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枝香·金陵怀古》—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语文复习课件(共41张PPT)

《桂枝香·金陵怀古》—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语文复习课件(共41张PPT)


漫嗟荣辱
旧事流水(古)(今)商女唱曲
五、主旨分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上片写金陵 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作者用借古讽今的 艺术手法,隐曲地指出北宋王朝潜伏着的现实 危机。然而,面对这一现实,统治集团却仍在 寻欢逐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词人为此 深深地忧虑。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 关怀,以及作为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所应保持的 那种清醒的头脑。这与词人在诗文中所表现出 来的革新精神是相一致的。
比喻。对山水的静态 描绘:峭拔、澄澈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 西风、酒旗斜矗。
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 西风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 插的旗,迎风飘扬。(动态)
动景,近观,白描手法。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 ,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水溶溶,波光 粼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
王安石 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
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 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 世称荆公。卒谥文。
写作背景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 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 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 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 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 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 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 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 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 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 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 政治抒情词。
2.意读:理解词句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初肃
澄江
翠峰如簇
漫嗟
但寒烟衰草凝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

练,翠峰如簇。征帆去

棹残阳里,背西风,酒
旗斜矗。彩舟云淡,星

河鹭起,画图难足。
安 石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 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
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
下阕赏析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 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思考:下片的主要手法是什么?其作 用是什么?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 下片:怀古,
外楼头,悲恨相续。
抒发感慨
用典:杜牧的《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 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 时犹唱,《后庭》遗曲。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 这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用典: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阅读赏析 上阕赏析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 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 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 肃。”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
2.上阙在这萧索的气氛下,写了哪些景物? 在写景角度上有没有变化?这些景物有 什么特点?作用何在?
桂 枝 香
·
王 安 石
金 陵 怀

知人论世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 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 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 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
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 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 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 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 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 怀古诗词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 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 怀抱负的诗歌。
•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 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 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 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 人回味再三。
初读感知
1.音读: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澄chéng )江 征帆去(棹zhào ) 斜(矗 chù) (鹭lù)起 漫(嗟jiē )
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 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繁华竞逐:竞逐繁华,统治者的 奢靡生活。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 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 出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 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 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 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上片:写景
登临送目,正故国 晚秋,天气初肃。
地点:故国 时令:晚秋 天气:初肃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 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 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 是不凡。
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的气氛 为全诗打下了凄凉的基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 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的群峰 好似箭头一样突出 、峭拔。
蒙的天际。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动景 远眺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上片小结

登临送目 近

澄江 静
翠峰 景
征帆 动 景
酒旗
彩舟 动 景
白鹭
景物特点: 美丽而肃爽;
意境:高远 开阔;
风格:旷远、 清新、 雄健、 壮阔 作用:为下 片的怀古做 铺垫。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阅读赏析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
匕奢王首靡翁、,荒是之淫为怒的了生让不活统在有治女所者改对,变这在种,乎让导致悲荒六剧淫不朝覆再之重亡朝演的廷那!种。流
露出诗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静 澄江 翠峰
动 征帆 酒旗

彩舟 白鹭
画图难足
繁华竞逐
门外楼头(古()今)悲恨相继
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