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11)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11)

第一课美苏争锋【走进多彩的课堂】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盟友,他们相互合作,但是彼此的利益追求,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差异,对外政策着眼点不同使他们反目为仇,应该说他们的合作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大战时期他们在处置德国和对日作战问题上虽然没有产生太大的分歧,但是在东欧问题、亚洲问题和日本的处罚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确立起霸主地位后实行冷战政策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而雅尔塔体系作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无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和平有着重大影响。

问题一美苏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同盟出现裂痕的原因和表现,这一裂痕对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问题二“山姆大叔”何以能独霸全球?它是怎样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来领导世界的?结果怎样?问题三概述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实质、特点和过程及影响问题四苏美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哪些影响问题五美国为什么要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最后仍然保留着什么条款?为什么?【细说教材】早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历史就已经孕育着战后世界的对抗。

国家利益的冲突必然会使它们从盟友转化为对手,无疑也埋下了大国冷战的伏笔,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阵营的建立就是最好的注脚。

而广袤的欧洲就是双方激烈争夺的全球战略重点区域或战场。

一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同盟出现裂痕的焦点是什么?双方为此展开了怎样的哪些较量与争夺?结果如何?应该说,美苏双方裂痕的焦点就是抢夺势力范围。

在战争末期,双方围绕着东欧国家走势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西方国家希望东欧国家通过自由选举建立起民主国家维护美英利益。

苏联则坚持东欧各国建立起对苏友好的政府以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

这一争论表明东西方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尖锐矛盾。

杜鲁门上台后,大肆攻击苏联支持建立的卢布林政府采用的是高压和专制的手段,还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立了警察国家。

所以至今仍有美国人认为是苏联人的极权主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使美国被迫进行必要的反击。

在伊朗撤军问题上双方也剑拨弩张,激烈争夺甚至还闹上联合国。

苏土纠纷使得双方再度关系紧张。

美国通过军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方式暂时取得了一种实际优势。

在对日占领问题上,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的建议,单独占领了日本。

即使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委员会美国亦拥有最后的决断权。

此外,美国企图扶植亲美反共政权,控制中国,但是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蒋介石率残部败逃台湾,台湾开始与祖国大陆分离。

应该说同盟间裂痕必然出现,因为美国随着自身力量膨胀和各种条件成熟是一定会有所作为,逐鹿于世界的。

实际上在二战后初期美苏双方的争夺与角逐中,美国是暂时占据了优势的[问题探究]有人说,战后初期东西方之间不能和平相处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发出了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引起的。

对这种观点你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请用史实简要说明。

[分析引导]实际上,东西方之间不能和平相处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而不在苏联。

这是因为,二战后初期美国逐渐建立起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霸权。

从而取代了无力充当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西欧,正是美国实力和野心达到空前膨胀的时候,它不能容忍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日益扩大和深入,尤其是对美国全球称霸活动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

因此即使苏联没有在某些地区和国家表现出行动,美国也会寻找借口对苏联进行偈制与阻挠的。

当然,苏联为自己的安全需要,坚持提出在东欧建立对苏友好的政府和在其他东欧国家的行动只不过是给美国提供了口实而已。

事实上,当苏联撤出伊朗时,美国则趁虚而入。

当苏土关系紧张时美国不仅在黑海地区炫耀武力,还向土耳其提供大量的贷款援助。

同样在日本,驻扎在东京的盟军总司令部其成员也全是美国人,直接指挥着15万美军和少量的英联邦军队。

几十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委员会”也形同虚设,只有美国才拥有最终的执行权。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而被历史本身所折射出的虚假所欺骗。

提示:本题可以首先抓住东西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来分析,国家利益则是根本的差异,同时彼此缺乏了解与信任,过高的估计了对方的实力和敌意。

[知识链接]1945年10月,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了大审判,法庭判处戈林等1 2人以绞刑,另一批人被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还宣布和取缔了一批法西斯组织。

之后的后续审判中又判处24人死刑,释放35人,其余一些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东条英机等7人被判初绞刑,其余1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20多人被释放。

天皇制得以保留。

同样是审判战犯,二者却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提示:回答时可以从当时的形势、美国的参与意图与目的和东西之间的利益冲突方面思考。

从中我们可以思考日本为什么一直没有去真正反省二战的侵略罪行的原因(美国出于冷战和反共的需要对法西斯主义没有彻底清算,天皇制的保留,日本军国主义的传统。

)二二战后初期,“山姆大叔”的全球梦何以能如愿以偿?他是怎样为控制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而努力的?结果如何?但是在一战后初期,美国却与世界霸主地位失之交臂,为什么?[知识拓展]“山姆大叔”的世界梦由来已久,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也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力量消长存在着直接关系。

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势力空前膨胀,科技水平也领先于世界,称霸问题水到渠成,但是一战后初,美国仅仅建立了自己的经济霸权,同时期的英、法等国虽经历了大战的创伤但实力尚存,还没有完全被击溃,因此他们对美国的霸权野心有很大的牵制与阻挠。

[问题直答]二战后初期,美国借助于大战的巨大需求和远离战场的有利条件,成为世界性超级大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

航空母舰、原子弹的制造体现了美国科技水平的世界领先地位,近500个军事基地在世界广泛分布。

而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因卷入大战被普遍削弱,苏联跟美国比在实力上稍逊一筹。

因此美国无疑能如愿以偿。

美国为领导世界所作的努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944年召开相关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过美元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1945年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正式成立,它以控制联合国中的大多数成员国来操作联合国。

(3)1947年倡导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占据世界市场,事实上它推广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世界市场。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确立起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还长期操纵和控制联合国,作为自己的称霸工具。

但在主宰世界市场方面美国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一战后初期,美国凭借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推行金元外交,还抑制日本,打击英国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但是由于美国的称霸活动损害了英、法、日地利益,因而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美国的野心未能得逞。

[分析导引]对于新课程新教材的章目,同学们一定首先要培养学会从总体上把握其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的能力,有了知识的轮廓范畴,再来从知识之间的联系上做文章,探究一下每自然段之间是并列,包含还是因果、阐述或者特点、实质、过程和影响的关系。

最后要把每一具体历史事件的细小情景弄清楚,这里要注意归纳和概括、各种形式的比较、分析、评价应用基本的观点和史论结合。

[典型剖析]美国在历史上提出过哪几次“门户开放”政策或渗透其精神的做法?结果如何?又是怎样受挫的?[答案提示]1899年美国因忙于美西战争未能参与瓜分中国的活动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它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使美国在华势力一天天扩大。

一战爆发后日本乘美国参战无暇东顾之机独霸中国,打破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22—1924年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再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再度处在西方列强的共同统治之下。

但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法西斯上台后,大肆侵略扩张,对中国从局部侵略到全面侵略,使美国的既定对华政策再次破产。

1947年10月,美国倡导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反映了美国通过门户开放的原则,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控制世界市场的图谋。

但由于西欧国家的抵制美国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知识链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英美之间争夺国际金融领域霸权的产物。

二战前,英镑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通行货币,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力量大增,不断要求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上述体系的建立便反映了这一要求。

与该体系同时产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属于联合国的附属机构,中国是两机构的创始国。

但直到1980年新中国才恢复在两机构中的权利。

由于该体系必须建立在美国经济实力足够强大的基础上,一旦美国经济出现相对衰弱,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下去。

1973年该体系最后走向崩溃。

三简述两极格局对峙的背景条件,指出两极格局与雅尔塔体系之间的关系?两大势力在欧亚地区进行了怎样的对峙和抗争活动?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和平产生了什么影响?[问题探究]二战使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控制了东欧等广大地区,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

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性超级大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军事基地在世界广泛分布。

而同期西欧各国普遍削弱,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而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上的,因此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1)在欧洲,美国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为美国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1947年在苏联的策划下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两年后又成立了经互会,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市场。

从此战后初期欧洲开始出现政治与经济上的分裂。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这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2)在亚洲,美国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冷、热战并用的政策。

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

建立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在内的亚太军事同盟体系,组成了对中苏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发动侵朝战争,武装侵占中国台湾,发动侵越战争。

中、朝、越人民进行了反侵略反干涉的斗争。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和平产生的重大影响是辨证的,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当然也可以从利弊兼有方面来谈影响。

[拓展视野]1雅尔塔体系下存在着许多基本矛盾例如美苏两大国之间是最突出的一组矛盾,除双方的冷战对峙外还进行了长期的世界性争霸活动。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从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形成到苏东剧变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