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旧工业建筑改造

旧工业建筑改造


3.可持续发展观
建筑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所占 比例很高,约占34%。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从建造、使用到最终 解体的整个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延长建筑的生命 期限,是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
4.工业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它记载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具有一 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通过适当的再利用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内涵, 同时也可改善今天城市开发中“千城一面”的景观,创造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2展馆陶土砖外墙
节能新材料的表现
旧工业建筑外立面的生态改造往往注重建筑表皮设计和节能概念的 结合,其目标是在注重能量动态平衡的同时追求内部空间的舒适性。近 年来,太阳能光电板技术、双层玻璃结构等高技术化表皮都已得到较广 泛的应用。
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3展馆就采用了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表皮构造技术,外层为 半透明聚氨脂碳酸板,内层采用Low-E玻璃、保温材料以及铝合金复合嵌板,内外层间的中 空区种植竹子,既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也充分表现出高技术的工艺美。
改造后的大空间里别别出心裁设置了篮球架(左)木质结构支撑起需要 的功能房间(右)
砖的表现
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中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不仅是一项节能环保措 施,通过对旧厂房废弃的粘土砖进行翻新、重组、改变用途等再利用, 能使建筑在唤起人们历史记忆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
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4展馆的1号、2号楼的外墙
文化部博艺画廊改建设计
在距建筑外立面1.5m处建起了 一道用冲孔金属板做的50m薄薄的 虚墙,利用冲孔而产生的半透明效 果和原本锈蚀的金属质感形成了新 的材料感,结合外廊和咖啡厅的玻 璃盒子让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成 了微妙的界定。
混凝土表现
许多破败的旧建筑都会袒露出 其混凝土的质地,展现出特有 的粗糙质感。改造建筑师不再 强调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内 在逻辑,而是强调其作为承载 过去状态的精神内涵。
马萨诸塞州水资源部改造前后空间效果对比
案例一:柳州东郡会所
原厂房平面为“回”字形结构。东西向开间为十跨,轴线间距均 为六米,南北进深分为前后九米,中间十五米的三跨。而“回”字形中 间为十五米乘四十八米,高达十八米的大空间,周边则环绕着两层层高 八米的空间。
一层平面图
更衣、卫生间
茶室
后 门 厅

4、专业教室 14、美术教室
5、展览空间 15、办公室
三层平面图

建筑细部设计——保留和创新
改造前的外部全貌
改造前的内部空间
新加建的入口门厅
改造后的共享中庭
西侧外观
生锈的钢板成为窗间的装饰构件
内院保留了原先的老旧机器, 成为特色鲜明的后现代雕塑
外墙面的装饰画
室外小广场,废旧的机器部件被拆 下散放在各处,镂空的砖墙上锈迹 斑斑的钢条被拼成冰裂的花饰。 清水砖墙与玻璃的经典立面组合。
新建部分采取与原始风格相协调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体现旧建 筑的原始风貌。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也处理新旧部分的关系,以 明确新旧建筑间的传承关系。
法国诺宜斯尔雀巢总部(麦涅巧克力工厂)
2.地标性旧工业建筑
许多工业构筑物如水塔、烟囱、煤气堡等,由于其外观特征在该区 域十分醒目,久而久之为人们所熟悉,而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
中庭楼梯是各空间的主要联系通道
二层平面图
卫生间
中餐散座区
厨 房
露 台 就 餐 区
中餐包房 二层平面图分析
接待区
中餐厅走廊看门厅
中餐厅走廊
中餐厅包房
卫生间入口
侧立面从漓江山水中选择了一个最经典的片段,通过铝合金的角度的改变形成剪影
侧立面从漓江山水中选择了一个最经典的片段,通过铝合金的角度的改变形成剪影
共享中庭中的钢结构楼梯 粗犷有力 新加建的入口门厅—钢、 玻璃与粘土砖的完美结合
钢构件的大量使用突出反映了建 筑原有的工业气质 粘土砖的反复出现又使冷峻的工 业气质中增添温馨的怀旧情调
透 隔 引
将临街的 东面设置 为会所的 主入口,将 室内空间 后退了三 跨,形成入 口处的灰 空间。
健身房
西餐厅 一层平面图分析
大堂Βιβλιοθήκη 层茶室夹层西餐厅包房 夹层平面图分析
主入口,灰空间
一楼入口处水景
一楼室外座位区
大堂,中间贯穿的连廊联 系两侧的夹层
一楼茶室(青花及荷是茶室的主题)
西餐厅的空间和茶室完全相同, 但呈现的表情则完全相异 七米高的酒架成为一楼西餐厅的中心
德国汉堡梅地亚中心改造 – 这里曾经是生产轮船螺旋桨的工厂,建筑设计上的工业特性及所 采用的材料和建筑成分的多种变化格外引人注目。 – 米迪亚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运用了玻璃和钢等光滑纤细的构件。 同时配合黄色的楼梯栏杆扶手、蓝色的空间连廊、红色的构件、 磨砂玻璃的天棚再加上室内露出的点点暖色的灯光让整个旧建筑 透出一股生气。
单层、跨度大、支 常见于重工业厂 大跨型 撑结构多为混凝土 房、大型仓库等 (1类) 钢架和拱架等 具有特殊形态的构 如煤气储藏仓、 筑物 储粮仓、冷却塔 等
特异型 (2类)
层高较一类厂房低 常见于轻工业的 常规型 ,但空间开敞的建 多层厂房、多层 (3类) 筑 仓库等
美国洛杉矶临时现代博物馆
(二) 空间的重组与整合
拆除建筑内部分隔墙形成 大空间(左)
保留底层铸铁结构(中)
保留原有的木质框架 结构(右)
美国阿波利斯市莱歇广场
尚街LOFT
3、引入腔体
庭院(天井)
边庭
光井(风井)
中庭
南海意库中庭
“八号桥”的中庭空间
Z58的边庭空间
B4展馆3#楼边庭空间
4、空间的扩充增加
空间的扩充,是指为满足新的功能变化在旧建筑物内部或 外侧增加的新建筑的方法。扩充的方式可以分为垂直加层、水 平扩建、增加地下空间等。
改造手法: 应针对原为人们所熟悉的建筑特征,进行符合逻辑的二次设计, 在最大程度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新的建筑体验。
维也纳煤气储罐改造
3.一般性旧工业建筑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良好的结构状况和区位地点,以及齐 全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在外形上并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历史、美学 价值和特征,因此这类建筑外部形象的更新的自由度很大,可以 使设计师在原有结构潜力范围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 出新的形象。
蒙第尔影视艺术展示中心
木材表现
现代人对木材有着深厚的感 情,不但是因为木材的“绿色” 质地特性,也是因为建筑的木结 构曾是建筑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登琨艳工作室
美国泽西城某音乐家住宅和工作室改造 – 早在 1880 年.这里是一个仓库兼马厩,有着倾斜的屋顶、错综的横 梁、木制的支柱和砖墙。建筑师阿比罗·康纳斯·舍曼保存了这些特 征,还增添了一些早期的物品以唤起对过去的回忆 – 新旧元素被杂糅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层东部的建 筑沙龙
舒适亲切 的茶吧, 桌上是内 蒙当地特 色的小茶 点。 从二楼两个绘图室看中间的通道
外部“桥”连接报告厅与教室
内部“桥”联通各功能区
穿插 咬合 对话
入 口 门 厅 一 角
窗 的 设 计
门 厅 旁 水 池
开 放 的 评 图 教 室
打破第五立面 丰富空间造型
建筑细部设计——新旧材料组合
综合设计专题讲座二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
一、基本概念
1.旧工业建筑(Old Industrial Building) 指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原有生产功能,已被废弃或闲置的工业建筑。 它们多属于近、现代建筑,一般保留下来的多建造于19世纪至20世纪,目 前物质状态相对比较完好。其中既包括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或文化价值的旧 工业建筑,也包括大量现存的普通旧工业建筑。 2.再利用(Reuse) 是对原有建筑的再次开发利用,它是在原有建筑非全部拆除的前提下,全 部或部分利用原有建筑物质与历史文化内容的一种开发方式。 旧建筑再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当原有建筑物质状况损毁破败到难以发挥其社会功能时,对其进行日常 的加固、修缮和维修等行为,这是旧建筑物再利用的基本物质前提; 当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再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时,在保留部分原有建筑 物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的改建、扩建等,使之满足新的社会功能需求; 原有建筑的部分物质实体在新的建筑中的继续循环使用。
后门厅以光影和虚实来塑造空间
案例二: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改造
综合楼 建筑馆
工程技 术楼
二教
三教
科学楼 主楼
图书馆
一教
基地分析
教学一区 教 学 二 区
办公区
教学
报告厅
门 厅
建筑形体分析
功能分区及流线

4、专业教室
5、展览空间
14、美术教室
15、办公室
流线分析
• SAM_6527.jpg
三、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再利用的设计手法
(一)功能的转换与更新
类型 特点 原功能类型 适宜改造类型 可改造为博物馆 、美术馆等要求 高大空间的建筑 限制较大,适合 改造为大小不一 的建筑,如艺术 中心、娱乐中心 和各类工作室 适合改造成餐厅 、办公楼住宅、 娱乐场所等多种 建筑形式 实例 伦敦泰特现代艺 术馆、上海城市 雕塑艺术中心 维也纳煤气罐改 造工程、鲁尔煤 气罐改造潜水中 心 北京798创意园 区、上海“八号 桥”
垂直加建
奥伯鲍姆城
鸟瞰、垂直加建五层的三号建筑
水平加建
卡尔斯鲁厄艺术及媒体技术中心
四、旧工业建筑外部形态改造的设计手法
1.历史性旧工业建筑 这类旧工业建筑一般属于产业类建筑遗产范畴,建于20世纪初或 者更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 改造手法: 保留大部分原有建筑的外部特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或更 换局部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