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择并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凌日现象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呈某种排列次序与太阳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使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据此完成1~2题。

1.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2.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是太阳的卫星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地球C.金星属于巨行星 D.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上。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局部)”。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层次有(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4.M是八大行星中的( )A. 水星B. 金星C. 火星D. 木星5.地球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A. 日地距离适中B. 地球有大气层C. 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D. 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6-7题。

6.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7.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地表温度升高近年,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能源利用的一个很好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与太阳距离近 D.人类活动少,空气清洁9.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风能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C.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2018年1月7日,天空上演了“木星合火星”奇妙天象,即两个天体视角距离最近,通俗地称为天体互伴。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表示木星和火星的数字分别是( )A.①⑤ B.④② C.④③D.⑤③11.木星不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主要原因是( )①没有昼夜更替现象②缺少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没有液态水④太阳活动强烈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②④2018年1月10日10时51分(北京时间),在洪都拉斯北部海域发生了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岩石圈B. 软流层C. 上地幔D. 外核13.该次地震最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海啸B.沙尘天气C.干旱D.洪涝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圈层②是()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15.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是最活跃的圈层16.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18.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C.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下面图甲为我国江汉平原某河段平面图,图乙为图甲中一个过水断面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甲中的四条剖面线符合图乙剖面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关于图甲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多急流险滩 B.河道曲折多河漫滩平原C.水流平缓,水能丰富 D.凸岸有利于建河港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22.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下图是某摄影爱好者镜头朝正南方向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

读图,回答23-24题。

23.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4.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

如下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如下右图)。

据图完成25~26题。

25.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防太阳暴晒 B.防病虫害C.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D.防洪、防涝26.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B.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C.②代表地面辐射 D.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8.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改变③的辐射方向C.增强④ D.增强②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图”。

读图回答29~30两题。

29.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30.由甲图推断,乙图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某年8月6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31~32题。

31.P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偏西风B.东北风C.偏东风D.东南风32.图中甲、丁两地气压差最大接近( )A.5百帕B.10百帕C.12.5百帕D.15百帕33.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分东线、中线、西线3条线路。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35题。

34.南水北调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5.东线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秋台风通常是指9~11月生成的台风,其数量不如夏台风那样多,但威力却不容小觑。

2018年9月16日至17日秋季强台风“山竹”于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沿海,给相关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下表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示意图。

读图表,回答36~37题。

36.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台风强度秋季大于夏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减小 B.植被进入落叶期,树木对台风阻力减小C.低纬海区海水温度较高 D.地表摩擦力减小37.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38.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B.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多发地震D.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9.2019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

下列地震逃生做法不正确的是( )A.户外选择开阔地带进行避震 B.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可迅速逃生C.高楼室内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避震 D.避震时双手抱膝并蹲下,尽量低头40.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 B、地震 C、台风 D、寒潮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4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D ▲ H ▲(2)小行星带位于▲星和▲星轨道之间(填文字)。

(3)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星(填文字)。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和▲等特点。

42.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①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该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2)▲(填数字)是岩浆的发源地。

(3)▲(填数字)和▲(填文字)两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4)据科学家研究推测,地球内部②③④⑤各部分,可能为液态的是▲。

43.下图为“甲-戌六种外力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若下图为某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最有可能出现在( ▲)图所示地区。

A.甲 B.丙 C.丁 D.戌(2)甲地貌景观是由▲作用形成的;丙景观所在的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作用。

(3)戊、戌两地貌中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的是▲,形成该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4)丁地貌景观是▲,与其成因相同的还有▲图所示景观。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1-5CBBBA6-10ADCCC11-15CAAAA16-20BBCBB21-25CABCC26-30AACBB31-35ABCDA36-40CADBA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0分41.(每空1分,共7分)(1)天王星金星(2)火星木星(填文字)(3)木星(填文字)(4)近圆性共面性42.(每空1分,共6分)(1)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2)③(填数字)(3)②(填数字)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或上地幔的顶部或地幔的顶部(三种说法均给分)(4)④(填数字)43.(每空1分,共7分)(1)D(2)流水侵蚀风力堆(沉)积(3)戊石灰岩或碳酸盐类岩石(4)冲积扇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