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与相关科室协作培训
态或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 ➢ 心动过缓伴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者 ➢ 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长R-R≥2s ➢ 阿托品试验阳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经药物治疗无效
三、与心内科协作
➢ 2、术前调控血压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有发生高 血压危象可能的患者。
四、与麻醉科(疼痛科)协作
➢ 1、围手术期可能诱发剧烈疼痛的患者需镇痛治疗
➢ 2、所有手术均组织术前讨论,疑难病例组织病例讨论并请 医务部门参与指导,全面考虑、分析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及解决措施,降低手术风险
➢ 3、介入手术室配备有中央供氧装置、负压吸引、抢救车及 监护设备,介入有创检查必须监测重要生命体征,如血压 、心率及氧饱和度并记入手术记录
六、质量控制措施
➢ 4、术中应请协作科室医务人员到场,密切配合完成手术
➢ 2、根据手术需要改行实施全麻手术。
围术期主要指征: ➢ 介入治疗四肢动脉栓塞
➢ 经皮穿刺的非血管手术 ➢ 气道支架手术 ➢ 射频消融 ➢ 微波治疗
五、与其他科室协作
➢ 1、请重症医学科(ICU)协作 危重病人或全麻手术病人术后需进入ICU诊治。
➢ 2、请呼吸科协作 部分气道支架手术需呼吸科纤微支气管镜下辅助。
➢ 5、当术后发现未能预料的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时,立即通 知值班医生及护士进行处理,并汇报科主任
➢ 6、介入放射科定期派遣本科室医生到外院单位进修学习, 提升专业技能,拓宽专业视野,提高风险评估及突发情况 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向相关科室进行技术指导。定期在科 内组织业务学习,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总结
六、质量控制措施
➢ 科室定期开质量分析会,总结、分析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并 制定整改措施
➢ 定期与相关科室沟通协调,完善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
Thanks
➢ 3、请消化科协作 部分消化道、胆道成形术需消化科内镜下辅助。
➢ 4、请胸外科协作 需术中紧急实施腹腔、胸腔引流(如肺穿刺活检、肺癌射
频术中发生严重血气胸时)。 ➢ 5、请骨科协作
手术过程出现大血管的损伤需骨科手术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量控制措施
➢ 1、按照临床指南及严格规范的操作是降低甚至避免上述风 险的有效措施,充分做好患者术前的各项评估、术中操作 规范、术后合理用药,改善甚至消除术后并发症。术前多 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做好应急处理的预案
CONTENT
1 2 3 4
目的 适用范围 协作机制 质量控制措施
一、目的
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危重患者或复杂病例患者, 应积极做好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各项准备工作, 严格掌握介入诊疗适应证、禁忌证,规范操作规 范
为了减少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应请相 关科室协作,做好术前及围手术期应对预案。
二、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介入诊疗工作 ➢ 对于术前评估预计患者围手术期有发生并发
症或不良反应的高风险的介入手术
三、与心内科协作
➢ 1、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
➢ 患者确诊窦房结功能障碍,无缓脉症状 ➢ 无症状的永久性或间歇性Ⅱ度Ⅱ型和Ⅱ度Ⅰ型房室阻滞;
无症状的双束支或三束支阻滞 ➢ 心动过缓伴快速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迷走神经高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