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重要作品介绍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重要作品介绍
《Белые ночи》
经典名著
白 夜
《Белые ночи》故事情节:
一位靠幻想度日的孤独的幻想家与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 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进行心 与心的交流:第一夜他们相遇;第二夜他们互相对对方袒露 心迹,讲述各自的人生经历;第三夜,幻想家安慰女主并帮 纳斯金卡传信给她的迟迟没有露面的心上人;第四夜,纳斯 金卡依旧没有等来心上人,痛苦失望之余决心和幻想家在一 起,给了幻想家以极大的希望,可是在回家的途中,纳斯金 卡的心上人出现并把她带走了!最后,他们各归其位,前者 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好不容 易碰到一个可以敞开心扉、准备与之度过一生的姑娘,在快 要美满之际,现实却把它活生生的击碎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疯狂的赌博
陀氏一生有两大激情,爱情和赌博。他常常为自己不能
自制而悔恨,为自己的堕落而自责,但他又无法克制狂赌 的激情。 和安娜结婚后,他仍然疯狂地赌博。婚后他说服 安娜,到轮盘赌中去赢钱,是摆脱穷困的唯一希望。安娜 不知厉害,同意他一人去巴特洪堡,那里有个大赌坊。陀
氏在赌场输得精光,写信给妻子,说他回家的路费和宿费
钱,输钱,当东西,饥寒交迫,泪流满面地向妻子忏悔的
赌博全过程又重演一遍。在这种刺激之后,他写出了新的 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最后结局
1881年,经安娜的努力,他终于还清了背负一生的债务,贫困略
有减轻,但他的健康却日益恶化,1881年2月他因肺部血管破裂而死。
陀氏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遍尝人间的种种不幸:贫穷,疾 病,坐牢,苦役,充军乃至行刑前的恐怖。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穷
《死屋手记》《Записки из Мѐртвого дома》
死屋手记是一部描写沙俄时代监狱
生活的纪实长篇小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 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 客观、冷静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 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托尔斯泰说它“我不知道在全部新文学中还有 比这部作品更好的书了,包括普希金在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
近十年流放之后,陀思妥耶夫斯 基重回彼得堡,长期居住在贫民区。 这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 发生了重大转变,创立并宣传“土 壤派”理论。他认为,贵族和平民 无法沟通,平民缺乏接受革命的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础,即没有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
问题的出路只有忍耐、顺从和笃信 宗教。此后,他皈依了宗教,成为 一个虔诚的信徒。
1866 《罪与罚》《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1868 《白痴》《Идиот》 1871-1880 《群魔》或《鬼》《Бесы》 1875 《少年》《Подросток》 1879-1880 《卡拉玛佐夫兄弟》《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роман《Бедные люди》
被迫卖身;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 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 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莉扎韦塔,制造了一起
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
悔后,他最终在妓女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 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 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 苦难生活。
小说叙述一个年老贫穷的小官吏杰符什金同情被地主迫 害的孤女瓦尔瓦拉的故事。杰符什金为了帮助瓦尔瓦拉, 自己搬到贫民窟,省吃俭用。但最终,迫于经济条件,他 还是难以把瓦尔瓦拉救出火坑。瓦尔瓦拉在走投无路的情 况下,不得不嫁给地主为妾。 《穷人》继承了普希金的《驿 站长》和果戈理的《外套》描写 “小人物”的传统,但比以往写 “小人物”的作品有新的突破。 他不但把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 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 期深受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 难充分展示了出来,而且把主人 公的内心世界描写得更为丰富, 更为复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ѐнные》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俄国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 作,长篇小说创作于1861年。全书由四个部分和一个结尾组成。 故事发生在50年代末的彼得堡,正值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兴起 的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和骗子华尔戈夫斯基亲王同被他侮辱和 损害的人们之间的冲突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苦人们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对于罪恶社会的揭露和控诉,他的杰出之
处在于他对人心的洞察和深刻、细致地再现。他的局限性在于宣扬对 苦难的忍受和顺从,并以此指点人们。
葬礼
安娜之死
他们共同生活了14年,有一儿一女。安娜在丈夫 死后一直守节,当时她35岁,但她认为自己的女人生 活已经结束了,便献身于维护他的声望的工作。她所 有的时间都用来整理他的文学遗产,在这项事业中创 立了丰功伟绩,作出巨大贡献。在这项工作中,她唯 一的倾向就是对有损作家光辉形象的东西只字不提,
分析拉斯柯尼科夫形象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 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 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 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竟然去 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 正是这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在对自己的“理 论”(即关于“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 间。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凡的人”, 那么等待他的是马尔美拉陀夫的悲惨结局,如果去做一个不顾一切道德 准则的“人类主宰者”,那就会与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卢仁和斯维德里 加伊洛夫同流合污。他的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白热化的搏斗中占了优 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索尼娅靠拢。
用墨水划掉了他的信中出格的字句。对她来说,陀氏
永远是个可爱、完美、朴素、热情的丈夫。1918年6 月1日,她买到两磅冒着热气的面包,全吃下去了,
当晚腹痛剧烈,诊断为急性肠炎。6月9日去世,终年
73岁。死时身边既无儿女,也无亲眷,孤苦伶仃,穷 愁潦倒,凄凄惨惨地死去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是无可辩驳的,就描绘 的能力而言,他的才华也许只有莎士比亚可以与 之并列,„„
——高尔基
还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 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 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
1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 一所贫民医院的医生,平民出身,
前期 (1844-1859)
1845 《穷人》《Бедные люди》
1846《双重人格》《Двойник》
1847 《女房东》《Хозяйка》
1848《白夜》《Белые ночи》
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作品
1861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Униженные и
后期 оскорблѐнные》1861-1862 《死屋手记》《Записки (185 из Мѐртвого дома》 91881) 1864 《地下室手记》《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活,而不想当什么天才、癫痫病患者、圣人、苦役犯、荒
淫之徒和理想主义者。他们很快结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幸福婚姻
他们婚姻成功在于安娜从不介入他的心理,不干预他 的内心生活,不想影响和纠正他。正是“不干预”原则取 得了他的信任,加强了他的自由感。 由于安娜的天真,无经验,在生活方面,她分辨不出丈 夫的爱有什么病态反常和古怪之处,全都当正常的爱来接 受。结果这使陀氏卸下了负罪感的包袱,他不再感到自己 是个罪人和淫荡之徒。他把他的情欲和理想情感结合在一 起,对安娜保持了经久不衰的热情,直到老年,还像年青 人一样热情冲动,给她写了很多充满激情、嫉妒的信,他 感到自己离开她就没法活。
费奥多尔· 米哈伊洛维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821-188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
重要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肖像
一半俄罗斯农民的面庞,一半罪犯的面容,
扁平的鼻子,神经质地抖动着的眼脸,以
及埋藏其下的小而锐利的双眼,还有那高
贵、漂亮的前额,以及讲述着无际的苦难、 深不可测的忧郁、不良的癖好、无限的怜 悯和不可遏制的嫉妒的富于表情的嘴巴! 这是一位患有癫痫病的天才,单是他的外 表就足以昭示许许多多的东西:有袭击着 他的大脑、奔腾激越而近乎疯狂的浪涛, 还有他的抱负、他的巨大的努力,以及由 于灵魂的偏狭而生发出的病态的意志。
1838-1843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 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
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 信仰空想社会主义,于 1847年加入了进步的彼得 拉谢夫斯基小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
由于参加彼得拉谢夫
斯基小组的活动,陀思妥 耶夫斯基被判处死刑。 在临刑前的一刻,陀思妥耶夫斯 基被改判苦役。 1850-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苦役四年, 又在边防服兵役五年。
都没有了。安娜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寄给他。他收到钱后, 直奔赌场,又全部输光。
最初,安娜对丈夫的赌博感到惊奇,一个那么坚毅地
承受生活中各种苦难的人,竟没有毅力克制自己。她很快
明白了,这不是意志薄弱,而是某种本能的东西,是一种 疾病。 她发现,丈夫天生不能过长久有秩序的生活,他需 要混乱激发灵感。于是一当她丈夫萎靡不振,工作不顺利 的时候,她就建议他去赌博,以激发他的热忱。这样,赢
华尔戈夫斯基一手制造了两个家庭的悲剧,一是他侵吞了贫 穷、没落的伊赫德曼耶夫贵族家庭的仅有的一座田庄,并且为了 娶拥有百万家产的卡佳做儿媳而破坏了伊赫德曼耶夫的女儿娜达 莎同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婚事。另一个是斯密司老人一家,他的 女儿被华尔戈夫斯基始乱终弃,骗走了财产,死于贫病交迫之中, 斯密司也最终死于贫困。斯密司的外孙女不能宽恕她的父亲——华 尔戈夫斯基,她的倔强、带有疯狂的反抗精神引起人们对“被侮 辱与被损害”者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显示了小说的现实 主义力量。而小说当中这些不幸的人往往是逆来顺受,流露出毫 无出路的绝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