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山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特点有哪些?**答:(1)针对性(2)继承性(3)生产性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的选冶加工技术性能评述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评述;(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述;(3)矿石选矿试验情况评述3. 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和勘探程度评述包括哪些内容?*答:着重说明勘探范围、深度,确定的勘探类型,采用的勘探方式、勘探手段、工程网度和工程间距,以及完成的其他有关地质的和勘探的工作项目及其数量,地质工作和勘探工程的质量评述,阐明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情况。
4. 对地质勘探报告的审查包括哪些内容?**答:(1)文字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审查;(2)地质研究程度的审查;(3)勘探工作和勘探程度的审查;(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审查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内容有哪些?*答:(1)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地质章节,提供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地质资料;(2)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需要,依据地质报告中地质图件,编制相关地质图件;(3)提供矿区地质储量估算成果(审查核对后的);(4)提供其他有关的地质资料6. 矿山设计工作中,设计书中地质部分必须包含的内容有哪些?绪言、矿区及矿床地质、矿区勘探工作和质量评述、地质原始资料和综合资料编录、资源∕储量估算、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基建地质及设计、生产勘探、地质储量及生产矿量平衡情况、首采地段的生产探矿和采准、备采的布置等。
7. 矿山设计中的地质图件主要有哪些?*答:矿山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纵投影图(垂直的或水平的)、中段或平台预切地质平面图、储量计算图、矿体顶底板等高线图(缓倾斜矿体)、其他辅助图件和有关资料等。
8. 什么是基建勘探?*答:基建勘探为满足矿山设计的需要,保障基建开拓的顺利进行,满足矿山初期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补充勘探工作。
9. 基建勘探的地质工作内容有哪些?**10. 什么是生产勘探?答:生产勘探(矿山生产勘探)是指基建勘探之后,贯穿于整个矿床开采过程中,为保证矿山均衡正常生产与采掘或采剥工作紧密结合、由矿山地质部门所进行的矿床勘探工作。
11.地下开采矿山的生产勘探手段有哪些?*答:坑道、钻探、凿岩机探矿12. 影响生产勘探工程网度的因素有哪些?答:(1)矿床地质因素(2)工作要求(3)工程技术因素(4)生产因素(5)经济因素13. 确定生产勘探工程网度的方法有哪些?**答:(1)类比法(2)验证法(3)统计计算法14. 矿山探采资料验证对比的作用有哪些?**答:(1)验证工业指标的确定以及采样和矿石技术加工的合理性;(2)验证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与勘探网度确定、勘探手段选择的合理性;(3)检验不同勘探阶段中的矿床合理的控制程度,为矿山开采设计和各生产准备阶段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4)可供研究成矿控制条件和成矿规律,以指导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和矿山开采工作等。
15. 探采对比参数的计算方法?*答:(1)矿体面积绝对误差(2)矿体面积重合率(3)矿体形态歪曲误差(4)矿体厚度绝对误差(5)矿体长度误差率(6)矿体边界位移误差(7)矿石品位误差(8)矿石储量误差(9)金属储量误差(具体公式见课本P50-51)16. 什么是矿石质量管理?答:矿石质量管理属于矿山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矿山宝贵的矿产资源,减少损失并保证矿产品质量,满足使用单位(选、冶、用部门)对矿石质量的要求而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17. 矿石质量预计的方法有哪些?**答:定性预计法(又称直观法或调查法,实质是经验法或类比法)、定量预计法18. 什么是矿石质量均衡?答:矿石质量均衡又称矿石质量中和,是矿山地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指在矿山设计,采掘(剥)计划,以及爆破、出矿、运输、储存及破碎等生产过程中,根据矿石质量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配矿方式和方法,使采出或运出的矿石质量均衡,以期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资源效益达到最优的质量标准。
19. 矿石质量均衡的计算?答:(见课本P69-70)20. 矿石质量均衡的方法有哪些?**答:配矿、矿石初步分选21. 什么是开拓矿量?备采矿量?**答:开拓储量是指在勘探程度达到相应级别的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121b、122b)中,完成设计所规定的开拓系统工程范围内及其所开采的邻近矿体,所计算的除永久性矿柱和暂不回采的矿柱外的、所有能利用已有开拓工程进行采准的生产矿量(111、121、122)。
备采储量是指按照采矿方法要求的顺序,做好全面回采、切割等采矿准备工作,所计算的、除没有回采切割工程的矿柱及未有措施解决开采条件复杂的采场外的、所有能利用已有采矿准备工程进行回采的生产矿量(111),它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
22. 确定生产矿量保有期限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1)矿床开采方式(2)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高低(3)矿床地质条件(4)坑道掘进速度(5)坑道工程维护的难易程度23. 矿山储量实际保有期限的计算。
*答:(1)工业储量实际保有期限(T)(2)生产矿量的实际保有期限(具体公式见课本P103)24. 什么是贫化率?废石混入率?答:采下矿石的品位降低数与原矿体(或矿块)平均品位之百分比,称品位降低率,又称矿石贫化率,简称“贫化率”。
废石混入量与采下矿石(俗称“毛矿石”,即工业矿石与废石之和)量的百分比,称废石混入率,表示废石的混入程度。
25. 什么是损失率?矿石采收率?答:采矿过程中损失的工业矿石量与该采场(或采区)内拥有矿石储量的百分比,称矿石损失率,表示工业矿石损失程度。
采出的工业矿石量与该采场(或采区)原拥有矿石储量的百分比称矿石回采率,或矿石采矿回收率,又称矿石采收率。
26. 贫化的分类?答:(1)按与采矿作业过程有关的贫化分类:第一次贫化、第二次贫化(2)根据贫化性质分:可避免的贫化、不可避免的贫化27. 损失的分类?答:(1)按与开采作业关系分:开采损失和非开采损失(2)根据损失的性质分: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可避免的损失。
28.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管理包含哪些内容?答:包括做好贫化与损失的统计报表工作,根据影响贫化和损失的因素,确定合理的采矿贫化率与损失率指标,并进一步寻求降低采矿贫化与损失的措施。
29. 爆破工作的地质指导包括哪些内容?**答:(1)岩矿石的物理技术性质(2)岩矿体的结构特征(3)岩层产状(4)断层、裂隙发育状况30. 回采作业中的地质指导包括哪些内容?答:(1)指导切割(2)检查矿房两帮(3)检查回采掌子面(4)指导炮孔布置(5)指导爆破与出矿(6)指导充填31. 地下开采矿块采准工程的地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答:利用矿块采准工程的地质资料,对矿块进行“二次圈定”。
如利用脉内运输平巷加斗穿(装岩巷道),进一步查明矿体上下盘围岩界线和接触关系;利用切割层的沿脉和穿脉等切巷进一步探明矿体切割层位置的边界,指导切采和回采;利用采准天井及联络道探明下悬矿体的尖灭位置,为矿块的切割层和底部结构确定选择合适位置。
32. 矿块开采中完成的地质成果资料有哪些?各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1)文字报告:包括矿块位置(采场编号,所属中段、矿脉、四邻关系)、矿体地质特征(如各分层的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石类型,矿化及围岩蚀变才,矿体物质成分、内部结构,矿体构造类型和主要特点)、各分层矿石开采质量和全矿块开采质量(即计算采下矿石量和品位、采下围岩和夹石量及其品位,采下矿石总量和品位、未采下矿石量和品位)、各分层开采一次贫化率与损失率的计算情况和整个矿块开采一次贫化率与损失率的计算情况。
(2)附图资料:各分层地质素描图和取样图;各分层实测地质平面图,即“采掘图册”,上下中段地质图,矿块矿体投影图,矿块矿体剖面图;开采时遇到的特殊地质现象,大比例尺素描图和文字描述记录。
(3)附表资料:各分层、全矿块的采下和未采下矿石量计算表,最终累积探明地质储量计算表,采下废石量计算表,采下矿岩总量计算表(包括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的计算);采矿贫化率与损失率计算表;各种验收资料、测量实测资料、回采过程中有关分析资料、记实资料;附开采前生产勘探矿块地质资料和矿块开采设计资料,便于勘探、设计与开采对比研究。
33.选冶加工过程中的地质管理工作内容是什么?答: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尾砂的利用研究和冶炼炉渣的利用研究等。
34. 采场验收的步骤是什么?答:(1)采场地质资料(2)采场地质工作(3)采场生产资料(4)采场测量资料35. 中段正常结束的条件有哪些?*答:(1)中段范围内矿床地质构造、矿体地质特征已探明,“空白区”、开采中段外围已作出无矿或不可采的结论(2)中段范围内所探明的主要、次要矿体,一切可利用资源已采尽出净(3)中段范围内各采场(块段)均已结束,并经正式鉴定验收,且已封闭。
(4)中段内可采矿柱、残矿已按设计要求补采并出尽,损失矿石数量、质量,损失性质、分布及原因等均已查明,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核销。
(5)中段范围内的地质测量资料已收集完毕,无遗留问题。
36. 中段或台阶结束所需资料有哪些?*答:(1)中段或台阶矿床地质特征包括其矿体分布、规模、产状和形态,矿石质量与品级、类型分布;工业矿石地质储量,矿床构造,围岩及水文地质条件等(2)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工作(3)生产工作包括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采矿方法、掘进或剥离及采矿工作,采矿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管理工作和经验教训等(4)矿量变动情况,包括地质储量级别、数量变动,历年采矿量、剥离量,损失量及矿量报销;采矿的贫化与损失,各采场(块段)回采率,中段或台阶总回采率等(5)中段或台阶范围内探采资料对比(6)图表资料包括:该中段或平台的地质平面图、剖面图,采场(块段)设计施工图,储量计算图,探采对比图,采掘工程素描图,采场(块段)生产管理地质资料,取样、加工、化验,贫化与损失、矿量统计等各种表格(7)中段或台阶结束遗留的问题和处理意见。
37. 什么是闭坑?答:井区、坑口或露天采场完成设计要求后,或因遇到意外的原因而终止一切采矿活动,并关闭全部生产系统,称之为闭坑。
38.生产矿山储量估算的目的是什么?**答:一、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矿山储量变动的统计资料,使国家和地方掌握矿山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利用和损失情况,为编制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和制定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二、为矿山开采设计、采掘计划的编制及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
39.制定矿床工业指标的原则是什么?答:(1)合法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综合原则(4)动态原则(5)合理原则(6)效益原则40.矿石质量指标有哪些?*答:(1)边界品位(2)最低工业品位(3)矿区(床)平均品位(4)综合工业品位(5)矿石类型、品级(6)伴生有用组分和有益组分含量(7)有害组分平均允许含量(8)矿石或矿物的物理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41.最低工业品位、综合工业品位、答:最低工业品位:一般是指工业上可以利用的矿石(矿物)按单个工程或块段(矿体)计算的最低平均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