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交大工程测量A(第一次作业)

西南交大工程测量A(第一次作业)

工程测量A 第一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20道小题)
11. 已知水准点5的高程为531.272米,四次测量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试求1、2、3、4点的高程。

12. 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答:因为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仪器角的影响,并尽可能地消减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13. 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微动螺旋?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它?
答:(1)经纬仪上有两对制动、微动螺旋,分别是照准部制动与微动螺旋和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

(2)照准部制动、微动螺旋一般是控制水平方向的精确照准,望远镜制动、微动螺旋一般是控制竖直方向的精确照准。

(3)两者在使用时,先松开制动螺旋,粗略照准目标,再关紧制动螺旋后,用微动螺旋进行精确照准目标。

15. 相邻两导线点坐标之差称坐标增量。

16.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17. 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求坐标增量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

18. 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试进行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并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19. 相邻两等高线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20. 地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地貌。

21. 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22.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 90°])。

23. 地形图符号按照比例尺可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

24. 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尽可能相等。

25. 经纬仪进行测量前的安置工作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主要步骤。

26. 测量的基本工作为测量角度、测距和测高差。

19.相邻两等高线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20.地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地貌
21.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22.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90°])。

23.地形图符号按照比例尺可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

24.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尽可能相等。

25.经纬仪进行测量前的安置工作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主要步骤。

26.测量的基本工作为测量角度、测距和测高差。

27.进行视线倾斜的视距测量时,除了需要读取上下丝读数以外,还要测垂直角。

28.地图比例尺是线段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的比值。

29.导线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反号与距离成比例分配
30.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方位角α和象限角A的关系是α= A + 1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