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2
实际生活中的生物节律
某些疾病的发病规律,如:很多疾 病与季节、气候有关。如阴雨、寒凉 天气,痹证病多加重;肝病多在春天 重;哮喘多在冬天重;还有某些疾病, 在一天之中就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如肠结核之五更泻,肺结核之朝轻夕 重
四、时间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1.发现很多节律与人类睡醒周期有关,如生长激素、 催乳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均在夜间睡眠时分泌 呈高峰。 2.药物毒副作用的大小有时间差异,一些药物的毒 副作用主要发生在夜晚。 3.药物的效果与给药的时间有关。抗心率失常药凌 晨四点给药效果好。皮质激素白天给药好。针刺 治疗冠心病,早晨8点针刺内关,能改善左心功 能,晚上8点作用相反。 4.已发现人类生物钟组织的存在及其部位,时间结 构组织等。身体生物钟的解剖部位在下丘脑视交 叉上核。
孔穴
2、天人相应说
《素问六· 微旨大论》“天气下 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 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作 变矣。“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 之居也……气交之分,万物由之”。 说明自然界的任何因素对人体 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2、天人相应说
年 节 律
《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 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 之。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气候 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运行亦有直接 影响。人的脉搏就有“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
二、时间生物医学的发展
最早研究生物节律的文献是1729年法国的德曼仁 (De mairan)关于植物叶片昼夜活动的观察记录, 他发现即使将植物放在暗室,其节律也仍然存在。 1745年科学家林纳设计了一种花钟,以不同时间 开花的植物组成,观察其中一种花的开放,就可 推知时间,这可谓最早利用生物节律的例证之一。 1798年人类哮喘夜间发作已有报道。
明
代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诸家对 子午流注的研究更加深入。 徐凤《针灸大全》,对繁琐的日时开 穴推算方法,作了总结和改进,撰写了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创用了灵 龟八法。 高武《针灸聚英》中,提出了十二经 病井、荥、输、经、合补虚泻实法,开创 了子午流注纳支法取穴的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地支与十二经脉脏腑关系
1. 卯时,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5、未时,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膀胱经旺,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 7.酉时,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 9.亥时,三焦经旺,通行气血。 10.子时,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11.丑时,肝经旺,养血。“肝藏血。” 12.寅时,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送到百脉。
第三节 按时选穴法与时间生物医学的关系
一、时间生物学的诞生:1937年在瑞典召开了 国际生物节律科学研究会,为时间生物学拉开了 序幕。 时间生物学是研究机体生物节律及其应用的科 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 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随时间不停地运动着, 它们的行为、生理功能等一切动态变化都具有相 互协调的周期性节律。称为生物节律或称生物钟。 与古老的中医理论基本吻合。
2、日 节 律
《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 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 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 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 气已虚,气门乃闭。” 因此如果患病,也会因时空变化而产生“旦 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情变化。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
2、天人相应说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 经典著作中,初步形成了中医关于人体节 律知识的内容,为发展中医时间医学奠定 了坚实基础。如人本昼夜阴阳节律,卫气 运行节律,人体月周期节律,尤其是妇女 月经节律,五行十二时辰脏腑气血衰旺节 律,疾病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节律,五脏 病慧静甚节律,六经病欲解时节律等等认 识均已形成。
4.地支与十二月的关系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11
三、 干支分配阴阳法
阳 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 戌 阳 天 干 地 支 阴 乙丁己辛癸 丑 卯巳未酉亥 阴
四、干支配属五行法
五行 天干 地支
木
火
甲乙
丙丁
寅卯
巳午
土
金 水
第四节 时间医学的研究思路
一、在论证已有时穴的同时,开展增加 时穴的研究。 二、增加施治方法按时应用的研究。 三、开展针灸、中药时方的研究。 四、开展不同时辰针刺某穴或不同时辰 给药的系列研究。
第二章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干支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是古代 推算历法、记录时间的两套序列符号。 而子午流注针法则是以天干与地支来推 算穴位的开合,故必须掌握天干、地支 与各方面的关系。
9
19 29 39 49
10
20 3O 40 5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一、按时选穴法的理论由来 《内经》是按时选穴法理论产生的源端。 1.气血流注说 2.天人相应说(人体节律) 3.刺灸逢时说
1、气血流注说
(1)气血的流动 (2)气血流动的时间规律
营气的流速:为一息气行六寸 卫气的运行速度:水下一刻,人气在 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 人气在阳明…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3)气血运行的注输
三、实际生活中的生物钟现象
1.说明时间花:“蛇麻草多在寅时开花,牵牛 花在寅时打开喇叭,夜来香在酉时放出香味。 2. 预示季节的花:“梅花盛开与冬日飞雪争 俏;梨花盛开预示春光来临,熟季花报告夏日麦 收,桂花飘香喜迎中秋佳节。 3.动物的时钟:如公鸡按时报晓,候鸟的暑北 寒南,说明自然界的光热、温度、浓度、潮泽对 生物有着不同的影响。” 这说明生物活动与自然 气候息息相关,这是自然与机体内部环境“节律 同化”的象征。
支
子:种子生机萌动。 丑:通“纽”。言种子纽曲欲伸之状。 寅:万物始生,有发展的意义。 卯:通“冒”。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展之意。言万物舒展,生机渐旺。 巳:有“尽”字意。指阳气正盛,万物生长茂盛已极。 午:阳尽阴生,阴阳相交,生机开始收敛。 未:通“味”。万物长成,结成果实而有滋味。 申:阴气主事,贼害万物。 酉:万物衰老。 戌:有“灭”字之意。言万物凋谢,渐趋衰灭。 亥:通“核”。阳气藏于下,结果为核,孕育着新生
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主要是文献整理, 以时间生物医学有关内容作为对照,对中医古典 医籍中有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成都中医学院 学报》第一次提出了中医时间医学名称。 八十年代中期对已整理的中医时间医学内容 予以理论探讨, 八十年代后期,实验研究逐渐增多,发现不 同时辰针刺,对机体的影响确实不同 。 九十年代以来,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
2.地支与二十四小时的关系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间
23 -1
1-3 3-5 5-7 7-9 911
11- 13- 15- 17- 19- 2113 15 17 19 21 23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3.地支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绪论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内容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按时刺灸的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意义: 子午流注针法是时间医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五输穴配合阴阳 五行为基础,天干地支做符号,根据 干支计年、计月、计时,以推算十二 经气血流注盛衰开合的时间,按时取 用值时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
2、月
节
律
《灵枢.岁露论》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 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人血气积,肌 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欷…..。至 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 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 毛发残…..。” 《素问· 八正神明论》 “月始生,则血 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 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 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第一节
概
述
二、 内容:午流注包括:纳甲法、纳 支法、养子时刻注穴法。同时还要介绍 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三、特点:一是注重择时,择时就是 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每 天气血运行盛衰的时间。二是强调选穴 及药物。 “选穴”则优选十二经中疗效 较佳的五输穴,八脉交会穴。
第二节 子午流注针法起源与发展
5.发现生物节律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1)广泛性: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哺乳 动物均存在近日节律。 2)内源性:近日节律是机体内在固有的。 3)可调性:外界环境,能够影响内在的近日节 律,机体通过近日节律的重臵效应,使内在的近日节 律与外界环境同步。 6.生物昼夜基因研究发现,昼夜基因突变可以使机 体昼夜周期延长或者缩短,从而造成机体与环境失于 同步,导致精神性疾病。
二、时间生物医学的发展
1801年,已认识到人的脉博有昼夜节律,清晨快于夜晚, 体温存在昼夜周期性变动。 1814年对人类许多生理功能的昼夜周期性改变及其对人体 的健康、疾病及治疗的影响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O. Loswi在1920年11 月一个星期日夜间3时以青蛙进行神经递质的实验研究获 得成功。 1937年在瑞典Rorneby召开了国际生物周期、生物节律科 学研究会。 1950年时间生物学宣告诞生。 197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上才正 式提出时间治疗学。 1978年7月日本出版了第一部总结人体昼夜节律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