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娜塔莎作品导读 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第二卷。
《战争与和平》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法战争为主线,揭露了俄国首都彼得堡以伐西里为代表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的贪婪与卑劣。
作品描写的年代跨度长达十多年,人物500多个,歌颂了民族的英雄品质和坚强性格,多方面反映了俄国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级的生活面貌。
娜塔莎参加舞会前,心情兴奋、激动与焦急,舞会上与安德来公爵相遇,并双双在心中埋下爱情的种子。
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
被所谓的爱情燃烧得失去了理智的娜塔莎,根本听不进朋友的劝告,甚至不惜和朋友翻脸。
节选内容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他人、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性形象。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官邸.(dǐ) (2)花翎.(líng ) (3)勋绶.(shòu ) (4)砰.然(pēng ) (5)迸.流(bèng ) (6)皱襞.(bì) (7)怯.场(qiè) (8)憎.恶(zēng ) 2.识字形(1)⎩⎪⎨⎪⎧ dān 耽搁虎视dān dān 眈眈 (2)⎩⎪⎨⎪⎧ jiàng 绛红xiáng 降服 (3)⎩⎪⎨⎪⎧ huàn 涣散huàn 焕然一新 (4)⎩⎪⎨⎪⎧ 蔷wēi 薇安huī徽(5)⎩⎪⎨⎪⎧ 茶liáo 寮liáo 燎原liáo 潦草liào 镣铐 (6)⎩⎪⎨⎪⎧ 惊huáng 惶彷huáng 徨辉huáng 煌huáng 蝗虫(7)⎩⎪⎨⎪⎧ 功xūn 勋yǔn 殒身不恤yǔn 陨落(8)⎩⎪⎨⎪⎧ bǔ哺育胸pú脯3.辨词语(1)掩盖 掩饰 ①四行树枝叶相连,把苏堤笼成一条绿荫 的巷子。
②用他那老一套的傲慢的神情 他的窘态。
(2)耽误 耽搁①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得 到这会子。
②我在花园里头 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辨析:(1)掩盖:强调把物体盖在下面。
掩饰:多数是用在人思想、情感上较多,具有伪装的意思。
掩饰除了不让人发现事实的意思之外,还多了迷惑他人视野的意思。
(2)耽误:指因某事错过了另一件事情,对此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如耽误了赶火车,耽误了朋友的聚会。
“耽搁”有耽误的意思,但是没有造成不良的后果,往往可以补救的。
如耽搁了吃晚饭;为了赶回家看球赛,把理发的事耽搁了。
答案(1)①掩盖②掩饰(2)①耽误②耽搁4.走近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俄国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出身名门贵族。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1851~1854年在高加索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圣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
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镇,享年82岁。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1《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2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有人评价他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5.背景解读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巨著以俄法战争为中心,以库拉根、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祖霍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
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夫。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
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男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
小说充分展现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贵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
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原著中,刚出场时的娜塔莎13岁,是个黑眼睛、大嘴巴、不美丽,但十分天真活泼的女孩子。
在课文中提到的一次盛大的舞会上,由彼埃尔介绍,安德来认识了娜塔莎。
这时的娜塔莎已经16岁了。
她原先的爱人保理斯为了和一个有钱的女子结婚,已把她抛弃了。
娜塔莎舞跳得很出色。
在安德来心目中,娜塔莎是他看到的第一个美女,“她的魅力之酒使他陶醉了”。
不久,安德来向娜塔莎求婚,她和她的父母都同意了。
但安德来的父亲反对,婚事暂时搁置下来。
不久,在爱伦家举办的舞会上,花花公子阿那托尔追求娜塔莎。
这位意志不坚定、带几分稚气的女子竟爱上了他,并自动地解除了和安德来的婚约。
接着,阿那托尔要把娜塔莎拐骗到国外去。
但他们约定逃走的计划时,被索尼亚听见了。
她转告了娜塔莎的教母玛丽亚。
娜塔莎出逃不成,生起病来。
彼埃尔跑来劝慰娜塔莎,并把阿那托尔已经结婚的事告诉娜塔莎。
娜塔莎知道自己受骗了,气得要服毒自杀。
安德来见娜塔莎已变心,便托彼埃尔把娜塔莎的相片送还给她。
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
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
他们互相爱慕起来。
1813年,他们结了婚。
婚后,娜塔莎性格大为改变,她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
她抛弃了社会生活,失去了“她所有的魔力”,身体也“长胖了,长宽了”,变得“不修边幅”起来。
《战争与和平》对各色人物的刻画都堪称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6.相关知识(1)托尔斯泰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所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不抵抗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
托尔斯泰曾就不抵抗主义与印度的圣雄甘地多次通信交流。
(2)三个托尔斯泰在俄国、苏联文学史上,有三个托尔斯泰,他们是阿·康·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
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俄国诗人、剧作家。
写有长篇历史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沙皇鲍里斯》,主要反映16~17世纪俄国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还写有讽刺沙皇官僚的讽刺诗《波波夫的梦》。
阿·托尔斯泰(1883~1945),苏联作家。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描写十月革命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人民的英勇斗争和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过程;长篇小说《彼得一世》和剧本《伊凡雷帝》均取材于历史。
还写有歌颂察里津保卫战的中篇小说《粮食》等。
课上交流探究1.文脉梳理(2020年衡水中学高考模拟)2.文本研读(1)第一部分的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点拨] 这段文字通过对舞会主办者宅邸环境和大门口富丽堂皇的布置的描绘,对往来车马以及人员衣着、表情、身份、动作的描写,极力铺陈这里的华贵威严,渲染了隆重的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为下文娜塔莎及其家人对舞会的高度重视以及精心准备作了很好的铺垫。
(2)小说本来可以直接写娜塔莎“几乎要哭”的失望之情,为什么还要用整整一大段来描述正在跳舞的别素号娃伯爵夫人,而且将她的舞姿描绘得非常美丽?答:[点拨] 作者将笔墨放在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写出她的舞姿曼妙诱人,越是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
少女渴望被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美丽,其心态一览无遗。
侧面描写衬托娜塔莎的焦急不安。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答:[点拨] ①动作描写示例分析:娜塔莎在准备参加舞会时是兴奋和紧张的,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来表现:她帮索尼亚打扮得尽善尽美,动作慌张,一会儿帮助索尼亚,一会儿帮助母亲,跑过来跑过去,以至于她帮妈妈别帽子时,“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在舞会上被安德来邀请时,她“迅速、轻巧、灵活地跳动着”,这些动作表现出她的快活、幸福。
②语言描写示例分析:第三部分中,娜塔莎受诱惑移情别恋时的心理主要是通过她与索尼亚的对话来展现的:“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表现了她过于浪漫和轻率;“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她极力维护阿那托尔。
③神态描写示例分析:文章对神态描写较多,集中体现在第二、三两部分中。
第二部分中,娜塔莎一开始是“失望的、焦急的”,被邀请时“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
跳舞时“她的脸上现出了幸福的喜色”。
这些神态体现了她由失望到快乐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中,她的脸上多数时候是“慌张”“幸福的惊惶”,她完全沉浸在新的爱情中。
(4)娜塔莎对安德来公爵是真挚的爱情吗?又该如何理解她对安德来的爱情呢?答:[点拨] 此时娜塔莎的情感是真挚的。
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别人的谎言之上的,这种痕迹在前面舞会上娜塔莎的言行和心理就已经有了体现——热情而冲动,带有一点虚荣。
课文中她对安德来的爱情应该也是真诚的,然而这种爱情是建立在一位少女朦胧渴望爱情的基础上的。
3.技法探微(1)精选的三个片段极好地刻画了人物本文节选了三个片段来刻画娜塔莎的形象:准备参加舞会时的兴奋、激动与焦急,帮助别人自己却耽搁了,体现了她的浪漫与纯真善良;参加舞会时担心不被邀请的焦急、失望以及和安德来公爵共舞时的轻巧、灵活,表明她渴望爱情与幸福;受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公爵,刻画出娜塔莎的轻率与单纯。
三个片段从不同方面勾勒了娜塔莎这个贵族少女的形象。
(2)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了突出娜塔莎的形象,作者将她和爱仑比较,突出了她的纯洁。
“和爱仑的肩膀比起来,她的肩膀是瘦的,胸脯是不明显的,手臂是细的;但在爱仑身上,由于受到过上千人的目光的注视,仿佛涂上了一层油彩,而娜塔莎好像是一个第一次袒肩露臂的姑娘,假使不是他们使她相信,这是绝对必要的,她便要觉得这是很可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