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狡黠(xiá)玷污(diàn)亵渎(xiè)戛然而止(ɡá)B . 贮蓄(chǔ)行辈(hánɡ)栈桥(zhàn)锲而不舍(qiè)C . 干涸(hé)粗犷(ɡuǎnɡ)愧怍(zuò)风雪载途(zài)D . 狼藉(jí)荣膺(yīnɡ)炽痛(zhì)怡然自得(yí)2. (2分)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 .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 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D .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农民们,现在也都有了社会地位。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金融风暴期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
B . 在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中,朱吴的演奏时而如溪间清泉流人心田,时而又如高山瀑布倾泻而下,令人陶醉其中。
C .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说,粤剧在中国众多剧种中,算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而且仍然不够,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D . 为避免甲型HINl流感不再持续蔓延,近日,广州市12个区市将全面铺开中小学生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4. (2分)对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是()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A . ①对偶、排比②比喻③排比B . ①对偶、比喻②比喻③排比C . ①排比、比喻②反问③对偶D . ①对比、对偶②反问③对比5. (2分) (2017·深圳)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如下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 ④①⑤②③B . ⑤②③④①C . ④①②⑤③D . ②③④⑤①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6. (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
B . 全诗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以个人遭遇折射安史之乱前后的变迁。
C .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遇见朋友时的欣喜之情。
D . 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清代黄生《杜诗说》评价此诗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
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
”“落花时节”一语“三”关,除了自然景色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两层意思?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 (2019九上·昭通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发闾左谪戍渔阳________②度已失期________③会天大雨________④宜多应者________(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直接原因),也有必然性(根本原因)。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直接原因):________必然性(根本原因):________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
(《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③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为政》)④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⑤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
(《出师表》)⑥梅兰竹菊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请从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菊”字的完整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9. (2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单纯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
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
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
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
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
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
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
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
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
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
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
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
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
⑦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⑧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1)通读全文,找出表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2)仔细阅读第③段,简述“灵魂猥琐,人格缩水”的含义。
(3)结合语境,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论据,写在下面空格处,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
(不超过30字)(4)阅读⑤⑥两段回答,作者列举中外艺术精品意在阐述什么道理?10. (20分)(2019·兴化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
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
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
“言责于有物,无物,非言也。
”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责在言之有德。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纵观历史长河,誓言“含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
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贵,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
《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
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表、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搞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
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
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国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
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
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
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7日)(1)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
(3)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