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讲(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讲(2)


相同要素说反思
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人的机械学习 与有意义的学习区别在哪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因素被忽视 迁移的范围仅限于学习的共同成分之中,两个完全不
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是一种悲 观的迁移理论
概括原理说 (generalization theory)
探究实验 实验意义 教学意义
人的反应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处的情境,而 是有赖于我们对情境的认知。
关系转换说 (relationship theory)
实验探究 实验解释 教学意义
背景资料、个体的作用——小鸡觅食
情境一 A B
食物在B中
A B 情境二
食物在哪儿?
被Hale Waihona Puke 小鸡 小孩形成表现—训练次数 后测表现—觅食习惯
400~600次
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 会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 也大不相同。
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 使学生获得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对 原理的提示越详细,迁移效果越好。
概括说反思
在怎样的情境中学习者能够发生反应 的概括化;为什么同样的情境下,不 同的学习者会发生不同的迁移?
任何情境都有许多不同特征,学习者仅仅 对其中的一部分做出反应,同时忽略了其 他特征。
形式训练说(formal discipline theory)
理论溯源 教学意义 学说反思
形式训练说理论
官能心理学:注意、意志、记忆、知觉、 想象、推断、判断等是官能实体,可以 通过训练加以增强
拉丁文可以训练推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和结 合的能力
数学可使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注意力,加强和 训练推理的能力
特殊的训练并不能改进个别的心理官能,只存在特 殊经验的事实、技能、方法乃至态度的迁移
相同要素说教学意义
任何一种学科并不比任何其他学科优越,在所 测量的任何一种成绩范围内,智力并没有更多增 长 设置应用学科,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人在特殊情境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概念或 观念,一定要通过特殊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
在先期学习A中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影响后期的学 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 般原理能部分或全部应用于A、B之中。
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背景上,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 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 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
概括说的教学意义
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 方法有密切关系。
测2、判断27各种图形 面积(成绩持平)
有关图形 面积知觉 的测试
后测2 后测1 训练判断
预测 0
可能预测
20
40
60
80
100
相同要素说理论
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 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 学习
只有当两种心里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 种心理机能的改变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桑代克)
小鸡觅食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苛勒1929
关系转换说理论
迁移的发生不在于有多少共同因素或掌 握了多少原则,而在于能否突然发现两 种学习情境中的关系。
个体对关系的“顿悟”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本 质,迁移的不是两次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成分, 而是两个情境中的共同关系。
背景资料、水下击靶
Judd设计的概括化迁移理论的经典实验
4吋 12吋
实际标靶
前测练习:标枪投击水下12吋处标靶练习一定次数 迁移测试练习:将标把移至4吋处,测试击中标靶率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Schroeder (1941)
背景资料、水下击靶
背景资料、 Judd设计的水概括下化击迁靶移理论的经典实验
迁移的分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 响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 响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当前学习的影响 横向迁移: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影响 纵向迁移:低水平技能向高水平技能的迁移
传统的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 概括原理说 关系转化说
A
B
45次
A
B
小鸡觅食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苛勒1929
背景资料、个体的作用——小鸡觅食
情境一 A B
食物在B中
A B 情境二
食物在哪儿?
被试 小鸡 小孩
形成表现—训练次数 后测表现—觅食习惯
400~600次
A 70% B 30%
45次
A 100%
结论:个体越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 概括和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而对事物间的关系 的发现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后的顿悟基础上的。
学习迁移的定义:
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邵瑞珍)
以新的方式或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知识 (Schunk)
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 中的能力(布兰斯福特)
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 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 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james .Sawrey)
Thorndike——训练可以迁移到类似的学习中而 无法迁移到不相似的活动中(1913)
相同要素说 (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
实验探究 教学隐喻 学说反思
背景资料、桑代克知觉预测(1901)
预测
估计127个 图形面积
训练
后测
训练判断90个平行四边形 测1、判断13个长方形 面积(10cm2~100cm2) 面积(成绩提高)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Schroeder (1941)
4吋




12吋







击 中
无原理指导
4吋处成绩

练习后成绩 起始成绩
12吋处成绩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Schroeder (1941)
有原理指导 4吋处成绩
概括原理说理论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 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形式训练说的教学意义
学校教育应重视古典语言和数学等,不必重视 实科(英语、法语以及实用知识)
教学能使所有官能通过某种形式的学科得到训 练, 训练的项目越难,官能得到的训练越多, 学校的作业越深,学习越有效
形式训练说反思
人类心的各种官能能否分别加以训练加以 提高?
James——记忆的改善源于记忆方法的改善而不是 记忆能力本身的改善(18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