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洪评价报告doc××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晋科咨证:乙级004号×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新国道×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居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2 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1)3 河道演变 (13)3.1河道历史演变及近期分析 (13)3.2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3)4 防洪评价计算 (14)4.1防洪标准确定 (14)4.2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4)4.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33)4.4水面线计算 (33)4.4壅水计算 (37)4.5冲刷分析计算 (41)4.6桥梁底部高程复核计算 (45)4.7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48)5防洪综合评价 (55)5.1建设项目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5)5.2建设项目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 (55)5.3建设项目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5)5.4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6)5.5建设项目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6)5.6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6)5.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7)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58)7结论与建议 (59)7.1结论 (59)7.2建议 (59)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交通必须先行,交通行业必须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线×县×大桥全长131m,3×25m,桥面宽9m,公路级别为II级,桩柱直径为1.5m,桩基位于地面以下28m。
该桥在×村附近斜跨×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三条“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另根据《×省河道管理条例》第七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所有建设项目,包括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口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建设方案和有关文件,按照管理权限,报送县级以上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为此,受**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2 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 《×省河道管理条例》;5 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文);6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水建管[[2001]618号文];7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109号)。
1.2.2标准、规范1 《防洪标准》(GB50201-2014);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3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6 《×省水文计算手册》(2011.3);。
1.2.3相关文件及资料1《××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设计合同;2《×省×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 近期实测1:1000地形图及纵横断面图。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技术路线: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规定,在现场察看、充分收集工程涉及河段的水文泥沙、洪水、河道冲淤、河势变化、各桥设计方案等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分析论证了各桥的建设对所在河道的行洪、河道冲淤、河势变化的规律及特点,河道冲淤变化趋势,计算了设计洪峰流量、洪水位,然后根据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及防洪要求,评价了工程建设对流域规划、河道泄洪、河势稳定性和河岸的影响,并提出影响防治措施,得出结论与建议。
技术路线示意图见图1-1。
工作内容:①外业踏勘调查、河道断面测量;②河道演变趋势分析;③推求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设计水位;④建桥后壅水高度、壅水范围的分析计算;⑤冲刷分析计算;⑥大桥建设对河道防洪的影响分析;⑦防洪影响综合评价。
图1-1技术路线示意图2 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2.1.1建设项目概况及规模××线×县×大桥全长131m,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5跨,桥面宽9m,公路级别为Ⅱ级,桩柱直径为 1.5m,桩基位于地面以下28m,桥孔净高 5.5m~8.0m。
该桥在×村附近斜跨×沟,且①号~④号桥墩位于×沟沟道内,涉河长度107m,该段×沟宽度为40m。
×大桥右岸堤防加高3m,并对×大桥右岸原有一级公路上下方向500m范围内公路改建,使改建后公路与原有公路连接良好,改建后的公路路基作为右岸堤防。
公路改建前后纵断面见图2-1。
图2-1公路改建前后纵断面图2.2河道基本情况2.2.1河流水系。
流域水系图见图2-2。
图2-2流域水系图72.2.2水文、气象1 气象项目区位于×山区及晋西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侯。
受季风环流控制,冬寒冷干燥少雪,春干旱多风少雨,夏炎热雨量集中,秋季较为温凉湿润,总体上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雨少,且在时空分配上极不平衡。
多年平均气温9.1℃,受地形高差影响,垂直差异较明显,呈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82.9mm,大部分集中在7~9月,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北,西南递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49.9mm,5~7月蒸发量最大;多年平均湿度为52%;平均日照时数为2654.6小时;无霜期在160天左右,无霜期由东北向西南延长,相差在3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为111cm;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为22.3m/s。
×沟流域内降雨少,气候干燥,洪涝时有发生,年降水量482.9mm,降雨大多集中在7~9月份。
多年平均蒸发量2149.9mm。
沿线桥梁附近设有×县气象站,主要气象特征见表2-1。
×县气象站气象特征表表2-12 水文1)水文测站情况桥梁所在流域均为湫水河一级支沟,桥址附近无水文测站,湫水河干流上建有林家坪水文站,该站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和领导。
1953年7月1日建成测流,断面地点在×省×县林家坪镇林家坪村,地理坐标东经110º52',北纬37º42',至河口距离13km,控制流域面积1873km2,属基本水文站。
2)暴雨、洪水特性湫水河流域地处黄河中游,流域内除上游东北部、东部约401km2为石山林区外,其余大部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暴雨特性表现为强度大、历时短、持续时间不长,且年际间变化大,年内高度集中,分配不均。
经对林家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5~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占年值的80.5%。
本次评价的大桥所在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其洪水特点是洪峰流量大,来势迅猛,流量过程线峰型尖瘦,陡涨陡落。
年内变化较大,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
2.2.3项目区河道现状桥址位于×沟×村右岸,该段河道较顺直,河槽宽40~50m,现槽内有小水,河道两岸均有堤防,左岸堤防高2.5m左右,右岸堤防高3.0m左右。
河道左侧为农田和房屋,河道右侧为一级公路。
2.2.4社会经济情况×县地处晋西黄土高原,东倚×山,西俯黄河水,现辖*镇*乡,县域面积*km2。
2011年县域总人口**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低于全国水平。
2011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40亿元。
人均GDP达到6878元,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县内主要工业有发电、采煤、炼焦、冶铁、化肥、水泥、酿造、纺织、印刷、陶瓷、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4.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0元。
2011年,全县现有农作物播种面积9.12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21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53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0.38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高梁、玉米、棉花、谷子、小麦、薯类、麻类、豆类等,2011年粮食总产量11.4×104t,水果产量12.38×104t,蔬菜产量6.4×104t。
×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铝等24种,其中煤储面积2570km2,占全县面积的86%,总储量311亿t,在三交矿区富含被称为“国宝”的4#主焦煤。
红枣栽植近百万亩,年产量7500万kg,其中克虎镇在全国首家通过有机枣基地认证。
2.2.5 地质情况桥址区揭露的地层由桥址区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第三系保德组的地层构成。
各组的岩性特征及分布状况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①卵石土:杂色。
主要颗粒成份以砂岩、片麻岩、灰岩为主。
粒径不匀,磨圆度一般,呈次圆状,颗粒间中粗砂填充,填充程度较好。
稍密。
稍湿。
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50KPa,摩阻力标准值80KPa。
2)第三系保德组N2②粉质黏土:棕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