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钠及其化合物1.常见无机物A 、B 、C 、D 存在如图转化关系:(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 为2CO ,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33Fe(NO )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解析】【详解】(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为氨气,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B 是NO ,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氮,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故答案为: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 是Fe ,B 能和D 反应生成C ,则A 是硝酸、B 是硝酸铁、C 是硝酸亚铁,则B 的化学式为33Fe(NO ),故答案为:33Fe(NO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C 是二氧化硫,A 是硫化氢、D 是氧气、B 是S ,A 的电子式是, 故答案为:;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Na 元素,D 为2CO ,A 为NaOH 、B 是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B 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能水解,所以其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故答案为: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

2.在如图中表示的是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C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Al H2O 2H2O+2Na2O2=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1:1 CO2+2OH-=CO32-+H2O 、2AlO2-+CO2+3H2O=2Al(OH)3↓+ CO32-【解析】【分析】题干信息: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C (碳)单质,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C为H2O,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2O2,E、F 为O2和H2,二者反应生成水,A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和H2,则该金属A为Al单质;固体D为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则G为CO2;说明K为Na2CO3,F为O2,则E为H2;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C单质)与F(O2)反应得到G(CO2);C和O2反应可生成CO2和CO,则H为CO;A、C、D反应产生E、F、溶液甲,由于A是Al,C 是H2O,D是Na2O2,E为H2,F是O2,甲是NaAlO2;G是CO2,其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碳酸钠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乙为碳酸钠溶液。

溶液甲为NaOH和NaAlO2的混合液,将CO2通入甲溶液,反应产生Al(OH)3沉淀和Na2CO3溶液,则沉淀L是Al(OH)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Al,B是C,C是H2O,D是Na2O2,E是H2,F是O2,G是CO2,H是CO,K是Na2CO3,甲是NaAlO2,乙是NaHCO3,L是Al(OH)3。

(1)依据推断可知,A是Al,C是H2O;(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3) B是C,F是O2,若二者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3发生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4C+3O22CO+2CO2,则反应产生的CO2、CO的物质的量的比n(CO2):n(CO)=2:2=1:1;(4)反应④是向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2AlO2-+CO2+3H2O=2Al(OH)3↓+ CO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包括物质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物质转化关系的定量计算和产物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转化关系的特征反应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是进行该题推断的基础。

3.A、B、C、D均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为化合物,并且存在如下转换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与C为氧化物,D为纯碱。

a.当A为非金属单质时,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b.当A为金属单质时,则反应④中生成1mol纯碱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mol。

(2)若A为淡黄色非金属单质,B为气态氢化物,C为气态氧化物。

B与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若A为金属单质,B为氧化物,且反应①③均是与强碱溶液发生的反应,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CO+O22CO2 1 16:17 2Al+2H2O+2OH-═2AlO2-+3H2↑【解析】【分析】(1)若B与C为氧化物,D为纯碱,则B和C中含有变价元素,首先想到Na2O和Na2O2、SO2和SO3、NO和NO2、CO和CO2,D为纯碱,则B和C只能是Na2O和Na2O2或CO和CO2;a.当A为非金属单质时,则A是C,B是CO,C是CO2,D是碳酸钠;b.当A为金属单质时,则A是Na、B是Na2O、C是Na2O2、D是碳酸钠;(2)若A为淡黄色非金属单质,B为气态氢化物,C为气态氧化物,A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所以A是S,B是H2S,C是SO2;(3)若A为金属单质,B为氧化物,且反应①③均是与强碱溶液发生的反应,能与强碱反应的金属只有Al,所以A是Al,B是Al2O3,C是NaAlO2。

【详解】(1)若B与C为氧化物,D为纯碱,则B和C中含有变价元素,首先想到Na2O和Na2O2、SO2和SO3、NO和NO2、CO和CO2,D为纯碱,则B和C只能是Na2O和Na2O2或CO和CO2;a.当A为非金属单质时,则A是C,B是CO,C是CO2,D是碳酸钠,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b.当A为金属单质时,则A是Na、B是Na2O、C是Na2O2、D是碳酸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生成1mol纯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1-(-2)]=1mol;(2)若A为淡黄色非金属单质,B为气态氢化物,C为气态氧化物,A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所以A是S,B是H2S,C是SO2,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二氧化硫,还原剂是硫化氢,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64:(2×34)=16:17;(3)若A为金属单质,B为氧化物,且反应①③均是与强碱溶液发生的反应,能与强碱反应的金属只有Al,所以A是Al,B是Al2O3,C是NaAlO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

4.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于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于种化合物。

请回答:(l)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_。

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2,消耗该化合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氮第二周期第ⅤA族氧 BC HSO3-+H+=SO2↑+H2O 78g【解析】【分析】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元素;D与A同主族,原子序数相差大于2,故D为Na;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则B为N元素;D与E同周期,则E处于第三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S元素;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可推知C 为O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由分析知: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Na元素、E为S元素;(1)B元素的名称是氮元素,核电荷数为7,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ⅤA族;(2)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故O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A.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不能判断得电子能力强弱,故A错误;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O元素的原子显负价,说明氧元素对键合电子吸引力更大,O的非金属性强,故B正确;C.氢化物越稳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可以比较氧原子得电子能力强,故C正确;故答案为BC;(3)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NH4HSO3、NH4HSO4,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4)C与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该化合物为Na2O2,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2,其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由2Na2O2~O2可知消耗过氧化钠为0.5mol×2=1mol,其质量为1mol×78g/mol=78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