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S模型一、名词解释题1.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较高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2.总需求3.总供给二、判断题:1.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并不影响就业水平和实际工资率。
T2.在古典模型中,产出是由供给决定的,需求只在于适应产出的变化。
T3.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工资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T4.凯恩斯认为,工资在上升或下降两个方向都是富有弹性。
F5.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6.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由三部分组成:水平部分、向上倾斜部分以及几乎垂直的部分。
F7.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8.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F9.如果某人产生“货币幻觉”,那么他关心的是他工资(或财产)的实物价值,而不关心其货币形式的变动。
F10.在短期,工资基本上是给定的,这支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刚性的论点;而长期,工资是完全可变得,这又支持了古典学派的观点。
T11.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经济的扩张。
T12.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了短期产出的水平。
T13.如果经济处在持续的上升时期,那么短期供给曲线将由于工资的上涨而向上移动。
T14.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F15.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T三、单项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D)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总需求曲线向右方倾斜是由于(D)。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当(A)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5.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6.技术进步将会引致( A )。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移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7.根据总供求模型,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 D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8.根据总供求模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 D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9.当( C),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0.在总需求理论中,( B )A.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增税来弥补,那么,利率和收入水平均不会变B.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增税来弥补,那么,利率和实际收入上升C.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增发钞票来弥补,那么利率下降,实际收入上升D.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出售债券来弥补,那么利率上升而实际收入下降讲解:政府支出不特指都是指政府购买支出。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政府支出的增加等于税收的增加时,国民收入是净增加的,同时会引起货币需求和利率的上升。
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2.与上题假定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C)。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C.增加名义工资10%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13.与11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A)。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14.假定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D )。
A.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 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D.以上都可能讲解: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因为未实现充分就业,所以供给也会增加,因为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所以供给的增加会引起生产资料的成本进而价格水平的上升。
当总需求增加时会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引起劳动需求曲线右移,导致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就业量都增加。
另外,政府支出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引起货币需求和实际利率的增加15.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A )。
A.资源有闲置 B.边际产量递减 C.上述答案都正确讲解: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表明总需求增加时,产出也能相应地增加,所以资源必然有闲置。
另外,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只需要总产出是就业的增函数就可以了,不在乎边际产量是递减还是递增的。
16.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D )。
A.价格水平低 B.资源极端闲置 C.边际产量不变 D.上述答案都正确讲解:水平的总供给曲线通常意味着资源存在大量的闲置,总需求严重不足,所以均衡的价格水平很低,此时总需求的增加引起产出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通常表明经济处于大衰退或大萧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雇佣劳动是按照劳动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是刚性的,即实际工资不变,所以厂商雇佣的劳动的边际产量都是一样的。
17. 若商品价格提高,则总供给( D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讲解: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则商品价格提高会引起总供给的增加,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则商品价格提高不会引起总供给的增加。
18.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大部分产品的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D)。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19.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的份额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向(B)。
A.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左方,价格水平增加,实际产出减少D.右方,价格水平增加,实际产出减少20.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A)。
A.其他情况不变而对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21.在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情形下,实际产出接近充分就业的水平,总需求的增加将会使( D )。
A.产出和价格都有明显的提高B.产出和价格都无明显的变化C.产出增加较多,价格无太大变化D.价格提高较多,产出无太大变化22.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B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23.长期总供给曲线( C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24.如果现行产出水平为7000亿元,总需求为6900亿元,若经济不是充分就业的,可以断定( A )A.就业水平将下降 B.收入水平将上升C.就业量将上升 D.就业水平将上升,收入将下降25.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 C )。
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 不确定26.凯恩斯认为总供求的交点( D )A.将总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B.将绝不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C.将绝不会在均衡点上 D.可能在,也可能不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讲解:凯恩斯认为经济的均衡可能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也可能不处于充分就业之上。
经济通常是处于非充分就业水平之上的,处于充分就业之上的情况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特例。
凯恩斯认为古典的理论只能解释充分就业情况下的产出和就业的决定,是由缺陷的,而自己的理论不仅能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形,也能解释非充分就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决定,因而是通论,即一般的理论。
27.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C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8.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A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29.潜在产量就是( A )。
A.不受价格水平变化影响的产量B.是潜在的但不可能实现的产量C.是确定的而非可以改变的产量D.可以被财政或货币政策改变的产量30.总需求曲线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区域时称为( B )A. 充分就业均衡B. 低于充分就业均衡C. 通货膨胀D.滞胀31.古典主义将会同意以下的哪种说法( B )。
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用B.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用C.财政政策有用,货币政策无用D.财政政策无用,货币政策有用3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财富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税负会增加D.以上几个说法都对33.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 D )。
A.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B.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C.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D.劳动市场是出清的34.“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长期”( C )。
A.是就资本存量是否可变而言的B.是就技术水平是否可变而言的C.是就劳动力市场能否对价格水平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而言的D.是就日历时间的长短而言的35.其他条件不变,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 B )。
A.产出增加,价格提高B.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提高D.产出减少,价格下降四、计算题1.设IS 曲线的方程为r=0.415-0.0000185Y+0.00005G ,LM 曲线的方程为r=0.00001625Y -0.0001(M/P )。
其中r 为利率, Y 为收入,G 为政府支出,P 为价格水平, M 为名义货币供给量。
试导出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政府支出的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