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刘艳翠课题实验课密度的测定实验专题课教学设计
刘艳翠课题实验课密度的测定实验专题课教学设计
板书预设与学生课堂生成有一定的差距,在处理时应具有灵活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评估环节是学习目标完成的巩固
课题组评析与反思
自我反思:
1、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解决策略:吃透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集中精力突破重难点;勇于省略语教材目标不太相关的内容。本节课最大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勇于舍弃,精、透意识才能出精彩课堂,设计时可以4组同时研究测马铃薯的密度,发现不同方案,展示不同的方法这才是亮点,同时解决其他同学对其它设计方案缺少思考的感觉。苹果密度作为延伸题目出现,而砖、糖块密度舍弃。
自主合作学习:
学习内容:实验方案设计(器材不限)
(1)测土豆的密度(2)测苹果的密度
(3)测糖块的密度(4)测砖的密度
学习指导:
参考练习册:P124 1、2、3
学习要求: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方案设计(可用画简图的方法描述实验过程)、实验、展示准备(注意分工)
反馈交流展示:
展示内容:
(1)实验方案设计(重点说明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课题实验课教学设计
实验教师
刘艳翠
学校
哈尔滨市第六十六中学校
时间
2011.12.16
课题名称
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励策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
市学会一般课题
实验课课题
密度的测定(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测密度方案的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尝试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4、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展示欲望,分组展示,互动效果有待提高。事先的预设没有很好的落实,如苹果放在水中看一看,砖放在水中看一看……
课题组评析:
1、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符合课改的要求,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利于学生创造(创新)、评价能力的培养,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密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学科理念。
2、习题或复习教学中,通过实验再现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的思想非常好。
2、思考:如何测西瓜的密度。
2分钟
明确学习目标
3分钟
明确思路,带着问题进行重点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10分钟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是解决学习调动问题的重要手段
20分钟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5分钟
对照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整理学习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示要求:
板书规范生动直观条理清晰互动参与
聆听要求:
认真、纠错、质疑、评价、补充
小结提升:对照学习目标
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
体积过大标记法标记注入法
补水标记法
两杯标记比较法
标记测量法
溢水法烧杯倾斜溢水法
大小烧杯溢水法
易溶吸水饱和法包裹法
盐埋法油漆法
作业:
1、在笔记本上整理本堂课的设计方案及自己新的设计方案,并加以点评。(设计方案归纳奖、设计方案创新奖)
3、在活动中,提高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和评估意识。
教学过程预设
与课题研究的结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密度的测量,测量对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物品,马铃薯、苹果、糖块、砖……
首先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复习:
在方案设计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要测密度,最基本的思路的什么?质量如何测量?体积如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明确了主攻方向之后,各组按课前选择好的必做题目进行方案设计。
2、教师在指导小组学习时有缺陷,学生应该呈现的方法没有呈现,有的是操作无法实现,如大小烧杯溢水法;有的是巡视指导不到位,该想到的没有呈现,如饱和法、马铃薯切割法。
3、板书凌乱问题,由于时间超时,写得不对齐也不没有更改,其实是瞬间完成的事情,示范作用不好;其次设计也有问题,应放于中间位置,学生板书两侧。
3、小结提升,善于方法归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理解
4、学生情绪调动、展示时声音、表情、眼神都有待于提高,内容过多,展示不透。
学生迅速明确目标,为后续探究节省时间
点播感觉还不够透彻,对于体积较大问题的解决若再明确一点,也许更好
结合练习册进行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形成.
实验探究利于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
理论设计和动手实践之间的统一,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有利于发展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和评估意识
对照目标小结,首尾呼应,易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