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诗歌
闻捷诗歌的开创性(补充)
闻捷出现于50年代中期的诗坛上,
当时正是说教诗、生产诗大量充斥 诗坛的时代,《天山牧歌》以轻柔、 明快的调子抒写新疆少数民族解放 后崭新的田园生活与乐趣,诗歌写 得纯朴、真挚、热烈,给读者以强 烈的美感享受,开拓了新的诗歌题 材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新边塞诗流派
代表的诗人有杨牧、周涛、章德益、
《致青年公民》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
《向困难进军》 《把家乡建设成天堂》
《在社会主义高潮中》
《人民万岁》
《让生活更美好吧》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
你的悲哀,/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 已经飞离了你的胸怀。 在晨曦下,/我打开门窗,/空中流动着原 野的风,/唉,叫这支尖细的笔,/怎样聚 敛起空中的笑声?
《爬也是黑豆》公木
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到谷场中, 谷场上有一片黑咕隆咚。 爸爸说:“那是黑豆豆。” 儿子说:“那是黑虫虫。” 爸爸和儿子发生了争论, 做爸爸的当然是理直气盛。 真理自然要一边倒在他手里, 这用不着证明就可以肯定。 可是,儿子忽然高兴地大声吼: “爬哩,爬哩!爸爸,你瞅,你瞅!” 爸爸不耐烦地勃然大怒: “瞅什幺?爬,爬!爬也是黑豆!”
《草木篇》流沙河
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 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它连根拔去。 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藤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 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 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草木篇》流沙河
《回答》 何其芳
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奇异的风, 吹得我的船帆不停地颤动; 我的心就是这样被鼓动着, 它感到甜蜜,又有一些惊恐。 轻一点吹呵,让我在我的河流里 勇敢地航行,藉着你的帮助, 不要猛烈得把我的桅杆吹断, 吹得我在波涛中迷失了道路。
《问》
穆旦
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一直倾泻着
《草木篇》
毒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 用美丽的彩衣;黑夜,川暗绿的磷火, 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 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 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迟开的蔷薇》
公刘
盛夏已经逝去,
在荒芜的花园里, 只剩下一朵迟开的蔷薇;
摘了它去吧,姑娘,
别在襟前,让它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第三,从诗歌形式和手法上看,楼梯式
的诗行排列,大量运用排比、重复、对 比,铺陈的手法。把长长的句子拆成短 的,这样更便于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 往往具有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崇高有 力的特点。
《雷锋之歌》(节选)贺敬之
就是这样, 雷锋, 你出发了„„ ——在黎明前的 一阵黑暗中„„ 你带着 满身 燃烧的血泪, 好象在梦中一样, 扑向 党啊—— 温暖的 温暖的 母亲怀中„„ 雷锋, 就是这样
贴近你的胸膛枯萎┄┄
曰白的《吻》
像捧住盈盈的葡萄美洒夜光杯 我捧住你的一对酒窝的唇 一饮而尽 醉!醉! 像蜂贴住玫瑰的蕊 我从你鲜红的 唇上吸取
闻捷“新情歌”的特点
一个突出特点是:诗人既抓住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
豪放、坦诚的个性,又捕捉了爱情与劳动、理想与祖 国、家乡的建设紧密融合这个时代特点,写出了健康 的新时代的情歌。 闻捷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诗作所显示 的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情。 闻捷的诗作也有时代的局限,主要是把爱情政治化、 简单化。 闻捷出现于50年代中期的诗坛上,开拓了新的诗歌题 材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从文学史延续的角度看,闻捷的新情歌也为八十年代 新边塞诗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 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 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的最迟。春天,百 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 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 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 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九叶诗派
代表诗人是穆旦、唐祈、唐湜、袁可嘉、
陈敬容、杜运燮、辛笛、杭约赫。 主要特点是具有现代主义特色,把现代 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诗歌 想象力非常奇特、富有巨大的诗歌张力。
《茉莉花》郭沫若
我们的花朵小巧,雪白而有清香, 簪在姑娘们的头上,会芬芳满堂。 当然,人们也可以摘去焙成香片, 厨师们更可以用来点缀竹参烫。 有那肮的文人却称我们为“狎品”, 足见他们的头脑是荒天下之大唐! 这样的思想如果不加以彻底改造, 打算过社会主义革命关,休要妄想!
昌耀、马丽华、张子选等人。
《雨中》
李瑛
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
车篷,/汽车兵/从车窗伸出一只手/ 想接一把水擦擦眼睛。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第一,从选材看,往往是重大题材,是
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指令性思想,它在 本质上是政治原则与抒情的结合,或者 说是以抒情方式表达政治原则。 第二,从抒情主人公的姿态上看,他是 站在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代表 这个时代最高价值,往往是代表人民、 革命、阶级。这就决定了诗歌的视角不 是单一的个人化的视角,而是宏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