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电镜图
• 脂质体
•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 微小囊泡。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 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 。
• 脂质体的分类
• 1.脂质体按照所包含类脂质双分子层的层数不同,分为单 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 • 小单室脂质体(SUV):粒径约0.02~0.08um;大单室脂质 体 (LUV)为单层大泡囊,粒径在0.1~lum。 • 多层双分子层的泡囊称为多室脂质体 (MIV),粒径在1~ 5um之间。 • 2.按照结构分: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多囊脂质体 • 3.按照电荷分:中性脂质体,负电荷脂质体,正电荷脂质 体
胆固醇结构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 1.脂质体的靶向性 • (1)被动(天然)靶向性:
• (2)物理和化学靶向性:
• (3)主动靶向性:
• 2.脂质体的长效作用(缓释性)
• 3.脂质体降低药物毒性 • 4.脂质体能保护被包封的药物,提高药物稳定性
• 5.脂质体的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 脂质体的性质:
速离心法、微型柱离心法和透析法等。
• 药物包封率的测定精密量取配置好的阿霉素脂质体样品, 加人有0.Zu m 的离心管, 低温超速离心3 0 m in, 取滤液测定吸光度, 计算游离阿霉
• 自1965年,脂质体发现以来,至今已有十个脂质体产品上 市(主要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其中六个脂质体制 剂是静脉给药。将这些药物制成脂质体后,最显著的特点 是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价格也菲 然(如阿霉素脂质体注射剂,约8000元/支)
阿霉素脂质体注射剂
• 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制剂研究 抗肿瘤和抗感染药物被包裹在脂质体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药物 靶向性, 并大幅度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从而提高治疗指数。脂质体 包裹的阿霉素可明显地降低心脏毒性和皮肤毒性, 试验动物的存活率 比游离药物对照组高。
10 mg/kgDOX
生理盐水
i.p
i.p
20.6±4.6
12.2±1.9
62.8
0
药物包封率的测定
• 包封率又称包裹率,包括重量包封率(Qw)、体积包封率(Qv)、药 脂包封比(Ew)。 • 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有直接对制剂进行测定和分离出脂质体测定,常用 的分离方法有: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子筛法)、超滤膜过滤法、超

脂 质 体
搅 拌
磷 酸 缓 冲 液
薄膜分散法示意 图
• 脂质体技术的重要设备
• 挤压模滤器:滤膜常用聚碳酸脂膜,孔径一般为0.03-0.1µm,可根据需要加以选用。该设备广泛用于脂质体和 亚微乳等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中。 • 高压匀质机:是现代广泛使用的制备脂质体等纳米制剂的 设备,由微型空压机,匀质阀,温控系统等组成。
• 磷脂类:卵磷脂、大豆磷脂、脑磷脂、合成磷脂如磷脂酰 乙醇胺(PE)、合成二棕榈酰-DL-α磷脂酰胆碱 (Synthetic dipalmitoyl-DLα-phosphatidyl choline 简称DPPC)、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 PS)、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tiols简称PI)等 • 胆固醇类:胆固醇、胆固醇乙酰脂、β- 谷甾醇、牛胆质体的结构图
脂质体的研究热点
亲水性侧链具有空间稳 定和长循环作用 磷脂
包封的药物
嫁接的配体具有主动 靶向功能
同时具有主动靶向和立体稳定的脂质体
•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
• 脂质体系由磷脂为膜材及附加剂(如胆固醇)组成。 • 磷脂为两性物质,其结构上有亲水及亲油基团。
• 膜材:
布及对靶细胞作用影响较大。
• 药物脂质体化的方法:
• • • • • • • 薄膜分散法 注入法 超生分散法 逆向蒸发法 冷冻干燥法 冻结溶解法 主动包封法
薄膜分散法
• 将磷脂等膜材溶于适量的氯仿中或其它有机溶剂中,然后减压蒸发旋转除去 有机溶剂,使脂质在器壁形成薄膜,加入缓冲液,进行振摇,即得。脂溶性 的药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与磷脂一起蒸发。水溶性药物则溶于缓冲液中 通常,薄膜分散法形成的是大多室脂质体,粒径较大,在1~5μ m,且分布 不均匀,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其它技术以得到粒径大小均匀的大单室脂质体。 这些技术有干膜超声法、薄膜-振荡分散法、薄膜-均化法、薄膜挤压法 磷脂、 胆固醇、药 物(脂溶性) 氯仿、乙醚 旋转蒸发 形 成 薄 膜
药物
15 mg/kgDONP I 10 mg/kgDONP 5 mg/kgDONP
给药途径
I.h I.h I.h I.h
平均瘤量(g)
0.825±0.309 1.598±0.590 2.904±0.625
抑瘤率(%)
83.3 67.7 41.4
10 mg/kgDOX
生理盐水
2.385±0.645
4.951±1.098
• 阿霉素脂质体注射剂对小鼠S- 180 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体内给予阿霉 素脂质体注射剂10 mg/ (kg· d),15mg/(kg· d)8 d,对小鼠S180 实体型的抑瘤率分别为67.7%和83.3%,与同样剂量阿霉素注射液组 比较作用更强。
表1 阿霉素脂质体注射剂 对S- 180 实体瘤抑 瘤作用
• 1.相变温度
• 当升高温度时,脂质双分子层中酰基侧链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 这种变化会引起脂膜物理性质的一系列变化,可由“胶晶”态变为 “液晶”态,膜的横切面增加,双分子层厚度减小,膜流动性增加, 这种转变时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
• 2.脂质体荷电性
• 含酸性脂质,如磷脂酸(PA)和磷脂酰丝氨酸(PS)等的脂质体荷负 电,含碱基(胺基)脂质,例如十八胺等的脂质体荷正电,不含离子 的脂质体显电中性。脂质体表面电性对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
51.8
0
I.h
表2 阿霉素脂质体注射剂对S180 实体瘤模型 的生命延长率
药物
15 mg/kgDONP 10 mg/kgDONP 5 mg/kg DONP
给药途径
i.p i.p i.p
生存天数(d)
28.4±3.4 23.4±5.7 17.4±3.2
生命延长率(%)
132.8 92.8 4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