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劳动价值理论课件(PPT34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劳动价值理论课件(PPT34张)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过程
1、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 因是遇到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 困难。
2、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 经济,写作《资本论》历时40年,这一过 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
阶段。 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这一过程是
⑷具体劳动作为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 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 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整 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有极重要的 意义: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不仅科学 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而且为科学的 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 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基础。劳动二 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 列重大理论问题,是理解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是怎样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有价值和价值这二因素,正是由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统一体 。
统一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 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 象劳动。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 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 的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联系的桥梁。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
⑴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异, 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性考察 的,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⑵具体劳动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 抽象劳动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
⑶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 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 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 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 学的最根本的方法。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对 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 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成为无产 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战胜旧世界的强 大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阅读、吸收前人优秀经济学文献的过程, 是关注资本主义发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的内在矛盾,参加社会革命和工人运动实 践的过程。 《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 变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 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 革。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 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论、社会资 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 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 变革。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的伟大贡献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知识结构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 件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研究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提供了可能性。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及价值关系
——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一方 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 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 二者又是相互排斥的。对于商品生产者来 说,为了实现价值,需要让渡使用价值; 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了占有使用价值,就 必须支付价值。可见,买卖双方不可能同 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 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 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 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 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 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 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 (马克思:《资本主义》第1卷,《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
商品的交换价值即两种商品相交换 的量的比例。它是由商品的价值决 定的,它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在货币产生之后,交换价值是价值 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
(3)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①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和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一、商品、货币理论
2、商品的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同一种商品所需劳动时间
劳 个别劳动时间 动 时 社会必要劳动 间 时间
各不相同 相同
知识结构
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货币理论、价值规律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商品都是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 自然属性,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 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空 前高涨,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已经 发展起来,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 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 学理论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3、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19世纪 三四十年代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 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 来社会的设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