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子午流注课件(1)ppt课件

最新子午流注课件(1)ppt课件


从亥时(21:00)开始到寅时(5:00)结束,是人体细胞休 养生息、推陈除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转到背 向太阳的一面,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 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眠多的婴儿长得 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 理。运用子午流注要注意时差问题。例如:中国用 的是北京时间,太阳在北京天空正上方是北京时间 12:00整。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使用北京时间要计 算时差。人体经脉的兴衰与太阳和地球位置的变化 有关,太阳在居住地的天空正上方时,人的心经最 旺。这个时辰是午时,此时辰胆经处于封闭状态, 固此时调理肝胆效果不佳。
午时:11:00~13:00
此时心经络最旺盛。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 ,其华在面” 。心气推 动血液运行,养神、养 气、养筋。人在午时能 睡片刻,对养心大有好 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 力充沛。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络最旺盛。 小肠分清浊,把水 归入膀胱,糟粕送 入大肠,精华上输 送至脾。小肠经在 未时对人体一天的 营养进行调整。
❖ 流注,从字面上看是为流动转注,比喻自然界江 河湖海水流的汇合和往返不息,也包含宇宙万物的 随时变化。中医学将人体气血循环比作水流,用以 阐明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子午流注的意义
❖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述年、月、日、时。子是地支的第一数 ,午是地支的第七数。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的含 义。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 ,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中,子是农历十一月,为 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子时为阴之极 ,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午时是阳之极,午 时后即一阴初生。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 注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与季节 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 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 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 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 方法。
子时:23:00~1:00
胆嚢经络最旺盛。 中医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
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人若在子时前入睡
,胆汁方能完成新陈代谢,晨醒后气色红润 , 反之则青白,胆汁无法代谢而变浓结晶。
丑时:1:00~3:00
肝经络最旺盛。 “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 动要靠肝血支持,血液的 新陈代谢在此时完成。中 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 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 睡者,面色青灰、黄,次 日困倦而躁,易生肝 人在此时吃早餐 最容易消化。否 则胃火过盛,嘴 唇干,重则唇裂 或生疮。
巳时:9:00~11:00
此时脾经络最旺盛 “脾主运化,主统血” 是消 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 血液的统领,“脾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 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 质好,所以嘴唇红润。唇 白标志血气不足,唇紫标 志寒入脾经。
子午流注针法
❖ 子午流注针法,即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 影响,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 日计时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时 间,取用相应的值时开穴,进行针灸治疗。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 代已经盛行。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子午 流注针法包括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等内容,可概括为五输 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配合脏腑时辰 两大部分
心包经络最旺盛。 “心包为心之外膜, 附有脉络,气血通行 之道。邪不能容,容 之心伤” 。心包是心 的保护组织,又是气 血通道。
亥时:21:00~23:00
三焦经络最旺盛。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 ,具有主持诸气、疏通 水道的作用。三焦通百 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 ,百脉可休养生息,对 身体十分有益。
寅时:3:00~5:00
肺经络最旺盛。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 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 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 过肺送往全身。所以, 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 力充沛。
卯时:5:00~7:00
大肠经络最旺盛“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
液布满全身,紧接 着促进大肠进入兴 奋状态,完成吸收 食物中水份和排除 渣滓的过程。
子午流注课件(1)
子午流注的定义
❖ 子午,代表时间。十二时辰中,子为夜半为由阴转 阳之时,午为日中为由阳转阴之刻。《针灸大全》 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午时一刻,乃一阴 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可知子午是阴 阳转化的起始和界限。《灵枢?卫气行》曰:“岁 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说明子午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广泛的意义 。
❖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 思想。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 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 气,气定乃刺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 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 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 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 ,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 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的病情变化。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络最旺盛。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 液,水液排出体外 ,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 致膀胱咳,且咳而 遗尿。
酉时:17:00~19:00
肾经络最旺盛。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 之精,肾为先天之本”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 排毒,肾在酉时进入 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19:00~21:00
第三节、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 用
❖ 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 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 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子午流往纳子法
❖ 子午流往纳子法,又称纳支法。其运用是按 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 行顺序开穴施术,还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 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其与纳甲法有相辅 相成的关系,而具体应用较纷申法简便。纳 子法可分为按时循经取穴法和补母泻子取穴 法两种,现分述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