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贫血PPT课件

儿童贫血PPT课件


• (一)血容量
• 新生儿 10%
• 儿童
8-10%
• 成人
6-8%
• (二)血小板 与成人相似
• (三)白细胞 “双交叉”
• (四)红细胞-血红蛋白
• 生理性贫血
} • 2-3个月,EPO ↓ →造血↓ Hb110g/L
• 血容量多,稀释
• 胎儿Hb寿命短,破坏
RBC3.0×1012/L
出生时 生后6~12h
1周 婴儿期 8岁后
×109∕L
15~20 21~28
12 10 接近成人水平
.
12
分类百分比
80 %
60
(白细胞分类计数)
Lymphocyte 淋巴细胞
40
20
Granulocyte
粒细胞
0
年龄
4~6天
4~6岁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
两次交叉
.
13
4.血红蛋白的种类
定义: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
于正常 WHO:单位容积的外周血中Hb量低于正常参考值的95% 作为贫血的诊断标准。
.
16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年龄 Hb(g/L)
新生儿 1-4个月
< 145 < 90
4-6个月
< 100
6个月-6岁
< 110
>6岁
< 120
.
17
贫血程度
• 轻度: Hb 90-120g/L,RBC 3-4×1012/L • 中度: Hb 60-90g/L, RBC 2-3×1012/L • 重度: Hb 30-60g/L, RBC 1-2×1012/L • 极重度: Hb <30g/L, RBC <1×1012/L
头痛眩晕耳鸣
• 其他:月经失调、低热、蛋白尿
.
25
五、营养性缺铁性贫 血
.
26
(一)缺铁性贫血是
由于体内铁缺乏所致血红蛋白生 成减少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
好发年龄6个月至3岁。
.
27
(二)铁在体内的分布:可分为二部分 (1)功能性铁:包括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各种细胞内的酶和辅酶、以及在血浆中 转运的铁。 (2)贮存铁:主要贮存于肝、脾及骨髓的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有两种形式:铁蛋白 及含铁血黄素,其中男性体内贮存铁为1000mg, 女性仅为300---400mg。
.
10
生理性贫血
1.肺呼吸建立→ 血氧含量↑→ 红细胞生成素 ↓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2.胎儿红细胞寿命短,破坏增加 → 红细胞和 血红蛋白↓
3.婴儿生长发育迅速
循环血量迅
速增加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4. 2-3个月时(早产儿较. 早)红细胞数降至 11
2.白细胞计数Leucocyte count
时间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2
.
35
• 生长速度快
正常儿 3 - 5 个月体重为出生时 2 倍,1岁时为 3 倍。早产儿增长更快。
.
22
• 根据病因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蛋白质) 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铅中毒、感染、慢肾炎、骨髓浸润)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膜、酶、珠蛋白) 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感染、理化、脾亢)
失血性贫血:急性、慢性
.
23
(三)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枯
.
28
(三)相关知识:
• 铁的来源与吸收
来源:外源性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内源性的铁 来源于衰老红细胞 含铁丰富的食物如: 黑木耳 97.4mg/100g 紫 菜 54.9mg/100g 豆腐皮 30.8mg/100g 肝、肉、蛋、豆类等
.
29
•饮食因素对铁吸收的影响
促进吸收 吸收
抑制
维生素C 咖啡
.
18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和 病理生理学分类
.
19
(二)分类
血红蛋白量 根据 细胞形态
病因
.
20
• 根据血红蛋白量
Hb(g/L) 新生儿 轻度 90-119 120-144 中度 60-89 90-119 重度 30-59 60-89 极重度 < 30 <60
.
21
• 根据形态
大细胞性 正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造血和血象特点 贫血概述 营养性贫血
.
1
一、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
2
需要记忆的3个名词
• 1、骨髓外造血 • 2、生理性贫血 • 3、白细胞的双交叉
.
3
1、造血器官的发育
• 胚胎期造血 • 生后造血
.
4
胚胎期造血
• 中胚叶造血期 • 肝脾造血期 • 骨髓造血期
.
5
生后造血
• 骨髓造血(完全) • 髓外造血(代偿)
胚胎期血红蛋白
胎儿期血红蛋白
Gower1(ζ2ε2) Gower2(α2ε2) Portland(ζ2γ2)
HbF 成人期血红蛋白
α2γ2
HbA (α2β2) HbA2(α2δ2)
.
14
4.血红蛋白分类 Hemoglobin
At birth
1 yr
HbF HbA HbA2
.
2 yr
15
二、 小儿贫血概述
果糖
蛋、牛奶
.
茶、
30
• 铁的运转和储存:
运输形式:转铁蛋白 储存形式:铁蛋白
含铁血黄素
.
31
• 铁的排泄 2/3通过脱落的
肠粘膜细胞和胆汁自肠道 排出,其余部分通过肾脏 和汗腺。
.
32
(四)病因
.
33
• 储备不足
早产、多胎及母亲患严重缺铁 性贫血、胎儿宫内失血等均可出 现贮存铁不足。
.
34
.
9
1.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时间 出生时
血红蛋白量 150~220g∕L
生后6~12h
2~3个 (生理性贫血)
12岁
比出生时高些 3.0×1012∕L
达成人水平
比出生时高些 100 g∕L
达成人水平
网织红细胞:在出生3天内约为0.04~0.06, 生后7天迅速下降至0.02以下,并维持在约0.003 以后随生理性贫血恢复而短暂上升,婴儿期后约 与成人相同
体格发育迟缓
造血器官反应 骨髓外造血—肝
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中见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 再障很少引起骨髓外造血)
各系统症状
.
24
• 循环、呼吸系统:缺氧→代偿:R、气急、呼吸困
难; P,脉搏加强、心悸,心动过速,心脏扩大,杂 音→心衰
• 消化系统:蠕动、酶→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

• 神经系统:精神不振、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
.
6
骨髓造血
正常情况下唯一的造血 器官。出生后头几年全部为 红骨髓, 5-7岁开始出现黄 骨髓,但有潜在造血功能。
.
7
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骨 髓外造血停止(淋巴、吞噬细胞 除外)。当婴幼儿遇到各种感染、 溶血、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 因骨髓造血储备力小,肝脾、淋 巴结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 造血状态。为小儿造血器官的特 殊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