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铁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炼铁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第一章概论1. 传统的长流程生产面临能源和环保等的挑战,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是用来替代高炉炼铁的两种工艺。

2. 高炉炼铁具有庞大的主体和辅助系统,包括高炉本体、原燃料系统、上料系统、送风系统、渣铁处理系统和煤气清洗处理系统。

在建设上的投资,高炉本体占15%~20%,辅助系统占85%~80%。

3. 高炉炼铁过程的特点:在炉料与煤气逆流运动的过程中完成了多种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化学反应的和物理变化,且由于高炉是密封的容器,除去投入及产出外,操作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反应过程的状况,只能凭借仪器、仪表间接观察。

4. 高炉冶炼过程的主要目的:用铁矿石经济而高效的得到温度和成分合乎要求的液态生铁,为此一方面要实现矿石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分离,既还原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己经被还原的金属与脉石的机械分离,既熔化与造渣过程。

5. 高炉冶炼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在尽量低能量消耗的条件下,通过受控的炉料及煤气流的逆向运动,高效率的完成还原、造渣、传热及渣铁反应等过程。

得到化学成分与温度较为理想的液态金属产品,供下步工序使用。

6. P7表1一2高炉各区内进行的主要反映及特征7. 凡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从中经济的提取出金属铁的岩石,均称为铁矿石铁矿石中除含铁的有用矿物外,还含有其他化合物,统称为脉石。

脉石中常见的氧化物有Si。

?、AI2O3、CaO、及MgO等。

8. 人们把铁矿石分为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

9. 铁含量高并可直接送入高炉冶炼的铁矿石称为富矿,含铁品位低、需要经过富选才能入炉的铁矿石称为贫矿。

10. 渣中的碱性氧化物(CaO、MgO等)与酸性氧化物(Si02等)的质量分数应该大体相等,应为只有如此,渣的熔点才较低,粘度也较小,易于在炉内处理不至于有碍正常操作。

为此,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铁矿石带入的脉石的成分和数量, 配加适当的“助溶剂”(简称溶剂),以便得到较理想的炉渣。

此外,造渣物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焦炭及煤粉灰分,几乎是100%酸性的氧化物,必须从其他炉料中摄取碱性成分。

然而大多数铁矿石的脉石也是酸性氧化物,故通常要消耗相当数量的石灰石(CaCO3)或白云石(CaCO3 - MgCO3)等碱性物作为溶剂。

11 .矿石的还原性:矿石在炉内被煤气还原的难易程度称为“还原性”。

一般赤铁矿不如磁铁矿致密,故还原性好。

12. 平铺切取法:在原料入场后对其进行中和、混匀处理,将入场原料水平分层堆存到一定数量,一般达数千吨至数万吨,然后纵向取用。

以保证入炉原料成分稳定。

般矿石的粒度下限为8mm,大者可至20勺Omm。

小于5mm的称为粉末。

14.焦炭在高炉内的作用有:(1)在风口前燃烧,提供冶炼所需热量(2)固体C及其氧化物CO是铁氧化物等的还原剂(3)在高温区,矿石软融后,焦炭是唯一以固态存在的物料, 是支撑高达数十米料柱的骨架,同时也是风口前产生的煤气得以自下而上畅通流动的高透气性通路(4)铁水渗碳15 .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的要求:(1)有一定强度(2)固定的C及灰分含量。

良好的冶金焦应固定C含量高而灰分含量低。

(3)硫含量(4)挥发分含量。

原煤中挥发分含量很高,在干馅过程中大部分逸出。

要求焦炭挥发分的质量分数适当,主要是防止挥发分含量过高。

(5)成分和性能的稳定性以及粒度。

焦炭成分和性能的波动会导致高炉冶炼行程不稳定。

缩小粒度可使焦炉产品中的成品率提高,降低吨铁能耗。

(6)较小的反应性16. 炼焦工艺过程中影响焦炭质量的环节大体上可分为洗煤、配煤、焦炉操作及熄焦等。

其中配煤起着决定性作用。

17 .高炉喷吹煤粉质量要求:(1)灰分含量低(应低于焦炭灰分,至少与焦炭灰分相同),固定碳含量高。

(2)硫含量低,要求低于0.7%,高炉比(180-21 Okg/t)时宜低于0.5%。

(3)可磨性好(即将原煤制造成适合喷吹工艺要求的细粒煤粉时所耗能量少,同时喷枪等输送设备的磨损也轻。

)(4)粒度细。

(5)爆炸性弱,以确保在制备及输送过程中人身及设备安全。

(6)燃烧性和反应性好。

(7)煤的灰分熔点高。

(8)煤的结焦性小。

18. 高炉产品:铁水(包括少量的高碳铁合金)、高炉煤气、炉渣19. 我国大型高炉吨铁渣量在250~350kg/t之间。

地方小高炉由于原料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其渣量大大超过次数,达到450~550kg/to20.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t/ (m3-d))二合格生铁折合产量/ (高炉有效容积*规定工作日)二日合格产量/高炉有效容积21. 高炉炉缸面积利用系数n A(t/ (m3-d))二口合格生铁产量/炉缸截面积22. 焦比:指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干焦的千克数入炉焦比(kg/t)=干焦耗用量(kg)/合格生铁含量(t)23. 煤比:每吨合格生铁消耗的煤粉量。

24. 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焦比及冶炼强度关系:25. 休风率:反映高炉操作及设备维护水平,是高炉休风时间占规定工作时间的百分数。

26. 炉龄:定义为俩代高炉大修之间高炉运行的时间。

(1) 第二章铁矿粉造块1. 铁矿粉造块,即烧结及球团,是最重要的造块作业。

其物料处理量约占钢 铁联合企业的第二位,能耗仅次于炼铁和轧钢而居第三位,成为现代钢铁联合企 业中重要的生产工序。

2. 铁矿粉造块的目的是:将粉状料制成具有高温强度的块状料,以适应高炉冶炼、直接还原等在流体力学方面的要求。

(2) 通过造块改善铁矿石的冶金性能,使高炉冶炼指标得到改善。

(3) 通过造块去除某些有害杂质、回收有益元素,达到综合利用资源和扩大炼铁矿石原料资源。

3. 颗粒间固结力二连接力■排斥力4. 颗粒间相互联结力:引力、液相作用力、固体联结力。

5. 球团矿焙烧机理:固相烧结是由固相分子(离子)扩散而形成的颗粒联结 桥;晶桥连接是一种固相反应生成盐类、氧化物结晶而呈现的颗粒联结桥。

6. 现代烧结生产是一种抽风烧结过程,即将铁矿粉、溶剂、燃料、代用品及 返矿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料,配以适量水分,经混合及造球后,铺于带式烧结机 的台车上,在一定负压下点火,整个烧结过程是在9.8-15.7kpa 负压抽风下自上 而下进行的。

在烧结机上取一微元段,在某一烧结时刻,烧结料从上而下分为烧 结矿层、燃烧层、预热层、冷料层。

最下面为保护算条的15mm 左右的成品烧 结矿铺底料层。

7. 在生产和研究中,常用烧结废气中(p (CO ) / (cp (CO ) + (p (C02)) 来衡量烧结过程中的气氛和燃料的化学能利用。

显然,比值越小,烧结过程的氧 化性气氛越强,能量利用越好。

影响这一比值的因素有燃料粒度、燃料数量、抽 风负压等。

8. 混合料干燥经历了恒温干燥和升温干燥俩个阶段9. 废气经过干燥层后,温度由1100^1500摄氏度降到100摄氏度以下,这样 废气的饱和水蒸气压下降很多,含有很多蒸汽的废气进入下部混合料层时就凝结 成水,烧结料出现过湿。

过湿现象延续到干燥层移到炉算上才算结束。

过湿会使料层透气性变坏,甚至可能使下层料变为稀泥状而恶化烧结条件。

为防止过湿现象,生产中常采用以下措施(1)适当控制混合料初始水分(2)提高混合料的温度。

10. 烧结料的固结经历了固相反应、液相生成和冷凝固结11. F e2O3 R能溶入Si02而不能与SiCh发生相互作用,而FeaCU则不能与CaO 反应,它们之间也就不能形成低熔点矿物而降低软化温度。

因此,在烧结赤铁矿非爆剂性烧结矿时需要配较高的碳量,使Fe2O3还原或分解成Fe3O4后才能产生低熔点的铁橄榄石(2Fe0-Si02)o在烧结磁铁矿熔剂性烧结矿时,需低配碳量以保持较强的氧化性气氛,使Fe3O4氧化到Fe2O3,这样在固相中才能形成铁酸钙。

12. 在烧结料中,主要矿物都是高燃点,在烧结温度下大多不能融化。

当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各组分之间有了固相反应,生产新的化合物,各新生化合物之间、原烧结料各组分之间存在低共熔点,使得它们在较低温度下生成液相, 开始熔融。

13. 随着烧结层的下移,料层温度的最高值逐渐提高,这是由烧结过程的蓄热现象造成的14. 铁酸钙生成特性是指铁矿粉在烧结过程中生成复合铁酸钙的能力。

铁矿粉烧结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所有烧结矿粘结相中,复合铁酸钙类型的粘结相性能最优,以复合铁酸钙为主要粘结相的烧结矿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还原性。

15. 点火控制:传统的点火工艺消耗很多热量,每吨烧结矿达到300-400MJ/t, 而表层以玻璃体为主要粘结相的烧结矿在机尾粉碎而筛除,成为返矿,并没有提高成品率。

现代烧结机上的点火制度是:点火温度(950~1050)摄氏度,点火时间40-45SO点火消耗的热量大幅度下降,先进的厂家降到45MJ/t-般也可降到100~150MJ/to16. 一般将终点控制在最后第二个风箱处,靠安装在该处的热电偶指示的温度进行判断和自动调节烧结机机速等。

17. 强化烧结的措施,混合料预热的目的:混合料预热是为了将混合料温度提高到(或接近)露点,使气流温度保持在露点以上,以防止气流中水分凝结而恶化料层的透气性。

18. 选矿工艺原因:提供了大量小于0.074mm的细磨精矿粉。

这样的矿粉用于烧结,不仅工艺技术困难,烧结生产指标恶化,而且能耗浪费。

为了使精矿粉经济合理的造块,提出了球团的方法。

球团矿靠滚动成型,直径为8-12mm或9~16mm,粒度均匀。

铁矿粉的球团过程包括生球成型与球团矿的焙烧固结俩个主要作业。

19. 生球干燥过程中,在400-600摄氏度之间可能发生生球的爆裂,原因可能有俩个:一是生球在干燥中发生体积收缩,由于物料特性和干燥制度的不同,生球表里产生湿度差,收缩不均匀产生应力,干燥时一般是表面收缩大于平均收缩,表面受拉和受剪导致生球开裂。

二是表面干燥后结成硬壳,当生球中心温度提高后,水分迅速汽化,形成很高的蒸汽压,导致爆裂。

20. 三种经济上合理的氧化球团焙烧方法:带式焙烧机焙烧、链算机■回转窑焙烧、竖炉焙烧。

21. 铁矿粉造块时成品的质量技术要求是根据使用时的需求而拟定的。

为全面的衡量造块成品的性能和质量,应从化学成分、冷态物理力学性能、热态及还原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冶金性能和矿相鉴定等方面加以检查。

22. 转鼓实验:以检验造块制品的耐磨和碰撞性能23. 还原热强度。

采用低温还原粉化和荷重软化两种检验方法来测定和表示出强度变化。

24. 热胀性检验。

某些矿石在加热后体积膨胀,尤其是球团矿最为突出,某些球团矿的热还原膨胀率可达原体积的300% o25. 还原性测定:还原性是评定铁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还原性好的铁矿石能在高炉和非高炉冶炼中达到高生产率及实现低能耗。

26. 软化性测定:铁矿石不是纯物质的晶体,因此没有一定的熔点,它具有一定范围的软融区间。

27 .我国高炉炉料普遍采用高碱度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和天然富块矿的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