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磷脂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大豆磷脂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

大豆磷脂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大豆磷脂是一种混合磷脂,它是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简称PC,高等级为P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简称PE)、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简称PI)、磷脂酰丝胺酸(丝胺酸磷脂,简称PS)等成分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

磷脂油,也称之为液体磷脂或粗磷脂,为黄色粘稠状物质,是生产大豆油脱胶时的副产品,经真空干燥、脱色所制得的产物。

其主要成份为: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豆油等。

磷脂七十年代由前苏联科学家从植物油中提炼出来,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随着其功能逐步被科学界认识和发现已成为最主要的饲料营养强化剂之一。

大豆磷脂油主要由大豆油、卵磷脂(PC)、脑磷脂(PE)、磷脂酰肌醇(PI)、磷酸脂(PA)、其他磷脂等营养成份组成。

用法与用量:通常以量代替其它油脂直接加于各类配合饲料中均匀混合。

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

鉴于大豆磷脂类保健品是一种功能性的健康食品,虽然不是立即见效,但有著全面、长远、稳定的效果,同时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医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卵磷脂在预防疾病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豆磷脂的作用机理①.对肝脏的作用机理:磷脂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也是构成各种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磷脂是身体所必需的,俗称必需磷脂。

大豆磷脂在体内能以完整的分子形式与受损的肝细胞膜结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

大豆磷脂还能将肝中的脂肪带到血液中乳化成小微粒,大豆磷脂修复肝细胞膜和消化肝中脂肪的双重作用对脂肪肝的功效更为明显。

②.对血管的作用机理:磷脂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运输。

血浆中磷脂过低,则胆固醇/卵磷脂比值增大,出现胆固醇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故磷脂有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如果每天服用大豆磷脂5-7克,连续2-4个月可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缓解因高血脂引起的各种不适,对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具有显著的功效。

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磷脂是组成大脑和神经细胞必不可少的成份。

研究表明,精神异常的患者,脑细胞中磷脂含量仅为正常人的一半。

服用大豆磷脂后,经过体内水解会生成胆碱、甘油磷脂及脂肪酸。

胆碱在机体内继续转化为乙酰胆碱,这种物质具有焕发精神的作用。

因此,经常服用大豆磷脂能改善人体神经化学功能和大脑机能,减缓脑细胞的退化与死亡,增强体质和记忆力。

同时磷脂具有使神经细胞内部结构生长旺盛的作用,因此,磷脂可适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和减轻神经紊乱症状。

大豆磷脂的作用机理①.对肝脏的作用机理:磷脂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也是构成各种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磷脂是身体所必需的,俗称必需磷脂。

大豆磷脂在体内能以完整的分子形式与受损的肝细胞膜结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

大豆磷脂还能将肝中的脂肪带到血液中乳化成小微粒,大豆磷脂修复肝细胞膜和消化肝中脂肪的双重作用对脂肪肝的功效更为明显。

②.对血管的作用机理:磷脂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运输。

血浆中磷脂过低,则胆固醇/卵磷脂比值增大,出现胆固醇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故磷脂有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如果每天服用大豆磷脂5-7克,连续2-4个月可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缓解因高血脂引起的各种不适,对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具有显著的功效。

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磷脂是组成大脑和神经细胞必不可少的成份。

研究表明,精神异常的患者,脑细胞中磷脂含量仅为正常人的一半。

服用大豆磷脂后,经过体内水解会生成胆碱、甘油磷脂及脂肪酸。

胆碱在机体内继续转化为乙酰胆碱,这种物质具有焕发精神的作用。

因此,经常服用大豆磷脂能改善人体神经化学功能和大脑机能,减缓脑细胞的退化与死亡,增强体质和记忆力。

同时磷脂具有使神经细胞内部结构生长旺盛的作用,因此,磷脂可适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和减轻神经紊乱症状。

[NextPage]卵磷脂的两大特性① 不耐高温,温度在50℃以上,在一定时间内,活性会逐渐破坏及消失。

因此,服用卵磷脂应以温水冲服为宜。

② 纯度越高越容易被吸收,市场的卵磷脂品种繁多,不法奸商以豆油或低纯度磷脂冒充卵磷脂。

欺骗消费者或有些消费者不明白生产过程要求,图方便服用胶囊装卵磷脂,由于胶囊卵磷脂用油调和的特点,因此服用效果不佳。

磷脂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有着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因此,磷脂在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保健品、医药以及饲料行业被越来越多的广泛使用。

人食用磷脂可以起到降低较高血脂、改善脂肪肝症状、健脑益智及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

动物饲料中添加磷脂已成为提高动物饲料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畜禽、鱼虾饲料中使用磷脂,可以提高畜禽、鱼虾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综合利用能力,减少畜禽、鱼虾的脂肪肝的发生、改善脂肪在皮下的堆积,大幅度提高哺乳种畜的乳质、种禽种蛋的孵化率、鱼虾蟹卵的孵化率及幼苗的成活率。

通常所说的磷脂是一种含有磷元素的脂肪物质,它是多种磷脂的混合物,不同的磷脂成分如磷脂酰胆碱(俗称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俗称脑磷脂)、磷脂酰肌醇(俗称肌醇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脂酰甘油等的生物功能也各不相同。

磷脂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种籽、禽类蛋黄、动物的内脏和大脑中。

磷脂可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大豆磷脂、菜籽磷脂、葵花磷脂、花生磷脂、卵(鸡蛋)磷脂等等。

由于大豆是世界性的经济作物,产量最高,已形成规模生产,所以大豆磷脂最具有经济和商品价值。

饲料中添加的大豆磷脂一般有三种规格的产品:一是浓缩磷脂,这种磷脂产品为深棕色粘稠状液体,其中磷脂含量为50%~60%,豆油含量为 40%~50%;二是膨化磷脂,这种磷脂产品是将浓缩磷脂用膨化玉米、秸杆等吸附并搅拌均匀的脂类,总磷脂的含量一般是20%左右;三是大豆粉末磷脂,它是以浓缩磷脂为原料,脱去其中的豆油成分而成,磷脂的含量一般不少于95%,是一种纯品磷脂。

以上三种磷脂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乳化性依次是:大豆粉末磷脂、浓缩磷脂和膨化磷脂。

大豆磷脂是纯天然营养物质,它的生物功能及营养价值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磷脂是动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磷脂是动物细胞膜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因此是形成生命最重要的基础物质之一,在神经及内脏系统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它系统,例如:大脑、肝脏、卵黄、鱼虾卵等磷脂的含量极高。

哺乳动物出生后的幼体以及各种水产类,如鱼、虾、蟹、海参等幼苗孵化后都有一段快速的生长期,这个时期幼体需要大量的磷脂参与形成新的细胞。

由于这时的幼体自身的生理功能较弱,自身合成的磷脂量还远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需要摄取较多量的外来磷脂,以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

山东某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幼体饵料中添加1%大豆磷脂可以促进幼体的长大,并且提高存活率。

由此可见,磷脂是影响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动物摄取了磷脂能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的生长。

2.大豆磷脂具有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提高动物体防病、抗病能力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就《大豆磷脂对延长寿命和改善免疫功能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和试验中,他们采用Sprague-Dawley大鼠,分成对照组,一组(A)饲喂基础饲料,另一组(B)饲喂含10%磷脂的饲料。

研究发现:B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表明大豆磷脂促进了T 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的功效。

3.大豆磷脂具有促进和改善脂肪的吸收与利用的功能。

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它能将进入动物小肠内的脂肪进一步分散,增大脂肪与肠粘膜的接触面积,增加吸收机会,从而提高脂肪的吸收和利用。

养殖实践证明,磷脂不仅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脂肪的消化率,同时还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总有机质的利用,磷脂的乳化和分散性对增强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的全面吸收有明显的作用。

所以,在饲料中添加磷脂可以提高饲料效价比。

4.大豆磷脂中含有多种动物体必需的营养素磷脂摄入体内可以释放出多种的营养素,例如:胆碱、肌醇、多种必需的脂肪酸等。

所以在饲料中添加磷脂,相当于给动物体提供了上述的营养素。

例如: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可以在动物体内持续12小时缓慢释放出胆碱,使血液中胆碱的浓度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而食用氯化胆碱1小时~2小时后动物血液中胆碱的浓度就达到高峰,随后很快降低,这样不利于胆碱在体内平稳发挥作用。

不同的饲养对象,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不同。

由于猪禽饲料以玉米为主,基本上不存在缺乏必需脂肪酸的问题。

而对于鳗鱼、甲鱼、虾以及其他的水产料,由于所用原料多不含必需脂肪酸,通过磷脂的添加不仅可以解决缺乏必需脂肪酸的问题,还可以消除因磷脂的缺乏导致的脂肪肝问题。

另外,磷脂还能为动物机体提供热能7500千卡/公斤~9000千卡/公斤,肌醇磷脂是天然的肌醇来源。

《磷脂复合食品对于小鼠的营养评价》研究报告指出:磷脂复合食品是以磷脂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它含有多种的营养素。

动物实验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的磷脂复合品或稀释品,均能促进小鼠生长、增强耐力,为大脑等组织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等营养。

[NextPage]5.磷脂能保护和增强肝脏功能,增强肝脏对营养的合成,并具有解毒的功能胆碱对脂肪具有较强的亲合能力,它可以结合动物体内的脂肪,并以磷脂的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循环代谢。

如果胆碱缺乏,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和肝细胞间大量堆积,堆积的脂肪不但占据了很大空间,还会影响肝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肝细胞发炎肿胀、阻碍血液流通,造成肝细胞的死亡。

卵磷脂所释放出来的胆碱能将肝脏中堆积或新合成的脂肪及时代谢,达到降低脂肪肝发病率的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大豆磷脂饲喂脂肪肝和高血脂大鼠4周,使大鼠的血液总胆固醇明显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由此认为: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基本成分,体内磷脂增多,HDL合成增加,使动物体内HDL重新分布,加速肝脏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6.磷脂能改善饲料的粘结性能在水产饲料中添加磷脂,可以改善不同饲料成分的粘结性能,这是因为磷脂遇水后立即形成胶体,延长饲料在水中保持形状的时间,从而减少营养成分流失。

7.磷脂具有良好的脂肪香味,对动物有诱食作用磷脂的添加,可以增强畜禽、鱼虾的食欲,提高采食量。

对于水产料来说,投料一次采食干净,不仅减少饲料损失,也有利保持水质。

大豆磷脂以大豆加工副产品───新鲜水化油脚为原料,经真空薄膜蒸发急冷工艺加工而成。

它在强化饲料营养,提高饲料能量,提高饲料转化率,避免蛋白和其它营养浪费,促进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和体内抗氧化作用,发挥畜禽的最佳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一般能量饲料不能具备的独特优点,是一种营养型高能量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