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行线教学设计

平行线教学设计

5.2.1平行线
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2.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重点、难点)
3.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作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重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的图片都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知识点1:平行线的概念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
方法总结:两条线段平行、两条射线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因此,两条线段不相交不意味着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也就无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探究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课本P12思考(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点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类型一】应用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进行判断
例1:有下列四种说法:(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平行公理、垂线的性质进行判断.(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正确的有4个.故答案为D.
方法总结:平行线公理和垂线的性质两者比较相近,两者区别在于:对于平行线公理中,必须是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但过直线上一点不能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垂线的性质中,无论点在何处都能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二】应用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论证
例2:四条直线a,b,c,d互不重合,如果a∥b,b∥c,c∥d,那直线a,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解析:由于a∥b,b∥c,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得到a∥c,而c∥d,所以a ∥d.故答案为a∥d.
方法总结:平行公理的推论是证明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理论依据.
【类型三】 平行公理推论的实际应用
例3: 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 对折后打开,折痕为EF ,把长方形ABEF 平摊在桌面上,另一面CDFE 无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CD ∥AB 存在,为什么?
解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得出答案即可.
解:∵CD ∥EF ,EF ∥AB ,∴CD ∥AB .
方法总结:利用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证明时,关键是找到与要证的两边都平行的第三条边进行说明.
三、板书设计
平行线⎩⎪⎨⎪⎧概念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
性质⎩⎪⎨⎪⎧平行公理平行公理的推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