)为:m 545.3466573.346550.346546.346520.346548.346535.346][=+++++==n L x 各观测值的最或然误差(改正数)为:v 4=x-L 4=-0.0007v 5=x-L 5=-0.0047, v 6=x-L 6=-0.0277 距离观测中误差为:cm 8.11][±=-±=n vv m 该距离最或然值的中误差为:m m 3.7±=±=nm m x第25题答案: mm 10± 第26题答案: mm 20± 第27题答案: "±8.9 6测回 第31题答案:"±=∴==∴==''±=29 3242:4 ,9 22ββλm m P λm P :P P m aa i i a a ΘΘ又34 39)29(9 180 2222=∴"±=+±=+±=∴--=γβγβP m m m a r aοΘ81324 ''±±±===单位权中误差:λμ第32题答案:6.5 第33题答案: 5.6235.1====x c b a p p p p 、、、第34题答案:25,9 225,39:510:212122211===''±=±=''±=±=L L ii L L P P mP n m L n m L 则:=令根据权的定义,的中误差均值的中误差均值λλ3.520538259020538250405389][]['''=+''⨯+'''⨯==οοοP PL x :则该角度的最或然值为6.2343253459][][22222222222211''±=⋅+⋅±=⋅⎪⎪⎭⎫ ⎝⎛+⋅⎪⎪⎭⎫ ⎝⎛±=L L L L x m P P m P P m 误差为:则该角度最或然值的中第八章大比例尺测图控制测量第11题答案:闭合差计算:∑β理=(n-2)×180º=(6-2) ×180º=720º00'00" f β=∑β测-∑β理=719º59 '45"-720º00'00"=-15"8960404''±=''±=''±=n F βββF f <∴(m) 22.0)005.0()21.0(2222=-+-=+=y x f f f200012492115.54822.0<===d f k ∑ 第18题答案:457.1168,700.4421==p p y x 第19题答案:8149.54207,0162.68679==p p y x第九章 地形测量第12题答案:第15题答案:(b)m H B 205100m(c) AB 不通视 BC 通视第十章 铁路曲线测设第9题⑴. 圆曲线要素T 、L 、E 0计算如下:2tanα⋅=R T =134.78mο180πα⋅⋅=R L =263.30m⎪⎭⎫ ⎝⎛-⋅=12sec 0αR E =17.85m主点里程: ZY DK3+315.60 +L/2 131.65 QZ DK3+447.25 +L/2 131.65 YZ DK3+578.90 ⑵. 置镜于交点(JD )上主点的测设资料与方法如下:在交点(JD )上安置经纬仪,瞄准直线Ⅰ方向上的一转点,在视线方向上量取切线长T 得ZY 点,瞄准直线Ⅱ方向上一转点,量T 得YZ 点;将视线转至内角平分线上量取E 0,用盘左、盘右分中得QZ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