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挖法和浅埋暗挖法

明挖法和浅埋暗挖法


返回
2021/4/9
22
交叉中隔墙法
2 浅埋暗挖法
可适用于Ⅳ~Ⅵ级围岩浅埋的双线或多线隧道。采用自上而下分二 至三步开挖中隔墙的一侧,并及时支护,待完成了1~2部后,即可
开始另一侧1~2部开挖及支护,形成左、右两侧开挖及支护相互交
叉的情形,一般设有临时仰拱有横撑 。
交叉中隔墙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跨度大、沉降控制要求高的隧道.
2021/4/9
11
2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
矿山法
喷锚支护 技术发展
新奥法
复兴门车站 折返线工程
1987年
浅埋暗挖法
优势:不影响城市交通,无污染、无噪声,无需专用设备,适用于 不同跨度、多种断面等。
特点:埋深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损失而引起地面移动明显;地 质条件差;开挖方法多,辅助工法多;风险管理难度大。
优缺点: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 度,且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但由于开挖面较大,围岩稳定性降低,且 每个循环工作量较大,每次深孔爆破引起的震动较大,应进行精心的钻爆 设计。
返回
2021/4/9
17
正台阶法
2 浅埋暗挖法
L=1~1.5D
正台阶法开挖优点很多,能较早地使支护闭合,有利于控制其结 构变形及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降。
该工法在控制地中和地表下沉方面,优于其他施工方法。且由
于两侧导坑先行,能提前排放隧道拱部和中部土体中的部分地
下水,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返回
2021/4/9
24
2 浅埋暗挖法
施工工法及比选
常见的几种主要工法
➢ 台阶法、台阶加临时仰拱闭合法、CD法、眼镜法、 CRD法、 等。实际施工中还有环形开挖、洞柱(梁)法、中洞法等。
2021/4/9
14
2 浅埋暗挖法
问题4:超前小导管(锚杆)的长度
➢目前设计比较流行的长度取350cm,这个现象最早源自《铁路隧道 新奥法施工指南》一书。 ➢其实上书中所讲的350cm长度是基于当时一般的台阶法施工时上台 阶人工司钻220cm~250cm的高度定的,这个长度不是对所有的台 阶高度有效的。 ➢超前支护最基础的理解应使超前小导管(锚杆)穿过上台阶假想破 裂面搭接1m。
失水引起的沉降表现为非弹性永久性变形。 客观地讲,沉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抑制的。
2021/4/9
32
2 浅埋暗挖法
人为因素
不适宜的合同 设计疏忽
环境
➢ 地质工作不细或不能做细,引起
➢总包合同方面:招标办 施工指导或施工方案的失误。
法中蕴含的恶性竞争、挂 ➢ 支护设计强度、刚度不够。
靠围标、总包合同条款不 ➢ 设计与施工脱节,没有根据围岩
坍方过程一般为:开挖→围岩塑性变形→支护过大变形→ 支护局部破坏→支护与围岩破坏失稳→坍方。
2021/4/9
29
2 浅埋暗挖法
地面沉降、塌方原因
自然因素
✓不利的地形、地貌因素如隧道穿过地面建筑物,而且埋深浅; ✓不良的地质条件如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 ✓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
强支护
快封闭:为及时控制围岩松弛,必须采用临时仰 拱封闭,开挖1环,封闭1环,提高初期支护的承 载能力;
勤量测:进行经常性的量测,掌握施工动态,及 时反馈,是浅埋暗挖法施工成败的关键。
2021/4/9
13
2 浅埋暗挖法
问题3:多长时间封闭认为是及时封闭的问题
这个问题与施工单位的熟练程度有关。 综合地看,一般从开挖结束到拱架安装、喷砼完成在 4~6h内,我们认为这就做到了及时封闭。超过8h甚至 更长,那就是没有做到及时封闭。
第3步:施作垫层和 防水层
第4步:施工底板
第5步:底板达到强度,拆 除第3道锚索,施工侧墙防 水层及侧墙和地下2层楼板
第6步:地下2层达到强度,拆 除第2道锚索,施工侧墙防水 层及侧墙和地下1层楼板
第7步:地下1层达到强度,拆除 第1道钢支撑,回填基坑和场地
2021/4/9
5
明挖法现场施工图
1
3
2021/4/9
15
浅埋暗挖施工方法
2021/4/9
全断面法
正台阶法
正台阶环 形开挖法
单侧壁导坑 正台阶法 中隔墙法 (CD法) 交叉中隔墙 法(CRD法)
双侧壁 导坑法
2 浅埋暗挖法
16
全断面法
2 浅埋暗挖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I~II级围岩。当断面在50m2以下,隧道处于IV级围 岩地层时, 在采取局部注浆等辅助措施加固地层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但在第四纪地层中采用此方法时,断面一般均在20m2以下。
上台阶长度(L)一般控制在1~1.5倍洞径(D)以内,但必须在 地层失去自稳能力之前尽快开挖下台阶,支护形成封闭结构;
若地层较差,为了稳定工作面,也可以辅以小导管超前支护等措 施。
2021/4/9
18
2 浅埋暗挖法
问题5:软弱地层中隧道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合 理长度问题
长度上限,≤1.5D。我们经常注意到隧道的横向承载拱, 实际上,隧道开挖支护后,沿隧道的纵向客观上存在一个承 载拱。实测结果统计显示,正常情况下纵向沉降曲线在1~ 1.5D位置沉降达到最大,并逐步变缓。上台阶长度过长,导 致塑性区范围增大。
恰当的转嫁工程设计时仅考虑初期支护或临时支
标导致履约主体错位、恶 护完成成环闭合后是安全可靠,但是
忽视不管哪种支护型式都不可能一次 性竞争导致低价中标超低
价分包等。
完成,而是逐渐完成。在未成环闭合 前总是处在不稳定与不安全状态。
工程因素
软弱围岩 支护不当
地下水作 用
岩层软硬 相间
人为因素
不适宜的 合同环境
设计疏忽
施工管理 不当
2021/4/9
30
2 浅埋暗挖法
工程因素
Ⅲ级围岩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方,爆破振动过大易坍方; Ⅳ级围岩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方,侧壁有时失稳; Ⅴ级围岩围岩易坍方,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方,侧壁常小坍方; 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和坍方至地表; Ⅵ级围岩极易坍方,极易变形,有水时会发生流泥流砂,浅埋
城市地下工程
明挖法和浅埋暗挖法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城 市 地 下 暗 挖法 工 程 主 要 施 工 方 明挖法 法
盾构法 顶管法 管幕箱函 浅埋暗挖 矿山法 盖挖顺作 盖挖逆作 大开挖
明挖半逆作
2021/4/9
一般钢管
34144 转角基准钢管
说明: 1.图上单位:mm
基准钢管
2
7850
浅埋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比较
2021/4/9
26
浅埋暗挖法实例——青岛地铁
2 浅埋暗挖法
2021/4/9
27
施工现场图片
2 浅埋暗挖法
2021/4/9
28
2 浅埋暗挖法
问题7:地面沉降、塌方及原因
随着土石方的开挖移除、地下水的排出,地层中原有的应力 平衡状态被打破,使之处于非平衡状态。这种非平衡状态需 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造成的地层损失或支护变 形(沉降或收敛),表现出地面或支护空间位置向下改变, 称为沉降。
时易坍方至地表。 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土体的失稳。 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
面的强度大为降低,因而发生滑坍。
2021/4/9
31
2 浅埋暗挖法
工程因素
地层失水引起的沉降: ➢地层失水引起土层固结而压密,导致地层收缩沉降; ➢地层失水使得地层中颗粒的浮力减小,引起颗粒位置 的改变而形成沉降; ➢地层失水后改变了地层中的渗透压力,渗透压力表现 为一种体积力,具有方向性和地层压密的作用。
2021/4/9
3
1 明挖法
明挖法
优点:因便于设计、快速施工,便于控制施工安全、 质量和进度,拆迁量小时,较为经济。
缺点:破坏地表、中断交通、拆迁工作量大,易发 生基坑失稳破坏。
2021/4/9
4
1 明挖法
青岛地铁太平角公园站明挖基坑施工
第1步:场地平整, 施作钻孔桩和冠梁
第2步:基坑开挖,随开挖 架设第一道支撑和锚索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宜明挖施工的土质或软弱无胶结的砂、卵石等 地层,修建覆跨比大于0.2的浅埋地下洞室。对于高水位的类似地层, 采取堵水、降水或排水措施后也可以采取此工法。
2021/4/9
12
2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十八字方针”
管超前:采用超前预加固支护的各种手段,提高 工作面的稳定性,缓解开挖引起的工作面前方和
2021/4/9
2 浅埋暗挖法
返回 20
单侧壁导坑正台阶法
2 浅埋暗挖法
单侧壁导坑正台阶法适用于地层较差、断面较大、采用台阶
法开挖有困难的地层。采用该法可变大跨断面为小跨断面,
将10m左右的大跨度变为3~4m和6~10m的跨度。
采用该法开挖时,单侧壁导坑超前的距离一般在2倍洞径以上, 为了稳定工作面,经常和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配
2021/4/9
8
1 明挖法
问题1:围护结构和支撑类型
III -土钉墙或土钉墙与围护桩组成联合支护体系
原则:无水的情况下 可采用放坡开挖和土 钉墙支护。
2021/4/9
9
1 明挖法
问题2:锚杆和土钉的区别
定义: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土钉:土钉是以新奥法理论为基础,在加筋杆作用下把潜在滑裂面
最小长度,≥1D。这个主要基于下台阶的假想破裂面考虑 的,这个比较好理解。上台阶的土体作为荷载要置于下台阶 假想破裂面以外。
返回
2021/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