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零售业态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初步探讨
摘要: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在我国,目前把零售业态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又具体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直销、电话购物等18种零售业态。
这些零售业态在满足市场需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零售业问题对策
1、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客观基础
1.1 经济发展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种零售业态的产生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没有强大的社会生产能力提供丰富的产品,零售业态中的超级市场等就将失去产生的基础。
国外零售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百货店占主导地位。
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2000美元超级市场出现和发展。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4000美元时超级市场进入成长期,专营店、专卖店和便利店开始出现。
当人均GDP 达到4000美元以上时高级品牌专卖店开始出现,便利店进入成长期。
中国零售业态基本遵循这一规律。
现在中国人均GDP达4000元以上,出现多种零售业态并存的局面,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的结果。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零售业态的发展。
1.2 消费需求多样化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的发展为零售业态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仅有物质条件还不够,零售业态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消费需求多样化。
因为每种零售业态都有目标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零售业态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产物,消费需求多样化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零售销售技术和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零售业态的发展
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资本增值,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一种新的零售业态能否产生并获得成功,要看其经营的商品是否能以低于社会平均价格销售,这是零售业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准。
因为任何一种零售业态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以节约社会交易成本为前提,同时又能获得合理的利润,所以,没有效益的增长会使零售业态失去存在意义和连续发展的条件。
1.4 商业制度变革促进零售业态的发展
随着商品流通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外资大量进入流通领域,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商业内部业务流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这些变革与已经发生的各种零售业态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发展。
零售业态的发展只有建立在商业制度变革的基础上才有活力和生机,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条件。
2、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特点
2.1 零售业态种类多元化
在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多元化。
超级市场、大型超市、专卖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和无店铺等新型业态在我国零售市场都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而且有的已经成为主力业态。
多元化还体现在外资、独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进入流通领域,而且发展很快。
2.2 零售业态经营连锁化
所谓连锁经营就是零售业中若干个同行业店铺或分支企业在统一经营字号的总部统一管理下进行的商品经营活动。
连锁经营是把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原理在流通领域的运用,其原理就是把商业活动分解为像工业生产线上每一个环节那样相对简单,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现在连锁经营在我国蓬勃发展,百货店、便利店、超市、专业店等多种业态都已经形成连锁经营趋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3 零售业态竞争层次化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单一,只有百货店和专业店等几种业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很多新的零售业态进入我国,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使零售业态的竞争进入层次化。
零售业态之间的竞争不仅在相同业态之间进行,不同零售业态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这表现为在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上。
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局,零售企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以求生存和发展。
3、我国零售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宏观调控不足
宏观调控不足表现在政府对零售业态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盲目引进、重复投资、贪大求全等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在一条商业街出现几家大型超市的现象。
这是政府在宏观上调控不够的结果,这种结果导致无序竞争,地方性流通企业在竞争中不具备优势而倒闭。
3.2 经营管理水平低
除了大型国际零售企业和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外,许多国内新型零售业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要求,不少企业在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手段方面还继承传统的做法。
在经营上缺乏战略管理,日常管理也不到位,不重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经营管理水平低、缺乏特色、竞争力弱是制约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3.3 零售业态结构不合理
我国零售业态结构失衡,表现在零售业态的资产投入没有获得相应利润,有些业态如百货店发展趋于饱和,市场发展过度;有的业态如便利店市场发展不足,导致失去很多利润。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宏观管理不足,没有风险预警体系,在零售业态发展方面缺少相应规划。
4、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对策
4.1 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避免零售业态盲目发展
虽然我国零售业是充分竞争的领域,但各地政府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而是要参与零售业的发展规划。
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仅仅依靠市场力量自发推进零售业有效竞争的形式将是缓慢和低效率的。
所以从政府角度出发应该为零售业态结构发展做好战略规划,以防止零售业态盲目发展,出现零售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
4.2 各种零售业态加强经营管理,合理进行投资
零售业态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合理投资。
对有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可以扩大投资,对没有发展前景的业态不进行投资或限制投资,使零售业态结构基本平衡而不是失衡。
零售店应该加强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时进行经营结构调整,满足商圈内目标顾客的需求,促进零售业态健康发展。
4.3 推进无店铺业态发展
无店铺零售业态近几年发展较快,特别是网上商店发展迅速。
随着物流配送
的发展和网上结算方式的发展,无店铺销售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无店铺零售业态的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的便利需求,是有店铺零售业态的补充,对有店铺零售业态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