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测实量实施方案

实测实量实施方案

招商·海德花园二期F 地块工程实测实量实施方案施工单位: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审核人:王世廷编制人: 杨宏编制日期:2015 年8 月26 日编制依据1、招商海德花园二期 F 地块工程招标图纸及其引用的标准图集。

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3、集团《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4、集团质量检查标准。

5、有关的国家方针、政策。

6、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技术成果等。

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建筑及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青岛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实测实量流程1、工程概况:2、实测实量操作流程2.1 组建实测实量小组2.1.1 小组人员:王佩玉、王世廷、袁俊果、杨宏、梁孝彤、宋永新、于俊瑞、王振东、李建霖、李双超、贺军、刘新伟、陈付林2.1.2 测量工具5m钢卷尺、2m靠尺、楔形塞尺、激光水平仪、激光测距仪。

2.2 实测前准备:2.2.1 组织学习<<天元建设集团作业指导书>>掌握实测的方法规定标准。

2.2.2 项目部向各班组进行交底,实测实量的方法、规则及意义。

2.3 实测2.3.1 实测时,把每层每户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砌筑工程、抹灰工程的偏差进行测量。

2.3.2 把测量数据,及时的记录在准备好的测量表格内,或在图纸的相应位置上;记录要字迹清晰明了。

2.3.3 当一栋测量完成后,整理测量资料,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合格率。

2.3.4 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汇总成册。

2.4. 改进、提高2.4.1 从测量结果分析薄弱环节;2.4.2 制定改进方案;2.4.3 落实改进方案到各班组;定期、定点、定项地进行改进。

2.4.4 改进后进行复查、总结。

第二章实测实量工作小组架构1. 组织管理体系1. 土建部分1.1 土建实测小组架构图1.22安装部分2.1 安装实测小组架构图组长:王世廷副组长:梁孝彤2.22、项目管理人员职责2.1.1 组长负责整个工程实测实量工作的管理,为实测实量工作第一负责人。

2.1.2 策划,编制、落实《实测实量实施方案》。

2.1.3 组建实测实量工作组,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

2.1.4 对实测实量的人员、仪器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实测实量工作的控制。

2.1.5 带领各组成员努力开展实测实量工作。

2.1.6 执行实测实量的相关标准、规范、图集定期进行记录检查,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不断改进。

2.2 副组长及技术员岗位职责2.2.1 协助组长建立健全实测实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实测实量的顺利进行。

2.2.2 按照实测实量的主要职能分工,协调、配合。

2.2.3 参与《实测实量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落实本方案,确保实测实量工作目标的实现。

2.2.4 增强实测实量的检测力度,检查各项实测实量工作进行情况。

2.2.5 负责实测实量的管理工作,组织自查、自评。

2.2.6 协同组长开展各项工作,管理好实测实量成员。

2.3 组员(质检员)岗位职责2.3.1 认真仔细阅读有关图纸,参加设计图纸交底,了解设计意图,掌握集团关于实测实量的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2.3.2 根据工程特点排列出重点关键部位质量监控点。

2.3.3 督促、实施质量技术措施,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评定工作。

2.3.4 深入现场操作点,严格操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向作业人员反馈操作质量评定信息并做好记录。

2.3.5 对检验出的不合格的分项工程部位如实及时的填写。

2.3.6 负责对工程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2.3.7 依据实测实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企业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监控。

2.3.8 各阶段与实测实量小组成员一起做好实测实量的工作,做好各项记录。

2.3.9 及时向上级报告各分部的实测实量结果,确保实测实量资料完整、准确。

第三章工程实测实量内容第一节混凝土现浇结构1. 截面尺寸及轴线位移偏差(砼工程)1.1 实测目的:实测结果反映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轴线位移。

(实测标准见附表)1.2 测量工具:5m钢卷尺1.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1.4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1.5 每个实测区从墙柱边各测量到控制线的距离,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图片:2、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砼结构)2.1 实测目的: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垂直程度。

实测标准见附表)2.2 测量工具:2m靠尺、楔形塞尺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2.3.1 剪力墙/ 暗柱:选取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2.3.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2次表面平整度。

沿墙长度方向在距地面20cm处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实量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2.3.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 次表面平整度。

这1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2.3.4 当所选墙中有洞口时,跨洞口部位必测,这 1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触到上部砼顶板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值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2.3.5 当墙长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头端墙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值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2.3.6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 次垂直度。

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柱垂直度测量示意3、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3.1 实测目的: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选取同一边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 个实测值的极差值。

(实测标准见附表)3.2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 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3.3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 1 个实测区。

3.4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置。

(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 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 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 15mm 时实测点合格;示图:300mm2附表:混凝土现浇结构实测标准混凝土现浇结构观感质量标准:表面平整,棱角顺直,阴阳角方正,预埋件(孔)位置准确;不应有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缺角掉楞等缺陷;构件表面色泽均匀、不宜有气泡、麻面、掉皮、起砂、沾污;楼梯踏步齿角整齐,无吃模、掉角、脚印等;施工缝位置正确、处理方法正确;剪力墙跟部无烂根现象,接缝平顺、严密、无位移错台、无漏浆;三小间止水梁位置正确,高度、宽度满足要求,有地面填充层的三小间门口按要求设置止水梁并留有管道套管;阳台栏板、飘窗、造型等结构尺寸正确,横竖通线;混凝土振捣密实,缺陷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养护措施到位;后浇带有独立的支撑体系、留设位置和尺寸准确、留槎边角整齐、防水防潮措施有效,两侧模板不漏浆,钢筋有防护措施、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位置正确、绑扎牢固、无污染。

第二节砌筑工程1、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砌筑工程)1.1 实测目的: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垂直程度。

1.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标准见附表)1.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墙体平整度实测时,当墙面长度小于 3 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 4 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

按45 度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1.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 度斜角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1.5 墙体垂直度实测时,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沙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 米靠尺。

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当墙长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竖向阴阳角月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 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 3 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值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2、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2.1 实测目的: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实测标准见附表)2.2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 个实测区。

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 次门洞口宽度、高度及对角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宽度或对角的3 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附表:砌筑工程实测标准第三节设备安装1 预留洞距墙边距离(洁具安装)1.1 实测目的:反映洁具预留洞距墙边的尺寸偏差及墙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

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

1.2 测量工具:盒尺。

1.3 合格标准:预留洞距墙边距离在15mm以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