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血液学的一般检测

临床血液学的一般检测

图3.3
图3.4
4、嗜多色性: 是指刚脱色而未完全 成熟使胞内残存有少 量的嗜碱性RNA物 质的红细胞,其体积 较大。见于溶贫和急 性失血。
图2.7
(8)裂形红细胞 又称 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 胞异型症,红细胞发生 各种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 综合症、恶性高血压等。
图2.8 图2.9
(9)红细胞湣钱状形成
红细胞呈串状叠连似 缗钱状。常见于多发性骨 髓瘤(IgG型)、 原发性巨 球蛋白血症等。
(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见于婴幼儿、老年人、 妊娠中晚期。
(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按病 因可将贫血分为红细胞生成障碍、过度 破坏和丢失(失血)3大类。 详见:P268(表4-2-2) 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
(三)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RBC呈双凹圆盘形,在血涂片中见到 为圆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µm,平均7.5µm 边缘部厚约2µm,中央约1µm。正常情况下红细 胞大小不超过3.5µm。
血液一般检测包括血液细胞的 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和ESR 检测。
【概述】
红细胞 :erythrocyte
血细胞(45%白)细胞: leukocyte
血液
血浆 (55%)
血小板 :platelet
水份(91%—92% )
固体(8%—9%):蛋白(抗体、酶、 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无机盐、 激素、维生素和代谢产物。
(1)球形红细胞:
其直径减小<6 µm , 厚度加大,生理性中央 淡染区消失,为一膨胀 的球形。多见于遗传性 球形细胞增多症等。涂 片中此种细胞占20%以 上才有诊断参考价值。
图2.1
(2)椭圆形红细胞
呈椭圆形、杆形,
两端钝圆,长轴增大,短 轴缩短,这种红细胞生存 时间一般正常,Hb并无 异常。常见于遗传性椭圆 形红细胞增多症。一般高 于25%~50%才有诊断 价值。巨幼细胞贫血时可 见巨椭圆型红细胞。
2、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详见 P266 表4-2-1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增加
1、相对性增多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休 克以及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疾 病,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如按 全身总量计算,红细胞并未增加,是一种暂时的表 面现象,只要适当补充水分,就能恢复正常。
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
显微镜细胞计数法
红细胞检测的方法及原理:
血液分析仪法
比色法
血红蛋白检测的方法及原理
血液分析法仪
抗凝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参考值】
1、红细胞:成年男性(4—5.5)x 1012/L 成年女性(3 .5—4.5)x 1012/L 新生儿:(6.0—7.0)x 1012/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临床血液学的一般检测
泸医附院检验科 :吴泽才
诊断学
第6版 266页
学习要求:
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 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增减变化的临 床意义;
2、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以及红细胞 比积、红细胞各项平均指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 义;
3、熟悉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掌握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图1.3
(3)巨红细胞:直径大于15µm,最常见于叶 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4) 红细胞大小不均:是指同一患者的红 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严重的增 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为明显,红细胞大小 不等和大卵圆型红细胞为主。
2、红细胞形态异常
2) EPO非代偿性增加: EPO的增加与某些 肿瘤或肾脏疾病有关。如肾癌、肝细胞癌、 卵巢癌、肾胚胎瘤等肿瘤以及肾盂积水、多 囊肾等疾病。
(2)绝对性增多 :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 血色深而稠,粘滞性约为正常的5-8倍。是一 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可伴粒细胞和血小板增生,可能与造血干细 胞受累有关。
图2.11
图红蛋白含量改变
(1)正常色素性: 除正常人外,还见 于急性失血、再障 和白血病 。
图3.2
图3.1
(2)低色素性:指中央 生理区扩大。见于缺铁贫、 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 胞性贫血等。
3、高色素性:
中央淡染区消失,细胞 着色深,整个红细胞均 染成红色,呈高色素性。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图2.4
(5)镰形红细胞
形如镰刀状,见于镰形 红细胞性贫血,即HbS 病。主要见于非洲和美 洲黑人.
图2.5
图2.6
(6)泪滴状红细胞 见于骨髓纤维化患者,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泪 滴状或椭圆型细胞.
(7)棘形红细胞 红细胞外周呈不
规则钝锯齿状突出。 主要见于棘形细胞增多
症(先天性无β脂蛋 白血症)。
图2.2
(3)口形红细胞
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 状,如微张口的嘴或鱼 口状。常见于遗传性口 性细胞增多症,可达10 %以上。DIC及酒精中 毒时,可有少量出现。
图2.3
(4)靶形红细胞
中央淡染区扩大,
中心部位又有部分色 素存留而深似射击之 靶标。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异常血红 蛋白病可占20%以上。 缺铁性贫血、黄疸以 及脾切出术后病例可 有少量出现。
图1
图2
1、红细胞大小改变:
(1)小细胞低色素:直径小 于6µm的红细胞。正常人偶 见。血涂片上出现过多小而 薄、中央淡染区增大的小红 细胞,提示Hb合成障碍,见 于缺铁贫、地中海贫血等。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 症的小细胞,Hb充盈良好, 生理性的中心淡染区消失 .
图1.1 图1.2
(2)、大红细胞:直径大于10µm,未完全成熟 的红细胞。见于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急性 失血性贫血。也可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细 胞直径增大表现得特别突出。
2、绝对性增多 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按病因 分为继发性增多和原发性增多两种。
(1)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 (EPO)增多所致。
1)EPO代偿性增加
因血氧饱和度减低引起
生理性增加:胎儿以及新生儿 、高原地区居民等。
病理性增加:严重的慢性心、肺 疾病:如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矽肺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