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末测试)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末测试)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末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2. (原创)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氧气B.醋酸、烧碱、明矾、干冰C.NaHSO4、乙醇、CaCO3、水D.硝酸、熟石灰、苛性钠、甲烷3.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醋酸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D. 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5.(原创)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

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的作用是()A.还原剂B.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6.(变式)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2Ag++Cu=Cu2++2AgC.碳酸钡跟醋酸反应:BaCO3+2H+Ba2++H2O+CO2↑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 +2H+===H2O7. .(原创)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Al2(SO4)3=Al3++SO42-B.H2SO4===2H++SO42-C.Ba(OH)2=Ba2++(OH-)2D.KOH=K++O2-+H+8. 原创)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A.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加入K+、CO32-、NO3-、Na+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SO42-、Cu2+、K+、Cl-C.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加入K+、Cu2+、Cl-、NO3-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 2的溶液:加入Na +、Ca 2+、Cl -、HCO 3-9. (原创)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把它们等体积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稀HNO 3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再加入AgNO 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两种溶液是 ( ) A.Na 2CO 3和Ca(OH)2 B .Na 2CO 3和CaCl 2 C.NaOH 和CuSO 4 D.Na 2SO 4和Ba(NO 3)210.(原创) 有甲、乙、丙三种试液,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泡,最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丙又产生白色沉淀,则甲、乙、丙依次是 ( ) A.K 2CO 3、HCl 、CaCl 2 B.Na 2CO 3、HNO 3、MgSO 4 C.Na 2CO 3、HCl 、Ba(NO 3)2 D.H 2SO 4、Na 2CO 3、AgNO 311. (原创)由于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不能长期存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是( ) A.浓硫酸B.硫酸亚铁(FeSO 4)溶液C.NaOH 溶液D.过氧化钠(Na 2O 2)12. (改编)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 2F e (O H)3 +3KClO+4KOH =2K 2FeO 4 + 3KCl + 5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高铁酸钾用 KClO 做还原剂 B.KCl 是还原产物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 +7D.制备高铁酸钾时1 molFe(OH) 3得到3 mol 电子13.(原创)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00mL 0.1mol·L —1的稀硫酸中含有H +个数为0.2N A B .每有1molFe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数目均为2N AC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制取过氧化钠,每生成1mol 过氧化钠,转移电子数为4N AD .Zn 和稀硫酸反应,每生成1mol 氢气转移电子数为2N A14.(2010年全国理综Ⅱ) 若424()N 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 H 和2H O ,则该 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 )A .1:4 B. 1:2 C. 2:1 D. 4:115.11P+15CuSO 4+24H 2O=====5Cu 3P+6H 3PO 4+15H 2SO 4反应中,被氧化的P 原子与被还原的P 原子个数比是( ) A .6:5 B .5:6 C .11:5 D .11:616. (原创)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 2CO 3、Na 2SO 4、CuSO 4、 KCl 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其组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溶液无色透明(2)向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沉淀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4)向滤液中加入AgNO3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KClB.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a2SO4C.⑵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CO32-=BaCO4 ;Ba2++SO42-=BaSO4D.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CO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30分)17.(6分)过氧化氢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

对于下列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A.Na2O2 +2HCl= 2NaCl+H2O2B.Ag2O+ H2O2=2Ag+O2↑+ H2OC.2 H2O2=2 H2O+O2↑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 H2O(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3)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8. (6分)(2009,青岛高三模拟)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A.MgO、Na2O、CO2、CuOB.HCl、H2O、H2SO4、HNO3C.NaOH、Na2CO3、KOH、Cu(OH)2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 、B 、C ;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这种新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4分)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⑴Cl-(SO42-)⑵SO42-(CO32-)⑶NaCl(NaOH)⑷Fe2+(Cu2+)20.(8分)按右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⑴I中铁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⑵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⑶结合I、II实验现象可知,Fe、Cu、Ag的还原性顺序为。

21.(6分)由A和B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试判断,A、B分别是。

写出实验过程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实验题(12分)22. 28.某学生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⑴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⑵浓H2SO4的作用是。

⑶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填字母编号)。

⑷装置C、D中现象、⑸在A、C、D三个装置发生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23.(10分)已知一定质量的硫与100mL某浓度的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3S+6KOH(浓)= 2K2S+K2SO3+3H2O,若被还原的硫元素为1.6g,求该K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附:答案1.A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有的也是电解质,如水、氧化钠等;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有的也是强电解质,如氧化钠、过氧化钠等。

2.B 纯碱是Na2CO3,属于盐;明矾是KAl(SO4)2·12H2O,属于盐;烧碱、苛性钠是NaOH,属于碱;熟石灰是C a(O H)2,属于碱。

3.D A项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的书写形式不同;B项,前者Ba2++SO42-=BaSO4↓、后者Ba2+ + 2OH-+SO42-+Cu2+=BaSO4↓+Cu(OH)2↓;C项,前者Ba2+ + 2OH-+SO42- +2H+=BaSO4↓+ 2H2O,后者OH-+H+=H2O;D项,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为:CaCO3+2H+=Ca2++H2O+CO2↑。

4. D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若带电则分别向两极移动,若不带电则不移动,胶体中的带电胶粒向某一极移动,而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其它分散质粒子则向另一极移动,若不带电则不移动;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也没有规律。

5. A 依题意“活性氧”氧化性极强,要想除去它,需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故Na2SeO3为还原剂。

6. B A项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C项醋酸为弱酸,应用化学式表示;D项氧化物不能拆分,用化学式表示。

7. B A项未配平;C项注意化学式中角标的处理;D项原子团不能随意拆分。

8. C A项NaHSO4 溶于水后电离出H+,H+与CO32-不能共存;B项OH-与Cu2+不能共存;D项加入铁粉能产生H2,说明溶液中含有H+,H+与HCO3-不能共存。

9. B A项混合后有CaCO3沉淀出现,加足量硝酸,沉淀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同时溶液中OH-也被H+中和,再加AgNO3,无明显现象;C项混合后出现蓝色沉淀;D项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BaSO4,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更无气体生成。

10. B 本题只能逐项验证。

A项中加入CaCl2不会再产生沉淀;C项加入Ba(NO3)2不会再产生沉淀;D项加入Na2CO3,沉淀不会完全溶解。

11. B 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不能敞口放置;硫酸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不能敞口放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易和空气的CO2反应,不能敞口放置;过氧化钠敞口放置时不是被氧气氧化,而是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