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0.让小车动起来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0.让小车动起来教学设计

粤教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20.让小车动起来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
一、教材分析:
让小车动起来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课先从推力和拉力开始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推力大小和方向的改变可以影响小车运动的情况,拉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小车能否被启动。

本课教材编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 1.推小车,能用推的方法让小车启动、加速、转弯。

知道可以用推的方法改变小车运动情况。

活动2.拉小车,通过“小车运动情况与拉力大小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知道小车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启动。

二、学情分析:
玩小车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都有玩过小车,他们知道如何用推的方法让小车启动、加速、转弯等。

但学生比较关注的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缺乏对用力的关注。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推”和“拉”都能启动小车。

知道推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可改变小车运动的情况。

知道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启动小车。

科学能力目标:
能用推的方法让小车启动、加速、转弯。

进行“小车运动情况与拉力大小是否有关系”的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和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探究实验。

四、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推”和“拉”都能启动小车。

知道推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可改变小车运动的情况。

知道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启动小车。

教学难点是能用推的方法让小车启动、加速、转弯。

进行“小车运动情况与拉力大小是否有关系”的探究实验。

五、教法: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观察法、讲述法、实验法。

六、教学准备:
小车、秒表、米尺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情境:琪琪和波波在超市里选购物品,波波选了一堆食品放在地上,琪琪推着一辆购物车。

产生问题:波波需要把食品放在购物车上,所以他让琪琪把车推过来。

琪琪要把车绕过货架才能到波波那里,那琪琪要怎样用力才能使小车推到目的地?
探究任务:怎样让小车启动、加速、转弯?
(二)活动1.推小车
教师谈话:小车启动、加速、转弯等情况下,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科学探究:用推方法,怎样使小车实现这些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师引导:启动小车需要给予小车什么?小车改变了运动方向是因为我们改变了什么?小车车能否被启动与什么有关?
师生交流:推力的大小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改变用力方向小车就可以转弯。

(三)活动2.推小车
探究任务:给小车系上绳子,把绳子垂放在桌子的一侧,在绳子末端系上一个重物。

试试看,要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小车动起来。

用垫圈数量来表示拉力的大小,重物越重,说明拉大越大。

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理解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情况的关系。

实验做法:给小车系上绳子,把绳子垂放在桌子的一侧,再在绳子的末端挂上垫圈,用垫圈的重量拉动小车。

注意事项:实验时可以在桌子边缘放一个挡板,避免小车掉落。

实验现象:联系活动1和活动2,说说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情况有什么关系。

讨论:在实验后可以用问题1个垫圈能启动小车吗?至少需要多少个垫圈才能启动小车?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测,并组织学生对每次实验增加多少个垫圈才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等问题进行讨论。

八、板书设计:
20.让小车动起来
推力的大小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改变用力方向小车就可以转弯。

小车的运动情况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