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今墨治糖尿病

施今墨治糖尿病

施今墨治糖尿病元参枸杞子玉竹各90克、麦冬杜仲茯苓二仙胶熟地山萸肉人参各60,苍术五味子葛根丹皮冬青子各30、生黄芪怀山药各120,共研末,黑大豆1000克煮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服6克,一日三次,适用于成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

施今墨提出“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

降血糖方:葛根30克石斛银杏桑螵蛸菟丝子补骨脂山萸肉何首乌女贞子各60元参生地花粉怀山药各90天冬麦冬莲须人参五味子西洋参各30生黄芪120克,共研末,金樱子膏1000克,合为小丸,每服6克,一曰三次。

适合上消,下消者。

糖尿病常用药物特点及用药注意发表者:齐林26068人已访问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或是胰岛素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⑴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⑵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 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所致,占糖尿病患者5%,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型糖尿病: 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占糖尿病90%以上,多见肥胖中老年人。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由于孕期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

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所致。

一、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特点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

1、口服降糖化学药:(1)磺酰脲类: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诱发胰岛素分泌。

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

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

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

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亚莫利):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

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

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药。

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治疗。

由于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

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 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

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

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

(5)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

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胰岛素普通胰岛素:由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可引起过敏反应、脂质营养不良及胰岛素耐药,不宜长期使用。

基因工程胰岛素: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加入人体胰岛素基因而转化生成,其结构、化学及生物特性与人体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与动物胰岛素相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和营养不良。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菌产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中效胰岛素制剂。

用于中、轻度糖尿病,治疗重度糖尿病患者可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使作用出现快而维持时间长。

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又称中性人短效胰岛素,结构与天然的人胰岛素相同,可减少过敏反应,避免脂肪萎缩及避免产生抗胰岛素作用。

血液中胰岛素的t1/2 仅几分钟,因此胰岛素制剂的时间作用曲线完全由其吸收特性决定。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30R):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以诺和灵30R为例,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可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为一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其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阻断了胰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六聚体和二聚体能迅速地解离为单体而有效地吸收,迅速发挥降糖作用,不需在之前很久就注射,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

3、中药:中药降糖作用不如西药,但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辅助降血糖作用明确,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地黄、桑白皮、人参、知母、黄连等,中成药有玉泉丸、消渴丸(注意:其中含格列本脲),参芪降糖片等。

二、用药注意1、注意用药剂量,预防低血糖:胰岛素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均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危险,严重者可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剂量,并且从小剂量开始。

轻度低血糖可饮用糖水缓解,严重时必须静注葡萄糖液抢救。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酸分泌增加、恶心、腹痛、腹泻,还偶见粒细胞减少及胆汁淤积性黄疸,并相对其它类口服降糖药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二甲双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乳酸酸中毒。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和肠鸣。

而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肝毒性。

3、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患者终身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一般选用口服药治疗,但在下列情况需要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时;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处于急性应急状态(如严重感染、大型创伤及手术等);妊娠期。

4、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注意:老年人往往肝肾功能下降,因此,应尽量选用对肝肾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双胍在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应禁用。

老年人不宜选用长效、强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以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药物。

早期宜联合用药。

5、根据体重选药: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选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

如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瘦,应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6、根据高血糖类型选药:如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则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药物,如“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者“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

另外,对于初治空腹血糖>13.9mmol/L,随机血糖>16.7mmol/L患者,可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药。

(来源网络)认识糖尿病作者简介:谭吾源,男,1946年7月生,1970年7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先后在浙医大附属一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内科、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和培训。

多次参加国内外内分泌科学术交流,并先后在全国、省级杂志和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篇,经常撰写一些有关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科普文章。

目前系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内分泌学会委员、主任医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兼任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教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周日上午地址:区一医院内科专家门诊内序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病,它的发病、病程、以及病情的轻重均与胰岛素有关,胰岛素缺少、或作用不到位都会造成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紊乱。

故糖尿病又称为代谢性徉病。

目前全世界已有1.3亿糖尿病患者,大约每年有280万人因糖尿病而死亡。

中国现有糖尿病人3000万—4000万左右,已成为继美国、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糖尿病大国,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5000万,为了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预防和治疗上避免一些不应有的误区和盲区,谭吾源主任医师编写了此册,供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阅读,也可作为社区医生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

希望这本小册子能成为社区居民、农民的良师益友。

杭州市萧山区疾控中心主任董建康二○○四年五月目录第一篇糖尿病基础知识 (1)第二篇糖尿病并发症 (12)一、急性并发症 (12)二、慢性并发证 (14)第三篇糖尿病的治疗 (20)一、饮食控制 (20)二、运动疗法 (31)三、药物治疗 (38)第一篇糖尿病基础知识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