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部控制手册_内控手册模版
银行内部控制手册
第一章总则
1.1 依据
银行内部控制手册是为了规范银行的经营管理、运营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
本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及监管规定编制,旨在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有效性。
1.2 范围
银行内部控制手册适用于本行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文件。
1.3 定义
以下术语如无特别说明,均应具有以下含义:
(1) 银行:指中国境内注册的合法银行机构。
(2) 内部控制:指银行管理者通过完善控制系统以保障银行资产安全、有效性、
准确性的一系列管理行动。
(3)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有效性所建立并实
施的规章、制度、流程等一系列管理行为。
(4) 内部控制风险:是指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实施和运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5) 监控:指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和反馈的过程。
第二章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1 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
银行应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确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2.2 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流程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流程必须合理,科学,畅通无阻,并且有效规避或控制风险。
2.3 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贯穿银行的各个环节,应用灵活而有效,力求在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有效性的同时,不影响银行的盈利效益。
2.4 内部控制制度监控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控机制,对制度设计、实施和运作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三章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3.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
3.2 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应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定义、风险管理模式与原则、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等内容,确保风险管理能够起到及时、准确地识别、控制、记录、反馈各种风险的作用。
3.3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制度应建立完整、科学、系统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信息技术管理框架、安全保障措施、数据存储与备份、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等内容。
3.4 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应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所有业务流程经过规范的操作及有效的控制流程。
第四章内部控制制度监控
4.1 内部审计制度
银行应建立规范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体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提出合理、建议性意见。
4.2 非内部审计制度
对非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及评估,银行应当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认真评估、授权,确保其能够有效发挥监督和督促作用。
4.3 外部监察机构监管
银行应积极配合外部监察机构工作,配合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监管,自觉地接受外部监督和监察。
第五章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5.1 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银行应当根据需求、法律法规变化、业务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适应银行的发展与变化。
修订和完善后,应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有效实施。
5.2 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评估
银行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