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一、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二、赏析步骤:
1、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

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

(抓意象)
⒊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意境)
⒋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

(品感情)
三、基本积累:
1.思想内容
A.热爱自然感伤春惜时之情
B.归隐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孤独寂寞失意之情
2.意象
A.物(各个具体事物以及各事物组成的意境)
附: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B.抒情主人公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形象
落寞失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热爱自然、积极生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语言
A.总体风格: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B.炼字:特别是写景的某一字既突出景物特征,又表达抒情主人公情感。

C.修辞:
4.艺术手法
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
A.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a.描写
(1)正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渲染、观察角度的变化、细节描写(2)侧面烘托:衬托
(3)各种修辞手法
b.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B.表现手法:
联想、烘托(衬托)、对照、由实入虚、
虚实结合、化动为静、动静结合、
C.布局谋篇:
以小见大、以点代面、开门见山、
照应、渲染、铺垫、对比
D.修辞:比喻、夸张、对比、比拟、设问、反问。

四、答题步骤:
1、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3、对所抒发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感情
4、对关键字的品位回答: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5、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回答:运用什么手法+描写什么+抒发情感
6、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手法+表达作用+抒发情感
附: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1.题目识对象
2.字面读感觉
3.注释破难点
4.作者解背景
5.景物握情感
6.意境察心胸
7.首联找特点8.尾句参主旨
9.题干得启示10.原作找根据
五、分析高考试题:
1、(20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优美宁静的景象。

表现闲适的心情。

2、(20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

写动作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008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问: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4、(2007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