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请将古诗《宿建德江》在方框里补充完整,做到内容准确,行款整齐,书写美观,布局合理。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发酵.(jiào)龟.裂(jūn)风一更.(fēng)B.日寇.(kòu)誊.写(téng)默而识.之(zhì)C.耽.误(dān)美差.(chāi)果实累累..(lěi)D.嫉妒.(dù)聒.碎(guō)读万卷.书(juàn)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语众心长狂风暴雨惊心动魄万象更新B.肃然起敬轻于鸿毛邯郸学步坐无虚席C.万籁俱寂饱经风霜赞叹不已盛气凌人D.置之不理出人意料天崖海角恍然大悟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排比)B.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洒了一地。
(夸张)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
(比喻)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设问)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B.“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C.心中有信仰,才能把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发展为承载亿万人民梦想、乘风破浪前行的巨轮。
D.在“牧星人”的精心呵护下,设计寿命两年的天宫二号在太空平安度过了1036天,最终受控荣归。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项是()A.我完全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B.我又笑问:“怎么好法”?C.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跳绳、踢毽子、拔河……等等。
D.王强是我们班的“小飞人”,每次跑步总是第一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爸爸今年四十岁,已到而立之年了。
B.“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D.《祖父的园子》一文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回忆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活动,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和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怀念。
重新排列句子,把它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①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②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③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④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⑤一条小溪从我们村里静静地流过。
⑥小溪的一边是果园。
秋天,硕果累累。
A.⑥⑤②④①③B.③⑤①④②⑥C.⑤③④⑥①②D.⑤③⑥④②①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写句子。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奉献者的身影。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一方土地;如果我是________,我将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__,我将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马上就要离开相处多年的同学了,在这离别之际,请用上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给你的好朋友写一段毕业赠言:_______________根据积累填写名言或诗句。
(1)达·芬奇早年求学于著名画家韦罗基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很快就超过了名扬四海的老师,这真是“青,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当爷爷看到我浪费食物的时候,总是用“常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我。
(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的诗句,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
(4)《竹石》一诗中,说明竹子“坚劲”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如读到杜牧《江南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
口语交际。
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
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
现在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
陶侃惜谷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③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陶侃:东晋名将。
②贼:伤害。
③执:抓住。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见人持.( )(2)人云.( )13、以下与“执而鞭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推门而入B.出淤泥而不染C.不约而同D.不劳而获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这则故事中,陶侃的做法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低头族材料1:当代“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躺在床上刷手机,走路刷手机,等公交刷手机,甚至上班开会也刷手机。
微博、微信、抖音等APP无情地吞噬着我们。
大众不断发声,呼吁“低头一族”回归正常生活,可收效甚微。
材料2:材料3: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16、下列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的一项是()A.躺在床上刷手机B.走路刷手机C.等公交刷手机D.用手机拍照17、下列不属于做“低头族”带来的危害的一项是()A.颈椎变形B.导致聋哑C.影响外貌D.影响视力18、对材料3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玩手机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B.玩手机影响了人的健康。
C.玩手机影响了人与人的交往。
D.玩手机影响了人的生死。
19、请你给“低头族”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闽南春卷张文华寒冬还未走远,春已袅娜而至了。
看着窗外抽绿的草芽,天空掠过的燕子,心也不再慵懒。
挽起袖子,做一份家乡闽南独特的春卷,用春的气息驱走冬的阴霾。
春卷,又叫薄饼,在闽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祭祖时人们都要吃春卷。
所谓春卷,就是将各种蔬菜切丝炒好,用饼皮卷在一起。
做饼皮要用筋道的面粉,还要搅个鸡蛋,这样饼皮才有嚼头。
配菜原料可选的很多,有一样不可或缺——海蛎,清明前后海蛎是最肥美不腥的。
闽南春卷的主要材料有豌豆、肥瘦猪肉、海蛎、胡萝卜、地瓜粉、豆腐皮、鱿鱼、花生、葱、海苔丝、油、盐、面粉、鸡蛋等。
做法如下:第一步,把胡萝卜、豌豆分别处理成丝和丁后加盐炒熟。
第二步,把海蛎、地瓜粉、鸡蛋、葱、盐等混合做成海蛎煎后,切成约1/4掌心大小的块状。
第三步,将鱿鱼切成圈加盐炒熟,豆腐皮加盐炒熟,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条炒熟。
将炒熟后的猪肉、豆腐皮、鱿鱼、海蛎煎、胡萝卜丝充分炒混在一起(豌豆丁不用混入,豌豆经过多次翻炒易软掉,会失去清脆的口感)。
第四步,将花生炒香后,放入搅拌机内搅成花生末后加入白砂糖。
第五步,将面粉用温水和鸡蛋和好,小火烙熟成饼皮。
第六步,在做好的饼皮上涂辣酱或芥末等,将海蛎煎、海苔丝、豌豆丁和炒好的菜丝按顺序放到饼皮上,卷好即可食用。
吃时一般还要配上牛骨汤。
若能忍着不吃,将春卷封口处涂上面糊,下油锅炸成金黄色,皮酥菜嫩,吃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
杜甫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
”《四时宝镜》中也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卷传至闽南,一变而成为清明节的应节食品,据说与郑成功有关。
清初,郑成功与清廷对抗,围困漳州7个月。
此间漳州死亡73万人,全城幸存者仅一二百,一时间城中尸体堆叠,一派惨相。
守城清兵只得用草席裹尸,草草埋葬了。
幸存百姓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以春卷拟作草席裹尸,在清明时节食用春卷,以示不忘。
但对我而言,吃春卷更是一种思乡情愫。
小时候每到春天,我和弟弟的脸颊就会生皮癣,不但不好看,有时还痒得想用手抓。
母亲认定是我们的身体里缺乏营养,便用不同的蔬菜为我们姐弟做春卷。
说来也奇怪,平时最不爱吃的胡萝卜、豆芽,包装成春卷后,我俩竟毫不挑剔,有时一次能吃三四个,这时母亲在桌边慈祥地看着我们,眼里全是笑意。
对于在外的游子而言,家乡的美食恐怕是无法抹掉的记忆。
又是一年春来到,故乡却在千里之外,但愿从母亲那里学做的春卷可以解我的思乡之愁。
(选自《都市晨报》,有改动)20、制作春卷的饼皮得搅一个鸡蛋,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A.丰富春卷的营养成分。
B.增强春卷的香味。
C.使春卷的饼皮更有嚼劲。
D.使春卷的色泽更诱人。
21、春卷的配菜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是什么?()A.加盐和糖炒熟。
B.用盐、糖、料酒腌制几分钟。
C.切成丝或丁。
D.炒(煎)熟或炒香。
22、哪一项是本文介绍的重点?()A.春卷的制作过程。
B.关于春卷的传说。
C.春卷名称的来历。
D.春卷的形、色、香、味等。
23、把文中的地方风味小吃称为春卷,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食品流行的地域。
B.时令。
C.制作食品的材料。
D.历史人物。
24、“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一句中,“相传”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都在慢慢成长。
有人懂得了欣赏,有人懂得了关爱,还有人懂得了感恩……在时光的流里,你懂得了什么?什么让你感受到了成长的痕迹?请选择具体的事例,写下真实的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
2.叙述完整,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详解】本题考查的诗词歌赋背诵默写。
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默写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内容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意书写整齐,美观,布局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