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保存要素饮食的要求是A.常温下保存24小时B.12℃冰箱中保存48小时C.8℃冰箱中保存1周D.4℃冰箱中保存24小时E.O℃冰箱中保存48小时2.确诊败血症的依据是A.有原发感染病灶B.起病急骤,寒战、高热C.全身中毒症状D.白细胞增多E.血细菌培养阳性3.全身化脓性感染做血细胞细菌培养,其最佳采血时间是A.发热时B.高热间歇时C.寒战、高热时D.输入抗生素时E.输入抗生素后4.男性,20岁,破伤风患者,频繁抽搐,引起肘关节脱臼,呼吸道分泌物多,有窒息可能,此时,应首先处理的是A.气管切开B.静脉点滴破伤风抗毒素C.脱臼复位D.鼻饲流质E.输液应用青霉素5.开放性损伤后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措施是A.清创并注射青霉素B.清创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D.清创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E.注射人体破伤风球蛋白6.不符合丹毒临床表现的是A.多有寒战、高热B.局部肤色鲜红C.烧灼样疼痛D.一般不化脓E.与正常皮肤界线不明显7.破伤风治疗最重要环节是A.注射破伤风抗毒素B.镇静,解痉C.局部创口处理D.全身支持疗法E.病室安静,减少刺激8.男性,25岁,患颈部蜂窝织炎,颈部肿胀明显,应特别注意观察A.呼吸B.体温C.神志D.血压E.吞咽9.女性,21岁,拟在局部麻醉下行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术前饮食管理要求是A.禁食4小时B.禁食6小时C.禁食8小时D.禁食12小时E.不必禁食10.刘先生,30岁。
因鼻部疖挤压后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眼部周围组织红肿、疼痛,应考虑并发A.颅内海绵窦栓塞症B.急性蜂窝织炎C.败血症D.菌血症E.脓血症1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的主要特点是A.直径超过lcmB.质地较硬C.压痛明显D.与周围组织粘连E.多成串存在12.需要床边隔离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A.疖B.痈C.急性蜂窝织炎D.丹毒E.急性淋巴管炎13.李某,男性,25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下列护理中不正确的是A.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B.注意观察循环情况C.给病人吸氧D.物理降温E.使用大剂量抗生素14.脓肿形成后应尽早A.理疗热敷B.大剂量应用抗生素C.切开引流D.外敷消炎膏E.反复抽脓15.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并发A.菌血症B.败血症C.海绵状静脉窦炎D.喉头水肿E.吞咽困难16.皮肤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A.疖B.痈C.丹毒D.急性蜂窝织炎E.急性淋巴管炎17.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脓液特点是A.脓液稠厚,黄色,无臭B.脓液稀薄,量大,淡红色C.脓液稠厚,恶臭D.脓液淡绿色,腥臭E.脓液稠厚,白色,无臭18.破伤风发病的条件不包括A.有开放性伤口B.机体抵抗力下降C.伤口窄而深,局部缺氧D.伤口有大量坏死组织E.伤口浅而阔,坏死组织少1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最有诊断价值的是A.起病急,病情重B.血白细胞总数高、核左移C.双肺湿啰音密集D.X线胸片显示有多发性脓肿或脓胸、肺大疱E.喘憋重20.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中,应采用隔离措施的是A.疖B.痈C.急性蜂窝织炎D.丹毒E.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21.破伤风患者注射大量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A.控制和解除痉挛B.抑制破伤风芽胞梭菌的生长C.减少毒素的产生D.中和游离毒素E.预防破伤风并发症22.下列哪种方法能帮助诊断深部脓肿A.检查有无波动感B.血液细菌培养C.穿刺抽脓D.X线检查E.B超检查二、以下提供的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23~25题共用题干)男性,60岁,患唇痈1周,红肿明显。
1天前出现昏迷高热,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
23.病人感染的致病菌可能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大肠埃希菌D.铜绿假单胞菌E.变形杆菌24.患者唇痈的并发症是A.败血症B.高热昏迷C.海绵状静脉窦炎D.颅内出血E.脑栓塞25.出现此并发症的原因可能是A.挤压或说话多B.睡眠欠佳C.应用抗生素D.局部热敷E.应用镇静止痛药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26—28题共用备选答案)A.疖B.痈C.丹毒D.急性淋巴管炎E.蜂窝织炎26.有接触性传染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27.具有传染性的非特异性感染是28.执行床边隔离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29—30题共用备选答案)A.脓液稠厚,黄色,不臭B.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C.脓液稠厚,有粪臭D.脓液淡绿色,有特殊甜腥臭E.脓液稀薄,米汤样29.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0.大肠杆菌感染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
肠内营养液给予的途径和给予的方式途径:1、经鼻胃管或胃造瘘口:适用于胃肠功能良好者,鼻胃管多用于短期(1个月内)肠内营养支持者;胃造瘘口者适用于需长期营养支持者。
2、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适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危险性比较大者,鼻肠管多用于短期(1个月内)营养支持者。
空肠造口者适用于长期营养支持者,后者可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减压或经口禁食者。
方式: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在胃内和胃肠道功能良好者,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100-300ml,在10-20分钟内完成。
此方式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助重力缓慢滴注。
每次量在2-3小时内完成,间隔2-3小时。
多数病人能耐受。
3.连续输注:装置与间隙重力滴注相同,在12-24小时内持续滴注。
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可保持恒定的滴数,便于监控管理。
尤其适用于病情危重、胃肠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
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的措施1.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喂养管,注意观察喂养管在体外的标记;经鼻置管者妥善固定在面颊部,造口置管者采用缝线固定于腹部,当病人翻身、床上活动时防止压迫、扭曲、拉脱喂养管;输注前确定喂养管的位置是否恰当,可用PH试纸监测抽吸液的酸碱度。
必要时借助X线透视、摄片确定管端的位置。
2.取合适的体位:经鼻胃管或胃造口途径肠内营养时,取30——45℃,半卧位有助于防止营养液的反流和误吸;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途径者可取随意的体位。
3、及时评估胃内的残留量,每次输注前及连续输注的过程中,每隔4小时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超过100-150ml,应减慢速度或暂停输注,必要时遵医嘱加用胃动力药,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和误吸。
4、疑有误吸时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排除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凡不能或不易经口摄食超过5——7天的病人都是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1.不能从胃肠道进食者,如高流量消化道瘘、食管胃肠道先天性畸形、短肠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2、消化道需要休息或消化不良者,如肠道炎性疾病、长期腹泻等,3、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者,如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复杂手术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4、需要改善营养状况者,如营养不良者的术前应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重者、肝肾衰竭者。
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和输注方法输注途径:1、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支持:技术操作较简单,并发症较少,适用于肠外营养时间少于2周,部分补充营养素的病人;2、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包括经锁骨小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植管入上腔静脉途径。
以及近年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途径。
CPN需有严格的技术与物质条件,适用于PN时间大于10日,营养素需要量较多及营养液的渗透压较高的病人。
输注方法:1、全营养混合液系将PN个营养素配置于3L塑料袋中,又称全合一营养液。
优点:1、以较佳的热氮比和多种营养成分同时进入体内,增加节氮效果,降低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2、单位时间内脂肪乳剂输入量大大低于单瓶输注时,可避免因脂肪乳输入过快引起的副作用;3、混合后液体的渗透压降低,使经外周静脉输注成为可能;4、使用过程中无需排气和更换输液瓶,简化了操作程序,5、全封闭的输注系统减少了污染和空气栓塞的机会。
肠外营养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置管相关并发症:与中心静脉插管或留置有关。
包括气胸、血管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移位等。
置管并发症重在预防。
(1)掌握静脉导管留置技术,遵循静脉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规范;(2)妥善固定静脉导管,防止导管移位,每日查看体外导管长度,确保输注装置、接头紧密连接。
2、感染性并发症导管性脓毒症和肠源性感染导管性脓毒症:与输入液污染、插管处皮肤感染或其他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经血行种植于导管有关,护理措施:(1)穿刺24小时后消毒置管口皮肤,更换透明敷贴并注明时间,以后每周更换2次,局部有异常时及时消毒和更换敷贴;每日更换输液管道,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严密观察:有无发热、局部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
怀疑导管脓毒症时,应做营养液细菌培养和血培养。
更换输液袋和输液管,8小时后仍不退热者,拔出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端送培养。
24小时仍不退热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规范配制和使用全肠外营养,配制过程专人负责,在层流环境、按无菌操作技术的要求进行,配制的过程符合规定的程序。
注意配伍禁忌。
配制的营养液现配现用,不得加入抗生素、激素、升压药等。
(4)防止管腔堵塞:中心静脉导管不可用于输注血制品、抽血和测压,保持通畅,采用正压封管技术。
肠源性感染:长期的全肠外营养导致肠道缺少食物刺激而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可致肠粘膜萎缩,造成肠屏障功能减退、衰竭。
当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3、代谢性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氮质血症等,其中常见的是糖代谢紊乱如高血糖和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4、肝损害和胆汁淤积5、血栓性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