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教学法教学设计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和重要技能之一,而教师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
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比阅读教学法是一种旨在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对比阅读教学法的
特点和教学设计。
一、对比阅读教学法的特点
对比阅读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对比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和对照不同
的文本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具体特点如下:
1. 激发学生兴趣:对比阅读可以提供多个观点和不同的见解,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2. 培养全面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学生需要综合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提高阅读理解:对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批判思维: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和论据,学生可以培养批判
思维和辨析能力。
二、对比阅读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针对对比阅读教学法,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 确定主题:选取两个或多个相关的文本,确立主题,比如“环保
措施”。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图片、新闻报道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导入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并组织小组讨论。
比如,“你认为环保措施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不同的文本,并记录重要信息、关键词和自己的观点。
4. 对比分析: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各自的阅读成果,对比不同文本的
观点和信息。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比如,“这两篇文
章的观点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5. 总结归纳: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文本的信息和观点,提
炼出共性和特点。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6. 创作实践: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发
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模板和范文进行参考。
7. 结对评价:学生可以结对互评,互相检查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
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文本选择:选择具有相关性和一定难度的文本进行对比,确保学
生能够理解并发现不同之处。
2. 提问技巧:教师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批判思维。
3. 学生角色:学生在对比阅读中需要担任自主学习者和主动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究和表达空间。
4. 多样化评价:评价不仅仅限于语言表达,还包括思维的逻辑性和全面性。
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
总结:
对比阅读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可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实施对比阅读教学时,应注意文本选择、提问技巧、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阅读的实践,学生成长为思辨能力强、独立思考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