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课件(课堂PPT)
血象具备下述3项中两项:①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15×10^9/L;②中性粒细胞<0.5×10^9/L;③血小 板<20×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非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达不到上述标准的再障
2020/4/7
32
鉴别诊断
❖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典型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不典型者随 访检查可见酸溶血试验(HAM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或微量补体敏 感试验阳性。
27
贫血三项
2020/4/7
28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定义 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 合征,原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 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 抑制治疗有效。
2020/4/7
29
❖ 病因尚不明确
1、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微小病毒 2、化学因素、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 。
口腔 ;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指甲:变薄、反甲、匙状甲 神经系统症状:烦躁易怒、异食癖
2020/4/7
17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典型小细胞低色素
2、BM: 红系增生,中幼红↑,体积小,
核固缩,
3、BM铁染色:含铁血黄素:正常:+++
铁粒幼细胞:正常:2090%
4、血清铁蛋白:测贮存铁,<12μg / L
2020/4/7
15
病因
①、需要增加,摄入不足: 婴幼儿、儿童、青春
期女青年、妊妇、哺乳期
②、吸收不良:胃次全切除术,腹泻,真性胃酸↓↓ ③、失血:消化道出血(溃疡、癌、钩虫病、V曲张、
痔疮、水杨酸盐等)、 月经过多、 溶贫伴含铁血黄素尿或Hb尿。
2020/4/7
16
临床表现
1、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2、贫血本身的症状 3、缺铁特殊症状:
❖
VitB12 < 74pmol/L
❖
叶酸 < 6.81nmol/L
❖
2020/4/7
24
诊断
根据营养史或特殊用药史、贫血表现、消化道及 神经精神症状、体征,结合特征性血象、骨髓象,血 清叶酸、VitB12浓度测定等,可作出诊断。
2020/4/7
25
鉴别诊断
❖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贫(重者)可出现三系减 少;再障呈正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降低, 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婴幼儿、妊娠妇女中较为多见。
2020/4/7
21
病因
❖ 1、摄入量不足: ❖ 孕母VitB12摄入量不足,新生儿贮存量少; ❖ 长期母乳,尤其素食的母乳; ❖ 年长儿极度偏食,仅吃素食。 ❖ 叶酸缺乏: ❖ 2、吸收障碍: ❖ VitB12和叶酸均在肠道吸收,肝脏贮存,故慢性腹泻、肝脏
疾病等均影响吸收和利用。 ❖ 3、需要量增加:甲亢、慢性感染、肿瘤 ❖ 4、药物的影响 :广谱抗生素、 抗叶酸制剂
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 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对诊 断极为重要。有些更有诊断价值
2020/4/7
10
三)贫血发病机制检查
IDA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 查;巨幼贫的血清叶酸和B12水平测定及 导致其缺乏的原发病检查;溶贫的红细胞 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 种抗体及PNH克隆检查等。
2020/4/7
11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贫血的造血细胞 质异常,T细胞调控,B细胞调控的检查。
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和其它系统继发 贫血的原发病检查。
2020/4/7
12
贫血的诊断
❖ Hb测定——确诊
❖ 病因诊断应注意几点:
1、有无失血的病史,妊娠,生育
2、营养、饮食情况;物理、化学、药物
3、有无肝、肾、内分泌疾病及炎症、肿瘤
5、血清铁 <8.95μmol / L;
总铁结合力 >644μmol / L;
血清铁饱和度 <15%
20260/、4/7 RBC游离原卟啉增高
18
诊断要点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有缺铁的证据:符合贮铁耗尽(ID)或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 的诊断
ID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①血清铁蛋白<12μg/L;②骨髓铁染色显 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2020/3/25
贫血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贫血(Anemia)
概念:
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 种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复杂,临床上常 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
正常低值:Hb(海平面地区):男: 120g/L 女: 110g/L
孕妇:100g/L
2020/4/7
2
分类
一、按贫血进展速度分: 急性与慢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贫血
2020/4/7
IDA、铁粒贫(SA)海洋性
<32
贫血
4
三、贫血严重程度分4级
轻度(120-90 g/l) 症状轻微
中度 (90-60 g/l) 体力活动后心慌、气短
重度 (60-30 g/l) 卧床休息时心慌、气短
极重度(<30 g/l)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严重缺氧—致命
3、铁的运输
4、铁的分布与贮存
5、铁的丢失
2020/4/7
14
铁的运输
与血浆转铁蛋白(β1球蛋白)结合→各组织
总铁结合力:能与血浆铁相结合β1球蛋白总量
血清铁或血浆铁: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
正常约1 / 3转铁蛋白与铁结合
血清铁含量
血清铁饱和度= ———————×100%
总铁结合力
(总铁结合力中血清铁所占的比例)
IDE①符合ID的诊断标准;②血清铁低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 高大于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③FEP(红细胞内 游离原卟啉)/Hb>4.5μg/gHb
3、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
2020/4/7
19
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 铁粒幼细胞 地中海贫血 慢性病性贫 转铁蛋白缺
❖ 6、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 高热非感染性,肝、脾、淋 巴结肿大,黄疸、出血较重,多部位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淋巴细胞或组 织细胞
2020/4/7
33
溶血性贫血
❖ 定义 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 溶血性贫血。
2020/4/7
34
❖ 常见疾病
❖ 2.Coombs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温抗体型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
❖ 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G6PD缺乏症(筛查试验, 有假阳性的可能)
2020/4/7
30
诊断标准
❖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 2、一般无肝脾肿大 ❖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
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 5、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2020/4/7
31
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 伴严重感染和(或)出血。
❖ 2、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与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鉴别,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但叶酸、 VitB12不低 。
❖ 3、多发性骨髓瘤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骨髓瘤的特 异性表现(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 、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2020/4/7
26
例子
2020/4/7
2020/4/7
37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病因
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血症 含铁血黄素尿 游离胆红素 黄疸 常见原因
起病 病程 临床症状
2020/4/7
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遭到破坏, 单核-吞噬系统吞噬裂解红细胞后, 释放游离的血红蛋白引起症状 释放的血红蛋白可分解成珠蛋白
和血红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不高
增高
轻
重,明显
二、按红细胞形态分:
2020/4/7
3
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 (平均红细胞容积)
度)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35
巨幼贫,伴RC大量增多溶贫, MDS等
正细胞性贫血 80~100
32~35
AA、PRCA、骨髓病性贫血、 溶贫、急性失血性贫血等
❖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现象、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等有 助于鉴别。
❖ 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 通过抗体检测鉴别
❖ 4、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溶血性贫血或感染发热的患者常有发生,骨髓涂 片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疾病呈自限性。
❖ 5、急性白血病 骨髓象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⑦ 、 其他:月经失调、性欲减退、低热、蛋白尿
2020/4/7
8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可确定有无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是 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变化,Hb、RBC、 WBC+bc、BPC等,红细胞参数,外周血涂 片。
2020/4/7
9
二)骨髓检查
包括涂片和活检
涂片分类可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 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
血型不合的输血、输注低渗溶 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 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 海贫血
急
缓慢
多发生急性溶血
多发生慢性溶血
剧烈腰痛、四肢酸痛、头痛、 呕吐等急性溶血表现
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对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