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法单元教学目标

分数乘法单元教学目标

分数乘法单元教学目标备课人:戴克华修改人:杜亚平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简单实际问题,对“多几分之几“和具体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分析3、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正确的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4、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

三、教学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提高计算正确率,约分的正确率。

2、进一步搞清分数乘法意义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正确率。

3、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

四、教学课时9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提高计算正确率,约分的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2、16+26+36=2 9 +29+29=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2 9 +29+29=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帮助回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1出示例1,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3 10 +310+310教师:求3个310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10×3或3×310提问:这个算式中的310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多媒体示)二、探索1、学生尝试计算310×3。

启发:310×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学生试做得出:3+3+3 10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3)教师接着写 = 3*310= =910(米)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提问:310×3=3*310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教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

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2、解决例题的第(2)题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3、结计算方法。

引导: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证书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3、做练习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4、做练习五第3-5题。

订正时说出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突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五、作业练习五第2题。

一个数乘分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与第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长方形纸、彩笔、水杯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 7×258×1110×5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12”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12,然后出示问题(1)红花有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1 2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12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

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2)绿花有多少朵?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10÷5×2=4(朵)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是多少也可以用10×25来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计算10×25可以下约分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小组讨论: 10朵的25,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

计算10×25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在乘2求出2份是多少。

【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五、作业做练习五第6-9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简单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读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多几分之几“和具体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分析难点:进一步搞清分数乘法意义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纸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

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3出示题目(1):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1 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追问:50朵的110 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

指名列式板书:50×110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完成计算。

2、出示题目(2)出示: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有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3、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

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他们先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三、练习1、做练习五第10题先说说各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2、做练习八第11题学生独立解答,说出思考过程,突出“小力比小军多的玻璃球是小军颗数的27,也就是28颗的27”。

3、做练习五第14题学生解答后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五、作业、做练习五第12、13、15题附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简单实际问题50×110=5(朵)红花比黄花多110,50的110是指什么?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分数乘分数一、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

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算理。

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

算理。

三、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水彩笔、多媒体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4 中出现教材中的图形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12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12 的14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12 的34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打开书P34完成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2、教学例5(1) 让学生说说23 ×15 和23 ×45 分别表示23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 计算这两道题吗?学生试做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2)验证比较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 3再画斜线表示23的15和23的45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学生观察比较3、归纳总结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