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产和矿床;矿产: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es)形成的,其所含的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2.我国矿产资源的形势和对策;3.矿床学的发展阶段;4.现代矿床学的基本特点;5.矿床学的研究任务。
1.同生矿床,后生矿床,叠生矿床。
同生矿床(syngenetic ore deposit):是指矿体和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如沉积矿床和岩浆分结矿床等。
后生矿床(epigenetic ore deposit):指矿体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如热液脉型矿床。
叠生矿床(polygenetic ore deposit):在先期形成的矿床上又叠加了后期形成的矿床。
2.矿体的形态有那些?3.矿体产状包括那些内容?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包括五个方面内容:①矿体的空间位置②矿体的埋藏情况③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④矿体与围岩层理、片理的关系⑤矿体与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
褶皱、断裂、节理等4.矿脉;矿脉是产在各种岩石裂隙中的板状矿体,属典型的后生矿床,可分为层状矿脉和切割矿脉。
矿脉规模大者长达千米,一般几十米—几百米,厚几十厘米—几米或十米—几十米,延伸几十米—-几百米,少数可达千米以上。
5.隐伏矿与露天矿;露天矿:矿体大部分出露地表,或其产出经浅剥离后可以开采的矿体。
隐伏矿(盲矿体):完全隐伏的矿体6.围岩和母岩;围岩: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母岩:在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7.矿石和脉石;矿石: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脉石(gangue):矿床中与矿石相伴随的无用固体物质。
8.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矿石矿物:在矿床中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脉石矿物:在矿床中无经济价值的矿物9.矿石品位、边界品位及工业品位的概念及应用。
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不同的矿种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边界品位: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此值,才能计算工业储量,随经济技术条件与需求而变化。
10、矿石品位的表示方法有那些?1)、元素含量重量百分比:大多数金属矿床的表示法,如铁:50%的铁矿。
2)、氧化物重量百分比:如铬铁矿中的Cr2O3,磷矿中的P2O5及WO3、V2O5等。
3)、有用矿物或化合物重量百分比:主要为大多数非金属矿床,如钾盐、明矾石、盐矿(NaCL 12%)等。
4)、g/T、克拉/T:贵金属及宝石:贵金属矿石的品位一般以克/吨表示,g/T、mg/T、如Au、Re等;原生金刚石矿石的品位的克拉/吨(1克拉=0.2g)表示。
5)、g/m3:砂矿:品位一般以克/立方米或公斤/立方米。
11.如何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
①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矿体的储量;矿石的质量(品位及有益、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矿床开采、选矿、冶炼的工艺技术条件;矿体的产状;非金属矿有用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技术特点。
②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即宏观经济条件③矿区的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条件、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劳动力条件及供给来源等。
12.矿石的结构和构造各表示矿石的哪些特征?研究它们有何意义?矿石的结构(Ore Texture):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构造(Ore Structure):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意义:①是矿床的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阐述卡矿床的形成作用和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为论证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
②了解矿床的次生变化。
13.矿石的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
有益组分:矿石里除主要有用组分外,还常伴生有一些有用的组分,称这些可以回收的伴生组分、或者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组分统称为有益组分。
如,铜矿石中伴生的Ni。
有害组分:矿石中的杂质元素,对矿石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称这些杂质元素为有害元素。
如铁矿石中的S和P。
14.一般影响矿石品级的因素有哪些?即矿石质量的等级:主要依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
非金属矿石则主要依据矿石或矿物的工艺技术特性以及不同用途的加工方法。
1.简述成矿作用及其类型。
成矿作用: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按性质和能量来源分类:(1)内生成矿作用(Endogenetic-):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依赖于熔体和含矿气水热液的作用。
热能来源: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热;地幔及岩浆的热能;在地球重力场中物质调整过程中的释放的能;物质的转化能。
特点——①地壳不同深度、压力、构造条件、温度形成;②成矿物质来源——既有上地幔也有地壳。
分类:岩浆、伟晶、热液、接触交代成矿作用。
(2)外生成矿作用(Exogenetic-):主要是指在太阳能、其次在生物能和化学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特点:①温压条件比较低②发生于岩石圈表层。
类型:①风化成矿作用②沉积成矿作用(3)变质成矿作用(metamorphogenetic-):变质成矿作用实质上是一种内生成矿作用。
是在特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使由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和矿床产生成分或结构构造的变化,并导致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这就是变质成矿作用。
分类:根据地质环境,变质成矿作用可分为三类: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混合岩化成矿作用2.克拉克值和浓度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
浓度克拉克值:3.何谓浓集系数?4.元素的丰度与成矿有和关系?5.成矿元素在不同岩石中的分布有何规律性?6.评述矿床成因分类。
意义:矿床的成因分类反映人类对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的认识程度,也是人类对矿床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正确制定矿床成因分类对了解成矿作用的本质,指导生产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不同国家、不同人可能具有不同的分类类型。
1.岩浆成矿作用类型。
岩浆矿床: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经过岩浆作用(如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按岩石类型分类: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长英质岩石有关的矿床;按成因分类: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爆发矿床、岩浆喷溢矿床2.结晶分异成矿作用及其矿床地质特点。
(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
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组分按其晶格能,键性及生成热降低的方向依次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形成各种不同的矿石和岩石的作用3.何谓岩浆分结矿床?如何区分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由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矿床,叫做岩浆分结矿床4.何谓岩浆熔离矿床?常见相关矿种有哪些?矿床有何特征?岩浆熔离作用:亦称液态分离作用,是指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集的熔融体的作用。
由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矿床。
常见矿种:典型代表为产于基性岩中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特征????①物化,温度压力深度较高②矿石,脉石矿物,基性岩,苏长岩,橄榄岩,辉绿岩③矿石中矿石矿物,铜镍硫化物,黄铁。
④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陨铁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浸染状、致密块状构造、⑤矿体产状。
5⑥伴生岩石。
⑦成因。
矿床成因:一般认为在高温阶段以熔离作用为主,到较低温阶段,仍以结晶分异为主,温度更低时还出现伟晶作用,热液作用以至“硫化作用”。
亦有认为陨石冲击成因。
⑧主要矿产。
Pt Cu Ni5.举例说明熔离成矿作用及其矿床地质特点。
上述以说明6.贯入矿体是如何形成的?有何鉴定特征?常可见于哪些类型的矿床中?7.火成堆积作用及其意义。
也叫重力分异作用,在重力作用及岩浆对流作用影响下,岩浆早期结晶出来的矿物按其比重大小发生分异,重者下沉,轻者上浮,不同比重的矿物产生垂直分带并形成有用矿物的富集带。
意义???矿物分异①含矿元素富集②形成有利的结构构造8.金伯利岩及其岩浆来源。
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一种富含钙碱性和挥发组分的超基性次火山岩。
具特殊的组构:角砾状构造、斑状结构。
岩浆来源9.试述金刚石矿床形成条件及矿床特点。
形成条件:温压条件、断裂、盖层、岩浆岩条件a.高温(1200-18000C),高压(60-70Kb)即地下200-300Km;b.存在超壳型深大断裂,且导通性好,次级断裂不发育,且为盲断裂(不直接通地表)。
c.在断裂上存在2-3Km厚的盖层。
d.金伯利岩浆。
矿床特点:10.科马提岩。
科马提岩:由基性和超基性火山岩和部分侵入岩组成,其化学成份高镁(MgO高达35%,一般20-30%),钛、锰和Na/K,具枕状构造和特征的鬣刺结构,为太古代早期绿岩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11.试述火成岩浆矿床的类型及其特征。
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爆发矿床岩浆喷溢矿床12. 举例说明岩浆成因铬铁矿的类型及矿床地质特点。
(1)岩体主要产于造山带(地槽褶皱带)中,时代主要为显生宙。
(2)岩体受构造控制明显,常呈带分布,岩体形态复杂多样,与围岩的产状常不整合。
(3)岩体有岩相分带,但多数不发育火成堆积构造,层状构造和韵律性不明显,但岩体内部常见线理、叶理和流层理(构造影响而致)。
(4)岩石类型主要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一般不发育。
岩石化学特征为富Mg质的超铁-镁质岩石。
(5)矿体主要赋存于纯橄岩和斜辉辉橄岩中,其形态复杂多变,有透镜状、脉状、束状、串珠状、瘤状等,有时呈似层状(与层状者区别在于连续性差),矿体规模变化大,小如拳头,大者达数千万吨,矿体呈群出现,其分布常有方向性,常与围岩中的线理或流层理方向一致。
(6)矿石的成份、结构比较复杂,常见变形、变质组构,品位变化大。
(7)矿石化学成份特点:高铬富铝,铁相对亦高。
13.岩浆挥发组分及同化作用对岩浆成矿有何影响?对岩浆的分异作用,结晶作用及某些成矿元素的搬运、富集具重要影响。
(1)挥发份影响矿物的熔点,改变矿体的形成时间,挥发份易于Ag、Au、Pt、Pb、W、Sn、Mo、Pb、Zn、Cu等组成易熔络合物,保留在岩浆的残余溶液中并可能富集成矿。
(2)挥发份影响成矿物质的溶解度,挥发份含量越高,成矿组份在岩浆中溶解度越大,对岩浆熔离作用影响更大。
(3)挥发组分对压力的反应敏感,易于流动,影响矿体形成部位。
同化作用14.岩浆矿床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岩浆矿床是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经过岩浆作用(如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