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满分12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第I 卷(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
每题3分,共30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酿.﴾liáng ﴿ 黄晕.﴾yùn ﴿ 蜕.变(tu ì) B .唱和.﴾hã﴿ 肥硕.﴾shuò﴿ 乌桕.﴾jiù﴿ C .寥.阔﴾liáo ﴿ 枯涸.﴾gù﴿ 梦寐.﴾mâi ﴿ D .澹澹..﴾dàn ﴿ 扒窃.(qi â) 栖.息﴾X ī﴿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A.洗濯 玷污 碌碌终生 回味无穷 B.稀蔬 雏形 红灯绿酒 绝处逢身 C.嬉戏 厄运 心旷神怡 异国他乡 D.固执 懊恼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3.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 .为了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 .通过这次严肃的教育,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 .我们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D .全体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的报告。
4.下列诗句不构成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A .理想是罗盘, 给船舶导引方向。
B .理想是船舶, 载着你出海远航。
C .理想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D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加点文言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余.忆童稚时 :第一人称,我 B .项为之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C .为之怡然..称快 : 安适、愉快的样子 D .鞭.数十:鞭子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12分)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7.课文中的王子性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A.由地位尊贵的王子,变成了行乞者。
B.由生性善良、脆弱变得坚强起来。
C.由生性多愁善感变得冷漠无情。
D.由生性多愁善感、脆弱变得坚强起来。
8.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为什么会变得顽强地面对厄运?()A.生活的压迫使他不得不承受。
B.人间的灾难使他变得麻木了。
C.遭到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
D.战胜不了厄运时,只能向厄运低头。
9.根据这篇课文的寓意,从下面的名言中选一句你认为最恰当的送给受难的人。
()A.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B.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C.宁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
D.有志者事竟成。
10.“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A.反复出现起强调的作用,写出厄运的可怕。
B.反复出现起引用的作用,写出未经受厄运的人的庆幸心理。
C.反复出现起引用的作用,写出未经受厄运的人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战胜磨难的坚强。
D.反复出现起强调的作用,写出未经受厄运的人的庆幸心理。
第II卷(非选择题)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共50分。
一、基础部分。
(16分)11.按要求默写文句(10分)①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
(《理想》)②看,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春》)③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为政》)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综合性学习(6分)12.班级开展“假如我来创作广告”主题活动,请你为宣传家乡揭西拟一则有创意的广告。
(可以是地方特产或旅游景点等)(2分)答:13.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
她的诗集《》和《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如果用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它们的内容,就是:“”、“”和“自然”三个方面。
她的小诗简练而隽永,比如“墙角的花,,”就是其中最美的一朵。
(4分)二、阅读部分。
(34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4-17题(18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字词。
(8分)①学而时习..之()()②有朋自..远方来()()③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⑤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5.按提示分别写出其中你喜欢的格言各一句。
(3分)(1)谈求知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谈修身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现代汉语翻译③⑦⑨中划横线句子。
(6分)③⑦⑧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
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吗?(2分)答:(二)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18-23题(16分)[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18.甲文选自《》,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
(2分)19.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依次顺序是()、()、()。
(3分)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20.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分)21.甲文按______顺序写山色,从“_______”到“______”,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小山的“妙”之所在。
(3分)22.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_____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________的颜色,并突出其_____的特点。
(3分)2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任选一题)。
(3分)(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选()答:三、作文部分。
(40分)24.就像一棵小苗长成一棵大树,需要阳光雨露,也会经受风吹雨打,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爱的润泽,也会遭到挫折和失败,承受苦痛和困惑。
请以“成长中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为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点、校名和人名;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12. 略(2分)13.《繁星》母爱童真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4分,每空1分)14.①时常、经常;温习②朋友;从③知道;通“智”,聪明④反省⑤停止(8分,每空1分)15.略(3分)16.③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⑦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⑨(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
(6分,每句2分)17.言之有理即可(2分)18.《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2分,每空1分)19.变动变化变换(3分,每空1分)20.秀美灵动(多彩、淡美)(2分,每空1分)21.空间山上(山尖)山坡(山腰)(3分,每空1分)22.山脚山腰多变(3分,每空1分)23.⑴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