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二)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权利、义务的区别在许多方面,其中关键点就是权利可以行使也可放弃,义务则必须履行。
2.下列选项中,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是______。
A.婚姻关系B.所有权关系√C.债权关系D.诉讼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主要是物权和人身权关系,所有权是物权之一种。
3.以“一个人对其他一切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关系有______。
A.物权关系√B.债权关系C.相邻关系D.继承关系以一个人对其他一切人的形式表现出的法律关系就是绝对法律关系,物权关系是典型的这种关系,判断是绝对法律关系还是相对法律关系关键看义务主体是否特定。
4.引起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______。
A.行为B.事件√C.积极行为D.消极行为引起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被继承人死亡,这是典型的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
5.在根据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托运方和承运方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______。
A.被托运的货物B.运输方式C.运输费用D.运输行为√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其客体是运输行为而非运输物,判断是行为还是物的关键看双方的利益之焦点在何处。
6.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______。
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B.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C.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指的是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7.下列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__。
A.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前提√B.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结果C.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基础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根据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因此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A选项表述正确。
8.赵某与钱某约定,赵某以1000元的价格购买钱某的耕牛。
当夜,耕牛被孙某盗走,致使合同因无法履行而终止,钱某返还赵某价款。
该事例中,导致合同解除的法律事实是______。
A.孙某盗窃耕牛的行为B.耕牛被盗事件√C.合同无法履行的事实D.钱某返还价款的行为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二者最基本的区分是看有无当事人的意志,但现实中有些行为由于没有当事人的意志而被归为事件,这里的关键是法律行为一定是当事人的意志+法律后果,特别注意这里仅限当事人。
当事人以外的人有无意志的行为不能作为判断产生法律关系的是法律事件还是法律行为,因此考生一定要抓住当事人三字作出准确判断。
题中耕牛被盗的行为对赵某与钱某来说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事件,B选项正确。
9.甲因停车收费与保安乙发生冲突,用刀将乙刺死。
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此案撤销的根据是______。
A.违法行为B.事件√C.免责事由D.事实构成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条件是法律事实。
根据是否与当事人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本题中,甲的死亡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法律事实,由于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因而属于事件而非行为,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
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本题中,由于承担责任的主体甲已经死亡,不可能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检察机关遂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这不属于免责事由,C选项错误。
法律事实根据其具有单数还是复数形式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法律事实与事实构成。
本题中,甲的死亡是单数事件,属于单一法律事实而非事实构成,D选项错误。
10.下列有关权利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一定拥有权利能力B.享有具体权利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C.有权利能力的人一定实际享有具体权利D.权利能力只体现享有权利的资格而不包括承担义务的资格所谓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也就是说,不具有权利能力,就意味着没有资格享有权利,甚至也没有资格承担义务。
因此,法律关系的主体一定拥有权利能力。
A、D选项表述错误,B选项表述正确。
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并不意味着一定实际享有权利,即有权利能力是享有具体实际权利的必要前提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C选项表述错误。
11.李某因车祸致双腿残疾,交警的责任认定书认定肇事司机王某负全责。
李某遂向法院起诉,除要求王某赔偿30万元医疗费外,还主张对她因车祸而受侵害的“正常行走权”予以赔偿。
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李某主张的“正常行走权”属于法定权利B.王某赔偿30万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C.李某与王某之间的侵权法律关系因王某的肇事行为而产生√D.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李某主张的“正常行走权”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不属于法定权利。
A选项错误。
虽然李某的绝对权——人身权——受到了侵犯,但其主张王某赔偿30万元的权利是相对权,相应地王某赔偿30万元是相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B选项错误。
引起李某与王某之间侵权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是王某的肇事行为。
C选项正确。
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具有法律效力,但是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D选项错误。
12.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B.法律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C.法律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D.法律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B选项正确。
13.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B.权利和义务都不可以放弃C.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D.义务可以放弃,权利必须享有法律权利是权利人依法具有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因此权利是一种自由,可以放弃。
法律义务是义务主体依法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限制或约束,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必须遵守,必须履行。
故C选项表述正确。
14.下列关于权利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就是权利能力B.一般而言,法律权利的主体不能主动放弃权利C.通常情况下,有权利即有义务,有义务即有权利√D.权利的强制性是直接的,权力的强制性是间接的所谓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所谓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因此,A选项表述错误;权利可以主动放弃,B选项表述错误。
权利与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反映着法律调整的文明程度,通常情况下,有权利即有义务,有义务即有权利。
C选项表述正确。
权利不同于权力,权力的强制性是直接的,权利的强制性是潜在的、间接的。
D选项表述错误。
15.王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用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钱。
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孩子B.保姆C.孩子的安全、健康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实际上是利益关系的聚集点。
在题中所述法律关系中,双方的关注点正是照看孩子的劳务和报酬。
在有些法律关系中,要注意区分法律关系的客体与特定对象,如承揽合同中,客体是“加工行为”而非被加工的对象——物。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______A.张三经李四(精神病人)的父母同意而收养李四B.甲、乙根据合同法建立合同关系C.甲年满10周岁时向乙购买了价值1000元的自行车√D.小刘与赵某约定选择法院管辖C项中,甲虽已年满10岁,但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因此只能进行与年龄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而购买1000元自行车显然已超其相应的能力,故不能形成法律关系。
因此能否成为法律关系的关键是该社会关系是否被法律所确认。
17.下列关系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个?______A.已订婚的张某和姜某之间的关系B.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他党员的关系C.被告人陈某聘请律师余某进行辩护√D.王某赌博输给唐某1万元钱,立下字据表示在3天内付清法律关系必须是经法律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A项二人已订婚但没有正式登记未得到法律确认。
B项党内关系不是法律关系。
D项是非法关系。
18.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
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
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
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何者正确?______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绝对法律关系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本题事例中,法律关系不限于京剧团与剧院之关系,可能还有京剧团与演员个人的合同关系。
因此主体不限于京剧团与剧院,A项错误。
这种合同关系是相对法律关系,权利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
故B、D项错误。
合同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相对性,故C项正确。
19.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公民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按照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权利能力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